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家教的孩子,上天獎賞從不吝嗇

有家教的孩子,上天獎賞從不吝嗇

本文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已獲授權。

ID:FranklinReadingClub

原題:世界正在獎賞有家教的孩子

文/葉子飄飄

1

春節假中,舅公打電話請吃飯。

隆重飯局開始,滿滿一大桌子菜,都是舅媽精心準備的。

飯桌上的高潮自然是敬酒了。

晚輩給長輩敬酒不外祝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之類,敬酒嘛,大家都當作一道必走的程序,按部就班,說說吉祥話就好。

孩子跟在後邊,應個景而已。

輪到表哥一家敬酒,他8歲的兒子豆豆端著一杯果汁跟過來。

表哥剛說完,豆豆就擠到跟前,有模有樣、用稚嫩的聲音說:「爺爺,祝您長命百歲,身體健康,辦事就像打了滴滴,坐上去一路順風,直達目的地。」

七十多歲的舅公一愣,哈哈大笑,滿座親朋更是不約而同大笑起來。

表哥也笑著說:「我們打滴滴車來的,難怪他這麼說。」

豆豆繼續給舅婆敬酒:「婆婆,我也祝您長命百歲,身體健康,好和爺爺一起常坐滴滴去旅遊。」愛旅遊的舅婆樂得合不攏嘴。

接下來,豆豆給其他長輩敬酒,他都針對對方特點說祝福,比如姨媽燒得一手好菜,又培養了一個學霸女兒,豆豆敬酒:「姨媽姨媽,做菜牛蛙。培養人才,更是頂呱呱!」

給開車技術很棒的姨爹敬酒:「姨爹姨爹,學問牛爹。開車找路,從不迷路。」

樂得姨媽姨爹抱他親個不停,滿屋子人更是使勁鼓掌,連連誇獎他能幹。

我好奇問表哥:「豆豆怎麼這麼乖?」

表哥說:「來的路上,我們跟他聊了聊年夜飯的風俗,飯桌上要懂的一些規矩,讓他想想敬酒辭,又跟他一塊討論,我們覺得吧,他說得如何倒是其次,關鍵一定要說,要知道敬酒的規矩,從小懂點禮儀,尊重祖國的傳統文化。」

原來如此,難怪人們常說,每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優秀家長。

2

同樣一張桌子吃飯,還有幾個孩子和豆豆表現截然不同。

一位遠方親戚是第一次見面,她的女兒讀小學五年級,可自從上桌子就沒說一句話,始終埋頭吃飯,表情膽怯。

我沒話找話,熱情問她幾歲了?在哪讀書?平時喜歡做什麼之類。

女孩不是點頭就是搖頭,害羞又畏縮,弄得我也不好開口。

舅婆悄悄說:「她媽愛打牌,長期把她丟給老人帶,不問不管,哪有什麼家庭教育?你看孩子什麼規矩都不懂,連聊天都不會。"

表嬸的兒子讀初中,上桌吃飯也沒說過一句話,只顧埋頭看手機。對一桌人聊天都充耳不聞,完全把自己當局外人。

周圍長輩給他夾菜,他既不道謝也不理睬,還心安理得的樣子,我想起表嬸從小對他的各種嬌慣,只有暗自嘆氣。

還有幾個年齡更小的只顧嘰嘰喳喳說話,也不管大人在聊天,隨隨便便打斷,還大聲吆喝喜歡吃的菜,讓大人端到自己手邊。

好吃的就大把夾進碗里,不好吃的咬一口就丟進大人碗里。難道不知這是在外邊做客,要遵守社交文化、飯桌上的禮儀么?

