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昭和男兒」是怎樣養成的|大象公會

「昭和男兒」是怎樣養成的|大象公會

如何培養「義勇奉公」的昭和一代?





文|姚白莞




你最喜愛的日本歌曲是什麼?




去年五月,日本國駐華大使館曾在官方微博上拋給中國網友這麼道選擇題,結果意外引爆了一場互聯網狂歡:在收穫的全部六千多條微博評論中,絕大多數都無視既有選項,一致奉上《昭和維新之歌》。





或許對結局有所預料,大使館選擇了發揮空間較小的題型,可惜未能奏效




82 年前的日本,在震驚世界的二二六兵變中,1500 多名昭和男兒正是唱著此歌,果斷「蹶起」,以「尊皇討奸」為旗號,「天誅」了一批內閣成員和權貴重臣。





他們認為,當時日本的各種社會問題,都是這些奸臣蒙蔽天皇造成的,不殺不足以彰顯「國體」,救民於水火。




▼ 電影《二二六》士兵齊唱《昭和維新之歌》。

二二六

事變是 1930 年代日本一連串軍人政變、暗殺事件的高潮。








在中國網民的調侃中,「昭和男兒」雖然是侵華戰爭的主力,但

相比於如今日本散漫頹喪的「平成廢物」,他們

普遍勇武果決,對領袖忠誠,對民族自信,對英米鬼畜滿懷仇恨。




從明治維新以來就倡導「文明開化」,積極擁抱西方文明的日本,為何會在昭和年間出現這麼一批忠君愛國之輩?他們是怎樣被培養出來的?



忠君愛國,要從娃娃抓起


以 1945 年終戰作為出生年份的分界線,「昭和男兒」可分為前期和後期,中文互聯網調侃的主要是前者。




兩者的差異主要在於,是否對天皇絕對忠誠,以及是否熱衷於凡事武力解決,「腰桿夠硬」。




這種前後差異,是戰前日本政府精心培育的結果。





1926 年 12 月,日本大正天皇去世,皇太子裕仁登基,改年號為「昭和」。很多著名的「昭和男兒」,其實出生於大正年間。




19 世紀中期,在內憂外患的催逼之下,日本各地的倒幕派以「王政復古」的旗號團結到一起,於 1868 年成功廢除德川幕府,建立了明治政府。




新政府建立過程中,為了聚攏人心,天皇的正統性和神道教神權屬性被充分利用。可以說,天皇提供了新政權合法性的主要來源。




作為後發國家,日本實現趕美超歐的願望十分迫切。在大力推進國家近代化的過程中,政府和民間最大化地利用了天皇的權威,為「富國強兵」「殖產興業」以及「文明開化」等事業服務。





1889 年公布的《大日本帝國憲法》規定:天皇統攬國家統治大權,臣民的諸多權利和自由則屬於天皇「恩賜」





然而,隨著「殖產興業」「文明開化」政策的推進,西方自由主義、民主主義思潮也不可避免進入了日本。




從 1870 年代開始,日本出現一股自由民權運動的風潮。當政者敏銳覺察到,對於以天皇為統治核心的「固有國體」,這些運動構成了潛在威脅。



在很多明治開國元勛們看來,天皇制這一根本國體絕不能動搖。自由民權分子只能給國家添亂,削弱日本天皇制萬世一系的制度優勢。




然而,世風浮躁,人心不古,怎麼辦?得靠教育。




1885 年,日本第一任文部大臣森有禮上任伊始,即提出:教育的最大任務之一是讓臣民「辨本分、行倫理」,「億兆一心,不忍離棄君上」,只有用忠君愛國的道德說教壓制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才能使國家富強。




森有禮同時認為,小學教育又是一切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在民眾「性格形成時期,就養成誓死效忠國家的觀念」,「大學的自由雖然不無危險,但是,如果在中小學階段就灌注國家主義,這種危險將降低到最低程度」。




日本第一任文部大臣,「日本現代教育之父」森有禮,同時也是堅定的天皇制「國體」維護者。他認為,哪怕是對科學技術進步至關重要的懷疑和批判精神,也要嚴防死守,用儒家的忠孝觀念加以沖抵,避免損傷國體。




當時的日本,從 1872 年首次頒布國家小學制度開始,到 1901 年,全國小學的入學率已經達到了 88%,在培養一支按照當時的標準,屬於受過良好教育勞動力隊伍的同時,也為批量生產昭和男兒奠定了物質基礎。




至於到底如何才能使兒童「在其性格形成時期,就養成誓死效忠國家的觀念」,森有禮也有自己的一套辦法,其中的重要一環,是所謂的「學校儀式」。




他規定,各學校要努力創造條件,在「紀元節」「天長節」等重大國家節日舉行尊奉天皇的儀式,以便讓小學生們牢記「聖天子撫育之恩」,有條件的話最好家長也要旁聽。




對於小學校園儀式,從小經歷每天升國旗、每周國旗下講話的中國人並不陌生。不過,日式儀式在形式上要考究得多。把一個與受教育者非親非故的陌生「天皇陛下」,灌輸為需要絕對忠誠的「現人神」,是一個技術活,即使在匠人精神的祖國日本,也摸索了幾十年之久,到上世紀 20 年代才最終完善。




