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玻璃和混凝土完美結合?這位紐西蘭藝術家告訴你答案
一提到玻璃和混凝土的聯繫,我們首先會想到的是住宅中的混凝土牆和鑲嵌在其中的玻璃門窗,這在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並不稀奇。但有一位叫本·揚(Ben Young)的藝術家,卻將玻璃和混凝土結合起來做成不同形態的藝術雕塑,給人以不一樣的感覺。
本·揚
1982年出生於紐西蘭的北島海灣的本·揚,是個帥哥,也是一名衝浪愛好者和專業的船舶建造者,現在居住在澳大利亞。年少時他就喜歡製造東西,但說起玻璃對他的影響還要回到他12歲,那年他和家人一起去希臘群島旅遊,在路過一家商店的櫥窗時,他的父親被裡面的一個玻璃雕塑深深吸引,回去後便動手按照它原樣複製一個新的出來,他的父親還鼓勵本·揚也用玻璃製造東西。沒想到這些影響居然讓本·揚真的自學成才做了一名玻璃藝術家。
工作室內工作的本·揚
喜愛衝浪的本·揚無數次與海浪親密接觸,感受著海水的變幻莫測,並和清澈寧靜的海灣化為一體。海洋在他內心裡形成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也反映在他幾乎每一件雕塑作品中。
海水中的本·揚背影
例如下面這件作品,混凝土磨製的地層,藍色玻璃製成的海水。地層向上發展冒出海面形成小島,一顆金屬的椰子樹便在這島上生長。「玻璃海洋」中的地層在光線的照射下清晰地呈現在人們眼前,其逼真程度也體現出本·揚對海洋的透徹了解。
下面這件用多片玻璃製成的雕塑,中間被鏤空為幾個不規則的玻璃柱,乍一看會讓人想起鐘乳石。但仔細一想,這可能是本·揚對自己在衝浪過程中看到浪潮泛起時的景象的深刻理解。
下面這件作品,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漂浮著一個小小的漂流瓶,不知是哪一次本·揚在海邊遊玩時看到的。
被泛起的海浪拍打著的燈塔,可以說是非常寫實了。
本·揚的作品除了單純還原海洋景象外,有時還會把海洋與人物角色放在一起,例如下面這個海上的石拱橋,石拱橋上站著一個小小的金屬人。
還有這個波動的海面,一個小人居然在海邊的樹上悠閑地盪著鞦韆。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應該是不會出現的,明顯是本·揚腦洞大開的結果。
一個人站在海的這邊,一個人站在海的那邊,兩人隔海對望,這是個有故事的雕塑。
海邊戴著草帽釣魚的人,不知為何給人一種深深的孤獨感。
還有水上乘著一葉扁舟的人,兩岸的岩石給人感覺更像是在某個河面,讓人想起「輕舟已過萬重山」這句詩。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上面這些作品中的所有的人物形象都很小。人類在海洋面前不過是滄海一粟,連藝術家都這麼認為。不過偶爾也會有大的,例如下面這個正在跳入海水中的人。
還有這個正從海水中(沒錯,的確是海水中)出來的馬。
這些精巧的作品,得拿什麼機械才能做出來呢?
一個都沒有,全是手工的!
本·揚一直堅持手繪設計和手工製作工藝,他反對電腦設計和現代工藝製作玻璃雕塑,他認為那樣失去了藝術創作的樂趣。每一步的親手製作,都是他提前計劃好的,在他繪製草圖與切割之前,就已經預想好了成品的模樣。
手繪創作中的本·揚
他用傳統的繪畫技法將想法繪製成效果圖,再將其轉換成類似於立體3D化的成品。在整個創作過程中,有時候也會出現與他最初的出發點之間發生巨大變化的情形,因為在二維到三維的轉換中,他必須找到一種方式能將玻璃層疊起來創造出特定的形狀。這種轉變是一種自然、隨機的調整,也是他的玻璃作品獨特的魅力。
本·揚未完成的手繪圖
本·揚在創作中對材料質感、色彩方面的探非常獨到。他擅長以混凝土和玻璃在材料的顏色與質感上形成強烈視覺對比。他最為常見、也是最為典型的手法就是將層壓浮法玻璃形成的自然紋理與混凝土鑄造相結合,再配上白色青銅或不鏽鋼的構架。在層疊錯落之中,產生剛柔、輕重的對比節奏,將海洋的廣闊深邃與海島的優雅風情巧妙地呈現在人們眼前。
本·揚作品中的帆船
到目前為止,本·揚已經堅持了十餘年的玻璃藝術品創作,也經常到很多地方參加玻璃藝術展。期待他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美妙的作品。
【版權歸作者所有】
※小小的眼鏡鏡片,居然有著大大的學問
※玻璃瓶的節能與「輕量化」
TAG:玻璃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