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審視自我變得日益重要,我們要知道,它是由很多層面組成的複雜整體

審視自我變得日益重要,我們要知道,它是由很多層面組成的複雜整體

謝里費·泰金(?erife Tekin)是紐約布法羅德門學院(Daemen College in Buffalo)的哲學專業助理教授和哲學與宗教研究院輔修醫學人文學科項目主管。她也是匹茲堡大學哲學科學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員。2017 年,她與傑弗里·波蘭(Jeffrey Poland)共同出版了《非凡的科學和精神病學:心理健康研究中存在危機的解決對策》(Extraordinary Science and Psychiatry: Responses to the Crisis in Mental Health Research)

「認識你自己」(Know thyself)是哲學領域最古老的格言之一。但自我究竟存不存在?如果的確存在,我們能否通過科學手段對其進行研究分析?反現實主義者否認自我的存在。在他們看來,自我是一種錯覺,一種思維虛構出來的產物。如果沒人能感知到自我的存在,那它就是不存在的。反現實主義者表示,文化、社會和語言規範聯手「發明」了自我的概念。自我並沒有什麼用處,只不過是我們用來管理人類體驗和情緒的有效工具罷了。

18 世紀蘇格蘭哲學家、經濟學家大衛·休謨(David Hume)就是一名傑出的反現實主義者。他認為,我們無法體驗簡單的個體印象,也就是所謂的自我——「自我」是一個人所有思想意識的總和。他在 1740 出版的《人性論》(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中寫道:

每當我親切地體會我所謂的我自己時,我總是碰到某個特殊的知覺,或是如冷或熱、明或暗、愛或恨、痛苦或快樂等等的知覺。任何時候,我都無法抓住一個沒有知覺的我自己,而且我也無法觀察到任何事物,只可以觀察到一個知覺。

如今,馬薩諸塞州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哲學家、認知科學家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Dennett)也對反現實主義者的觀點表示認可。在丹尼特看來,智人通過語言向他人展示自我,講述屬於自己的各種故事。在此過程中,每一個「正常」的智人個體都創造出一個自我。他在 1991 年出版的《意識的解釋》(Consciousness Explained)一書中表示,對於人類而言,通過編寫故事來創造自我的過程與蜘蛛通過織網來保護自己的過程非常類似:兩者都是物種的天性,都屬於無意識的行為。自我存在的基礎是個體對自己的描述,它是個體描述的抽象產物。鑒於此,自我具有「滲透性」和靈活性。也正是因為這兩個特性,我們無法通過科學手段對其進行詳細研究和分析。

反現實主義者還認為,擁有「訪問特權」後才能體會到感知自我的非凡經歷,也就是觀察到自己的心理狀態。而且,我們無法通過主體間性手段驗證個體的心理狀態。比如說,只有青少年自己知道她對身體的想法(也許她覺得自己太胖了),其他人無從知曉。或許文化影響了她對理想體重的認知,因此她錯誤地認為自己超重了。加拿大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的哲學家大衛·喬普林(David Jopling)表示,我們在文化和語言的影響下感知自我,所以文化和語言的改變會導致自我感知的變化。如此一來,自我就成了一種不穩定的活動目標,而我們也無法通過科學手段對其進行分析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就證明了這個觀點。部分患者表示,他們深深地覺得自我和行為之間無法達成協調一致。他們覺得自己是機器人,而不是那個能觀察、感知、吃東西和體驗痛苦的個體。換言之,他們覺得身體像是外來物體,與自己格格不入。與此同時從現象學角度來看,他們又能意識到自己所說感覺的存在。斯坦福大學哲學家約翰·佩里(John Perry)指出,對這些精神分裂患者而言,自我是個人體驗中「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組成部分」。自我具有靈活性、私密性、主觀性等本質特徵,只有個體自己才能了解自我。如果科學想要對人類行為進行具有歸納性的解釋和預測,它將如何通過實驗和觀察分析一個人的自我?

實踐表明,科學可以通過否定反現實主義的方法分析研究自我。實際上,自我的確存在。感受到自我的非凡體驗有多種表現形式:對痛苦、快樂、控制、意圖、自我管理的感覺,能根據自己信念和慾望採取行動,能感知與現實社會和社交世界接觸後帶來的體驗。所有的一切都表明自我的存在。此外,認知科學領域的實證研究也讓我們有了拒絕接受反現實主義觀點的強大理由。我們可以對自我進行科學的解釋和歸納分析,可以利用這些科學知識理解各種自我方面出現的問題(比如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也可以利用這些科學知識發展自我理解,幫助一個人更好地過上豐富多彩的道德生活。

我將自己提出的模型稱為「群集自我」(multitudinous self)。詩人沃爾特·惠特曼(Walt Whitman)在《自我之歌》(Song of Myself)中寫道:「我是否與自我相抵觸?好吧,那我就否認自我。」我們能夠通過實證手段分析群集自我,而群集自我也能反映出心智正常和存在心理疾病的各類「真人」的體驗。在這個模型中,自我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複雜事物,它與能力、過程、狀態、特性等決定個體感覺的東西有關,是一個受多方面影響的機制。群集自我由五個獨特但卻能在功能上相互補充的部分組成:生態部分、主觀間部分、概念部分、私人部分以及暫時擴張部分。這些組成部分相互協作,從而將個體與自己的身體、社交圈子、心理世界以及現實社會連接起來。

