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光武帝撂下一句話,賈復與寇恂馬上化干戈為玉帛

光武帝撂下一句話,賈復與寇恂馬上化干戈為玉帛

原標題:光武帝撂下一句話,賈復與寇恂馬上化干戈為玉帛


一位出色的領導,不僅要有異於常人的智商,更要有超乎常人的情商;不僅要有智慧謀略和指揮才能,更要有讓自己的部下團結一致、精誠合作的能力。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無疑就是這樣一位十分出色的領導。


賈復和寇恂都是光武帝劉秀的得力將領,在他們追隨光武帝征戰天下時,曾經發生過一次嚴重的衝突。如果處理不慎,就有可能導致劉秀集團內部出現分裂,從而讓劉秀統一天下的事業遭遇嚴重的打擊和波折。


賈復字君文,南陽冠軍人,年輕時勤奮好學,被老師李生稱讚為將相之才。王莽新朝末年,賈復為縣吏,奉命與同僚到河東地區運鹽。途中遇到盜賊,同僚都棄鹽逃跑,惟有賈復把鹽運回到縣裡,受到人們稱讚。綠林軍起義後,賈復聚眾數百人在羽山響應,自稱將軍。



公元23年,劉玄稱更始帝,賈復率領部眾歸附漢中王劉嘉,被任命為校尉。次年,賈復見更始政權日趨腐敗,難有作為,勸劉嘉脫離劉玄,另樹一幟。但劉嘉只想偏安一偶,認為賈復圖謀太大,不是自己所能勝任的,於是便寫信向劉秀推薦賈復。

賈復雖是文士出身,但相貌堂堂、臨陣果敢、身先士卒,歸順劉秀後,隨其擊信都、攻邯鄣、戰真定、破鄴城、平定郾城、召陵、新息等地,戰功赫赫,故頗得劉秀賞識。


建武三年,賈復被任命為左將軍。建武十三年,賈復受封膠東侯,食邑六縣。建武三十一年,賈復逝世,謚號剛侯。永平三年,漢明帝命人繪製雲台二十八功臣像,賈複位列第三。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出身世家大族,原是新朝上谷功曹。公元24年,寇恂與耿弇一起投奔劉秀,被任命為偏將軍、承義侯。


寇恂文武全才,頗有領導才能,善於治理政務,很受劉秀的器重,被劉秀當作自己的「蕭何」,派去鎮守河內,治理潁川、汝南等地,為劉秀建立東漢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秀稱帝後,寇恂任執金吾,封雍奴侯。建武十二年,寇恂病逝,謚號威侯。在漢明帝命人繪製的雲台二十八功臣像中,寇恂名列第五。



公元26年秋,賈復受命南下,進攻召陵、新息。就在此時,發生了一件意外事件,賈復的一名部將在潁川殺人,被時任潁川太守的寇恂捕獲,就地處死。


當時,天下紛亂,新的秩序尚未創建,軍人觸犯法律,大多互相包容,而寇恂卻將賈復的那個部將當眾處死。這令賈復很沒有面子,以此為奇恥大辱。


所以,在賈復佔領召陵、新息兩地回來時,經過潁川,便對左右說:「我和寇恂同樣都是將帥,而我卻被他所欺侮。今天見到寇恂,我一定要親手給他一劍!」


寇恂知道賈復怨恨自己,為了避免衝突,打算不與他見面。寇恂有個外甥名叫谷崇,年輕氣盛,聽聞賈復要殺寇恂的消息,便對寇恂說:「我是一名武將,能夠佩帶寶劍在旁邊侍候。一旦有變化,足可以抵擋。」言下之意就是,如果賈復敢亂來,我們就和他干一架。


寇恂聞言,連忙阻止說:「你小子別亂來。從前藺相如不畏懼秦王而受屈於廉頗,那都是為了國家啊。」於是下令所屬各縣預備豐盛酒肉,供應給賈復的部隊,對賈復的部隊格外優待。


賈復的軍隊進入潁川境內,每人都得到雙份飲食。出於禮節,寇恂出城在道上迎接賈復,然後又聲稱自己身體有恙,迅速返回城內。賈復見寇恂「逃回」城內,想要率軍要追寇恂,但將士們都喝醉了,只好忿忿不平地過境而去。


此後,寇恂派谷崇到洛陽,把發生在潁川郡的情況向劉秀一一作了彙報。劉秀於是徵召寇恂 。寇恂到達洛陽,去宮中見劉秀。當時,賈復已先在座,想起身迴避。


劉秀見狀,對賈復和寇恂說:「天下未定,兩虎安得私鬥!今日朕分之。」這話說得很有意思,也很有藝術。


首先,劉秀指出,大家之所以背井離鄉走到一起,最主要的目標是安定天下。但如今天下還未安定,這個時候如果內部出現私鬥,那麼大家的目標都將無法達成。為了一時義氣而忘卻了大目標,實在得不償失。


其次,劉秀稱賈復和寇恂為「兩虎」,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在他的心目中,賈復與寇恂具有極重要的同等地位,他不會偏袒某一方。


最後,在前兩句話的基礎上,劉秀又說「今日朕分之」。什麼意思?今天我親自來替你們調解。



這句話看似平淡,份量其實很重,特別是一個「朕」字,更見份量。


之所以如此說,一是我劉秀親自出面調解,現在就看你們給不給我面子了;二是劉秀是以皇帝的身份出面調解,如果賈復與寇恂之間有人還不知趣,仍然堅持私鬥,那麼他劉秀為了維護大局,就有可能以皇帝的名義採取後續的更加強硬的手段了。


總之,就因為劉秀的這一句話,賈復和寇恂兩人終於化干戈為玉帛,和好如初。兩人並肩而坐,都非常高興,隨後又同乘一輛車出宮,結為好友離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簡歷史 的精彩文章:

如何區分中國歷史上的「廟號」和「謚號」?
騷年,劉秀討伐王朗的兩個謀略,或許能助你白手起家

TAG:至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