言行看教育,越小的孩子越看重他的家庭教育。

陶行知說:「教人要從小教起。幼兒比如幼苗,培養得宜,方能發芽滋長,否則幼年受了損傷,即不夭折,也難成材。」

家教嚴謹的孩子懂規矩、知進退、情商高,能更融洽與人相處,贏得他人的讚賞。

3

想起很多年前的一件事,單位要做一套文化產品,很重視,找了幾家公司來談出書,喊我負責簽合同。

幾家公司都很有誠意,交上來的設計稿也有創意,合同條款也擬得優惠,我很糾結該選誰。

下午,約了其中一家來談,是一家小公司,實力並不出眾。

八月天變化快,上午還是烈日,下午突然下起暴雨。

看著窗外噼里啪啦的大雨,我想今天的約談肯定要延遲了,於是打電話談下一項工作。

突然有人敲門,助理帶進一個男人,那家公司的副總,我微笑示意他進來,因為電話接通,我一邊點頭一邊通話。

男人卻在門口沒動,掛了電話,他才遲遲走進來,手裡只拎了一個包。

「雨很大,您沒帶傘么?」我隨口問。

「帶了,剛才我給傘套了個塑料袋,放門口了。」他輕輕說。

小時候,我媽就告訴我,進別人家要把濕雨傘靠門口放好,別帶進去。還有,鞋上的泥要刮乾淨再進去,別給人家添麻煩。

我心裡一動,低頭看,果然地毯上他走過之處,只有輕輕幾個印子。

那天下午,我和他簽了合同,因為細節,讓我看到了他童年的良好家教。有這樣家教的人,長大做事必不會差。

果然,他們做出的書讓領導很滿意,甚至在業界拿了一個獎。

那個雨天的兩個細節深深打動了我,以至多年後還記憶清晰,想起來就很溫馨。

他可能至今都不知道,為何會選中他們簽合同。

這就是良好家教贈與的溫暖和庇護,如同父母留給子女的玫瑰,即便多年後,已被歲月凝成乾花,也在孩子手中余香裊裊,有一縷芬芳依然在。

4

談起家教,不得不提李湘的女兒王詩齡。

說實話我對李湘並沒多在意,因為看了幾期《爸爸去哪兒》,反而被她女兒圈了粉。

那個胖乎乎萌噠噠的女娃,她的表現刷新了我對「富二代」「星二代」的成見。

節目中,無論她跟誰發生矛盾,都能快速做出反應來彌補。

比如給剛才吵架的人穿衣服,給罵了她的人拿魚餌,甚至有次被人打了,臉上還掛著淚,她都能主動伸手言和。

這樣的大氣、寬容,對獨生子女、對女孩來說多麼難得。

還有一次,別的小朋友在村裡玩老鷹捉小雞,她卻不去,非纏著素不相識的農村老太太聊天。

老太太叫她自個去玩,她非常真誠說要陪奶奶,那麼清澈明亮的眼神,真不是大人教出來的演戲。

她的善良打動了屏幕外的觀眾,那一集,她圈粉無數。

以前,很多人詬病李湘富養女兒,一身名牌,可迄今為止,王詩齡並沒表現出「功利、勢力、虛榮」之類富家小姐毛病。

相反,她善解人意、體貼懂事、心胸大度反而贏得了很多點贊,這不是受益於她的良好家教么?

且不說李湘花高額學費讓她讀國際學校的培養,王詩齡的爺爺王暉老先生早年師從吳冠中,是中國著名畫家,老爺子每年都會用畫筆記錄她的成長點滴。

這種「書香世家」的精心教育可見一斑。

現在李湘靠女兒反而提升了知名度,王詩齡幾乎成了國民寶寶,經常上熱搜,常被父母們拿來當例子教育孩子。

5

還有一個良好家教培養的大名人:郎朗。

他是世界聞名的鋼琴大師,達到了一般人很少能實現的高度。

這麼年輕的中國人憑什麼成為歐美樂團爭相邀請、合作年度音樂會的人物,他憑什麼征服世界?除了高超鋼琴技藝外,還跟他的優秀品行分不開。

郎朗性格陽光、自信、善良,是聯合國兒童親善大使。

老布希管郎朗叫孫子,他很痴迷郎朗的鋼琴,還讓小布希邀請他到白宮舉行音樂會,全世界著名鋼琴家那麼多,還有誰有如此殊榮?