親身經歷一場當時的日本小學儀式,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資料來源:胡國勇,《日本學校儀式的教育史研究》




拜天皇,給吃糖



根據當時的小學儀式儀軌文本和親歷者的回憶,可以大致還原一場日式校園儀式情景如下:




公曆 1915 年 2 月 11 日,

岐阜縣某高等小學學生安藤輝三穿上家裡最好的衣服,與鄰居同學一起早早來到了學校。




這一天

是紀元節,傳說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在這天即位。安騰輝三將與全日本數百萬小學生一道,度過大同小異的一天。




在學校的一旁有座外觀酷似神社的混凝土建築,叫奉安殿,存放著今上大正天皇夫婦的御真影和《教育敕語》複製品。全校師生必須每天向奉安殿行「最敬禮」,平時從門前經過也要鞠躬。





位於台灣台南市新化區某小學的奉安殿遺址




安藤聽說,信濃縣的一所學校因為失火,不慎燒了御真影,事情鬧得很大,校長家裡還被人扔了炸彈,最後不得不自殺謝罪。





昭和天皇御真影




慶祝紀元節的儀式在上午八點準時開始。校長身著燕尾服,戴上了白手套,恭敬地把天皇、皇后的照片以及《教育敕語》從奉安殿請到大廳,並帶領所有的教職工和學生行「最敬禮」,儀式極為莊重,氣氛近乎威壓。




安藤覺得,整個過程稍有差池,或者在接下來宣讀《教育敕語》時讀錯一個字,校長少不得也得自殺。





《教育敕語》的標準漢譯僅 192 字。早在 1900 年,日本政府就已要求所有學生都要背誦、默寫。




隨後,校長開始一字一頓宣讀《教育敕語》,300 多字竟讀了三分鐘,全體師生只能保持低頭鞠躬的姿勢三分鐘不動。屋子裡沒有暖氣,安藤和不少學生的鼻涕掛了下來,他們努力小聲吮吸著,這是一場彼此心照不宣的比賽,誰鼻涕先落地,就算誰輸。




《教育敕語》終於宣布完畢,校長又帶領師生對御真影三呼萬歲,接著齊唱國歌《君之代》。




儀式結束後,安藤收到了一盒糖果。老師告訴他,這是天皇的賞賜,要感念皇恩浩蕩。這樣的糖果,每年能收到三、四次。




幾十年後,親歷者回憶起這些學校儀式時,依然印象深刻。相當一致的觀點是,儀式能讓他們從感覺中直接體認天皇的神性,無需語言。長期浸潤其中,對天皇的尊奉會成為終生的身體習慣,將自動執行。





▍1930 年代接受射擊訓練的女生




當代的相關研究表明,這種直接訴諸聽覺、視覺、身體感覺,全體師生共同參與的緊張儀式體驗,對塑造兒童的特定人格確有其效。




實際上,在當時的日本,對這種校園儀式已不乏批判之聲,一些有識之士指出,這些儀式只能培養「迷妄的觀念」「卑屈的精神」,形成不明事理、妄信權威的人格。




敬畏是塑造忠順臣民的必要條件,但顯然並不充分。校園儀式只能告訴兒童應該忠誠,至於怎樣輸誠效忠,還得努力向古今的忠臣良將們學習一個。




這在日本教育史上也有一個特定稱謂:「軍國美談」教育。




與學校儀式不同,「軍國美談」教育的過程並不特別威嚴駭人,通常的形式都很和風細雨,並善於借鑒當時較為先進的教育理念,寓教於樂,為兒童所喜聞樂見。




載歌載舞,做天皇的好戰士



日本在近代教育體制建立之初,已難掩對軍事化教育的喜愛。




1886 年,奉森有禮之命公布的《師範學校令》明確指出:普通教育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合格的教員,教員應具備順良、信愛、威重的氣質,而兵營式的軍事化訓練是鍛煉三氣質的最好方法。




以此為依據,日本師範學校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都嚴格按照軍事化的形式組織開展。這些教員日後走上教學崗位,自然也就把軍事化風格帶到了課堂,給學生以耳濡墨染。 




「軍國美談」教育則是另一種形式的軍事化教育:它主要從內容出發,精心編撰英雄人物的模範事迹,通過調動兒童情感的方式來「培育道德」:平時做忠順良民,戰時隨時準備為天皇「義勇奉公」。





正在義勇奉公的「肉彈三勇士」:在 1932 年的一二八事變中,日本陸軍某工兵部隊三名士兵持爆破筒破壞 19 路軍鐵絲網成功,均壯烈玉碎,事後被追封為軍神




1903 年,日本文部省將教科書的編訂權從民間收歸國有,以此為契機,大量講述忠君愛國、勇武奮戰的軍事故事被分批編寫進教科書。基本上每修訂一次,就大幅增加一次軍事故事的比重。




