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苗族老人說:「哪,這個洞叫亮洞,以前我們在這裡躲土匪」

苗族老人說:「哪,這個洞叫亮洞,以前我們在這裡躲土匪」

(苗族老人在指出歷史現場)

文|斑斑 不是斑馬的斑

前一篇文章(點擊閱讀:我們在龍里一個和苗族有關的遺址現場)已經講了這個洞的大概,這篇文章,再來講講另外的一些故事。

先看兩張圖:

堪稱天險,絕妙的防守。還興建了堅固的工事。

這個洞和周邊苗寨的關係,一次是清朝的咸同起義時期,在這裡躲避戰火。還有就是民國時期的避匪。

根據辨認《給照碑據》所記載並結合其他史料得知,因為麻江的潘新簡潘名傑起義,從麻江到龍里縱橫幾百里幾個縣的地區上活動,以苗、布依、漢等民族起義軍和朝廷作戰。雖然潘名傑等都是苗族,義軍主力也是苗族,但是也有很多苗族不願意參加起義的,就只能想辦法自保。

比如咸同起義時期,自保要麼靠民團,要麼靠天然地形分散掩藏。比如《坌處鎮志》所說清水江中下游天柱一帶的四十八寨團防、錦屏縣內的清江三營民團等等。龍里這裡卻沒有強大的民團,各個小寨只能自己想辦法。

洞門前一帶這裡,靠山的地方有很多洞穴,就藏到洞穴里去。

亮洞的許多生活遺迹就是這樣留下來的。

潘等起義失敗之後,許多人在戰爭中被殺,或是起義軍殺,或是朝廷殺。而逃亡和流民是一體兩面的。造成麻泥哨這一帶人口減少。所以才有了《給照碑據》上說的「安插花戶」,也就是本地人或逃或死以後,從外地移民來這裡。少量安插落戶的就是插花的花戶。

太平沒有多久,又到民國亂世,匪盜遍起,這山洞又一次成為洞門前等處寨子的藏身之所。龍里一帶在民末國初活動在龍里惠水一帶的美女匪首陳大嫂的故事波及到這裡的就不細說了。後來老百姓下山種地了,許多土匪反而需要在龍里惠水一帶的這種溶岩山洞裡躲藏,陳大嫂投誠以後,一個月內就在各個地區的密洞里招降了二十多股土匪。

來這個洞探查的時候,因為沒有什麼資料記載,連這個名字也不知道。剛好探查完下山回去的時候,在路邊碰到一個老人家,六十多歲,就是山洞腳下洞門前這個寨子的。因為了解了我們幾個人都是苗族,一下來了興趣,手指山洞說:「這個洞,叫亮洞,很有故事的嘞」。

因為天色偏晚,我們還要輾轉回貴陽,不得抓緊時間,也不急細問。

原來山下這個寨子說實話我們一點也看不出什麼特色了,從龍里縣城出發到這山腳下一二十里既沒有聽到苗話,也沒有聽到布依話。從這個老人了解才知道,洞門前是個苗寨,和龍里草原的苗族是本家,這個寨子就是因為上面不夠住才分家下來的,周圍壩子田好地方基本都是布依族居住。

聽起來頗有一些滄海桑田的感覺。這裡不僅沒有什麼民族建築,民族服飾,開口的龍里話比我們幾個都流利。

因為他們寨子和高坡草原的苗族結親,這寨子里的男人至少從爺爺輩就不會了,也就是說是現在沒有一個男人會,個別會的是從草原上嫁下來而保持的。年輕一二十歲一代在這裡出生的一代,沒有一個人會苗語了。

這和周圍的布依族寨子一樣:自己的民族特徵在三代人中快速流逝。並且已經呈現一種男人不會,而女性個別會的特色。

我不由得想起了貴定縣那個號稱中華布依第一寨的音寨,何其相似。而一些其他的類型的,比如專家到布依語標準點望謨縣復興鎮調查的一個結果,發現復興鎮岜賴村一個布依族佔比80%的100多戶的寨子卻在三代人中基本毀滅了布依語:55歲以上基本會說,中間年齡會的不多,而20歲以下的新生一代能夠流利使用布依語的僅僅1人!

這和我們在其他一些地區見到的情況天壤有別:一個一百多戶的寨子,漢族佔比40%,但是所有漢族使用苗語。

不得時間再擺了,我們記下了老人的指引:亮洞上面還有一個大洞,叫做飛龍洞。我們只得說,下次再來。

老人依依不捨,反覆勸我們到他家坐坐,他說:「到我家做起嘛,這個故事我再給你們擺擺,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關心了,難得你們想聽。」

我們堅持要走,老人不無失望的說:「下次你們不曉得哪天再來,我們也不一定再遇見。」

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苗族歷史上的今天 的精彩文章:

TAG:苗族歷史上的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