外交部李肇星部長稱他是一個出色外交官。

因為郎朗在外交場合總表現得得體、優雅,顯示出和平友好又青春向上的中國人形象。

一位知名時尚雜誌編輯曾給我聊她採訪郎朗的舊事:採訪完,郎朗起身,主動跟她握手致謝,然後又一一給周圍的人打招呼,表示感謝。

告別,偶然得知她和現場另一個記者也是東北人,於是主動提議他們仨老鄉合影一張。

這樣絲毫沒有架子、真誠親切的世界名人,讓見慣大場面的編輯真心佩服,她認為歸根結底,還是郎朗從小受的好家教功不可沒。

郎爸爸在《我和郎朗30年》一書中,自述他的教育之道:最重要就一條,要求郎朗做人不虛假。

他從不鬆懈對孩子的教育,尤其在郎朗得獎時,總是走過去一拍他後背,說行了,就到這兒了,都過去了,提醒他別翹尾巴。

難怪郎郎享譽國際後,很多人都評價他平易近人,沒有架子。郎爸認為要成為音樂家,為人很關鍵。

郎朗為什麼能這樣,郎爸覺得是他的為人起了關鍵作用,因為郎朗的真誠、陽光、善良、成熟,所以世界頂尖音樂大師們都願與他交往。

連採訪過郎爸的楊瀾都說:「以前我一直認為他是虎爸,只苛刻要求郎朗彈鋼琴,後來深入了解,才不得不佩服他對郎朗的教育付出。可以說,沒有他嚴格、用心的家教,就沒有郎朗的現在。」

5

成功的人畢竟不多,但優良家教即便不能讓你獲得世俗意義的成功,也一定不負它的用心良苦,必然讓你得到另外層面的獎賞。

郭婉瑩,上海永安百貨的大小姐,作家陳丹燕為她寫了一本書:《上海最後的金枝玉葉》。

寫完她感慨:「一個人的品質是不是在童年生活中就確立了的?而且很可能,富裕、明亮的生活,才是一個人純凈堅韌品質的最好營養。」

從小她就萬千寵愛集一身,但父母更看重培養女兒的內在品質。父親曾教育她:「你要像花兒一樣嬌艷,但也要有花兒一樣的傲骨。」

時代變遷,經歷解放戰爭,新中國,自然災害,文革,榮華富貴如風飄散,她喪偶、勞改、受羞辱打罵、一貧如洗。

她卻仍保持應有的尊嚴,沒有烤箱,她就用鐵絲烤土司;

沒有茶具,用搪瓷缸子,她也要每天煮下午茶。

買不起德國名犬,她就給兒子買一隻小雞仔,並叮囑他要好好養著。

別人不理解,她只是笑笑說:「因為這才是人活著的樣子。」

與郭婉瑩同時代的羅儀鳳,是康有為的外孫女。

她回憶小時候被母親康同璧帶到頤和園野餐,那時家境富裕,母親邊烤吐司邊說:「以後如果沒有烤爐,就算用鐵絲與煤爐,也一樣能烤出好吃的吐司。」

磨難並沒有使她們心懷怨恨,充滿戾氣,卻依然保持著從小家教賦予的美麗、優雅和樂觀,保持著兒時熏陶入骨的自尊和驕傲。

難怪有人稱她們是「最後的貴族」。

因為她們內里的堅強、獨立和平靜,能無懼世事變幻,無懼肉身囚於窮困,依然活得高貴從容。

這都是兒時家教賦予的珍寶,讓她們一生活成了一朵花,如花嬌艷,如花驕傲。

拋卻世俗層面的成功,她們依然活出了自己的成功,活出了生命的價值,活出了她們想要的模樣。

木心說:「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郭婉瑩、羅儀鳳們,想必在九泉下也會這樣坦然地說。

她們的父母,也會這樣欣慰地說。

作者簡介:葉子飄飄,富書籤約作者,倚筆寫紅塵,仗劍走天涯,君問我心何須說,雲在青天水在瓶,簡書@葉子飄飄吧。

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何也先生(ID:heyexiansheng)感謝您一直以來的圍觀,歡迎評論、點贊、轉發。

生活如花亦如草,讓我們一起勇敢前行,奔向花花世界。

歡迎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遛貓的豬 的精彩文章:

2017年終講:願你我常懷感恩之心迎接新時代

TAG:遛貓的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