以「國語教科書」為例,1914 年第一版語文教科書的軍事文章共有 14 篇,1934 年第四版已增加到  23 篇,至於 1941 年的第五版,猛增到了 61 篇之多。




不過,對英雄敘事方面見過世面的中國人而言,這些故事多少顯得有些普通,並不如想像中的過癮。




較早進入教材的軍事故事,素材主要取自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其中幾位明星人物的故事在教科書中反覆出現,如分別代表高級將領和中層軍官的乃木希典與廣瀨武夫。






除了近現代人物,古代英雄人物楠木正成也是教科書的常客,他畢生忠於後醍醐天皇,臨死前留下了那句著名的遺言:七生報國





陸軍大將乃木希典是忠君愛國的標本式人物,在小學教科書中的出場率長期穩居第一,且出場年齡、場合多變,堪稱人生全景式展現:




幼年時的乃木,柔弱怕冷,父親故意在冬天脫光他的衣服,給他潑涼水,以鍛煉其意志;戰場上的乃木,義勇奉公,在指揮圍攻旅順要塞時,堅持攜兩個兒子上戰場,結果雙雙戰死,香火因此斷絕;生活中的乃木,極具社會公德,雨淋濕了衣服絕不在列車上就坐,不給別人添麻煩。




乃木死也死得不凡,他在天皇出殯當晚,與妻子一道為聖上自殺殉死。





日俄戰爭中,乃木希典與俄國將領的「水師營會見」




廣瀨武夫是教科書中出現頻率第二的英雄人物。在 1904 年的的日俄戰爭中,廣瀨武夫帶領一支敢死隊乘貨船試圖閉塞俄軍控制的旅順軍港。在貨船自沉順利,任務即將成功的檔口,廣瀨卻發現衫野孫七上等兵不見了。愛護部屬的他反覆尋找,結果痛失逃生良機,中炮身亡。




這位愛兵如子的中級軍官,生平事迹雖遠不如乃木大將耀眼,但在海軍敏銳的宣傳攻勢助力下,很快破格與乃木希典並列為「軍神」。他的其它先進事迹此後也陸續被發掘出來,入選教科書。





廣瀨武夫真容,以及由寶冢少女歌劇團演員宇知川朝子扮演的廣瀨武夫




除了軍官階層,取材自普通士兵乃至普通民眾的「軍國美談」也為數不少。如第三版國語教科書的課文《一太郎屋間》,講述了一位腿腳不便的老母親翻山越嶺來到懸崖邊為即將出征,參加日俄戰爭的兒子送行,母親對著兒子呼喊:「你不用擔心我,你要好好效忠天皇。」




不幸得是,教科書采編人員百密一疏,這則故事並不可靠。




據當時的《文部時報》披露,老母親當時喊的其實是:「媽媽在這裡,你一定要平安歸來啊,媽媽等你呢!」當艦艇上的兒子舉槍致意後,她又說:「看見你的臉我就放心了……」全然沒有「效忠天皇」的影子。




以今天的眼光看,真實故事或許更為感人,但也失去了宣揚「忠君報國」的價值。獲悉真相後的日本文部省緊急於第四版修訂時撤換了這篇課文。





1942 年日本《國語三》小學教科書入選一篇課文《君之代少年》,講述了台灣一位叫詹德坤的少年,在地震中身受重傷,彌留之際,仍大唱日本國歌不止。該故事戰後也被證實是編造出來的。




除了在課堂上聽教員照本宣科,昭和兒童們還有機會通過歌唱、朗誦和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去反覆確認忠君英雄們的偉岸。




大正時期,得益於政治環境的相對寬鬆,各種進步教育運動盛行。如由小原國芳開創的「全人教育」,即致力於人的全面發展,尤其注重藝術教育,鼓勵戲劇,歌唱等藝術活動。在小原看來,美育是人類道德塑成的關鍵,也是培養創造力的源泉。




▼ 

歌曲《廣瀨中佐》,曾入選日語小學教科書






日本教育部門很快覺察到,這些看似進步主義的教學思潮,與宣揚忠君愛國未必存在必然的衝突,大可以收編招安。大正教育運動所強調的藝術表達和情感表現,可以增強忠君愛國故事的感染力和趣味性,幫助學生更強烈地體認忠誠與勇武。




對進步教育家而言,事情也並不難辦,無非是把劇本由莎士比亞,換成「肉彈三勇士」。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與忠君愛國的軍國民教育,兩不耽誤。




或許正得益於此,日本海軍中尉三上卓才能有足夠的才氣,在 1930 年寫出一曲《昭和維新之歌》(詞曲均由其創作),激勵著一輩輩的昭和男兒們前仆後繼。





時任參謀本部作戰課長的石原莞爾在鎮壓二二六兵變中表現積極果斷,事後得到重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公會 的精彩文章:

這樣的敬稱是怎麼來的
環球梅毒史 | 混亂博物館

TAG:大象公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