群集自我模型是根據心理學家烏爾里克·奈瑟爾(Ulric Neisser)在論文《五種自我認知》(Five Kinds of Self-knowledge,發佈於 1988 年)中提出的自我概念而建立起來的。奈瑟爾鼓勵人們重新評估自我識別和認知過程中使用到的信息來源。我們總共使用了五種信息來源:每一種來源都具有獨特性,似乎可以在其基礎上構建起一個不同的「自我」。第一種是生態自我,也就是自我在現實世界中的具體體現。通過生態自我,我們感知外部世界並與之產生互動;第二種是人際間自我,也就是自我在社交世界中的具體體現。它由能被多數人了解的人際關係組成,又反過來對我們的人際關係形成影響;第三種是暫時擴張自我,也就是隨時間發展形成的自我。它以我們對過去的記憶和對未來的預期為基礎;第四種是私人自我,只有當事人才能對其有所體會,其他人根本無法了解;第五種是概念上的自我,它能利用個體的特性和個體所屬的社交和文化環境,進而準確或者錯誤地向個體展示自我。

奈瑟爾認為,應該給不同的自我賦予不同的特性。而自我是一個包含多個層面的複雜整體機制,各個層面之間能夠互動和合作,保持個體的相對穩定。群集自我是對奈瑟爾觀點的發展。有時候,自我的五個層面相互衝突。人際間自我可能喜歡社交,呈現出一幅享受他人陪伴的狀態。但與此同時,私人自我可能害羞靦腆,呈現出內向的特點。自我的五個層面能夠或多或少地實現相互協調,進而幫助我們實現自我調節,向我們展示個人體驗的具體軌跡。群集自我讓我們對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的自我有了片面但有益的了解。從科學角度來看,我們能對群集自我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

下面的例子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我們能夠了解一個 12 歲孩子的人格個性,並從孩子第一視角和外界第三方視角兩個角度對孩子自我的五個層面進行跟蹤分析。首先我們可以對孩子進行採訪,了解他們如何在生態自我層面體現出身體上的變化帶來的影響——身高和體重的改變如何影響他們的身體活動?身體的變化如何通過它對個體本性和人際關係質量的影響在人際間自我層面產生作用?

同樣,我們也能了解身體變化如何在暫時擴張自我、私人自我、概念自我等層面有所體現。比如說,通過個體的主觀描述,我們能評估青春期前兒童是否出現短時記憶喪失以及出現何種短時記憶喪失,還能評估短時記憶喪失如何影響他們對未來的感知。如此一來,我們便能在暫時擴張層面了解這些兒童的自我。另外,我們還可以對兒童進行採訪,通過對他們「12 歲是什麼樣子」的描述了解他們的私人自我。

為了深入了解青春期前兒童的自我概念是如何隨著身體變化而發生改變,我們還可以詢問他們對自己的看法。有些孩子可能會改變對身體的自我看法:身高數據短時期內出現大幅增長時,他們可能認為自己個頭很高,也可能認為自己體重超標。值得注意的是,自我概念上的變化不一定非要準確或者符合現實——根據身高、性別和年齡數據來看,女孩(或男孩)的體重可能處於合理範圍之內。但在他們自己看來,情況卻並非如此。

我們也可以從第三方視角出發,以心理學研究方式對青春期前兒童的自我進行分析。此時,我們能夠從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精神病學、神經系統科學和遺傳學角度展開研究。通過生理學和生物學的研究,我們能從統計學層面確定不同性別和年齡青春期前兒童身體變化的常見範疇。在發展心理學、神經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研究成果的幫助下,我們能夠評估孩子們人際間自我的變化,比如與父母之間的衝突有所增加。同樣,我們至少能夠根據對行為變化的分析跟蹤孩子們私人自我的改變。心理學和人類學知識也能幫我們了解孩子們概念自我的變化。比如說,美國的兒童在青春期時更容易出現積極自我概念減弱。對於女孩而言,這種現象經常在 12 歲左右開始出現。綜上所述,我們的確能以個體的第一視角和外界的第三方視角為基礎,進而對青春期前兒童的自我做出準確可靠的推理。

反現實主義者認為,自我具有靈活性、私密性和主觀性,只有個體自己才能感知和了解。因此,我們無法對自我開展科學研究。群集自我模型能夠很好地應對這個問題。反現實主義者提出的靈活性、主觀性和無常性都是私人自我和概念自我的特徵。但是,自我是一個複雜的整體機制,其他層面的自我並不具有上述特性。生態自我相對穩定且可以被他人所了解,因此能夠成為科學研究的分析對象。人際間自我也適用於科學分析:我們能夠利用科學研究手段跟蹤一個人的家庭、人際關係和社會經濟學狀態。暫時擴張自我同樣具有可分析性:通過科學研究,我們能知道個體是否在童年時期經歷過重大損失,也能知道個體的創傷性體驗是否能影響他的行為和與自我有關的感覺。反現實主義者描繪的自我主觀性和短暫性實際上僅僅是私人自我和概念自我的特徵。我們還以精神分裂症患者為例。他們對自己的私人體驗顯示出自我感知的崩潰——他們把自己視為行動的對象,而非能夠主動行動的主體。相比之下,正常人對自我有著更為完整且健康的認知。

反現實主義者提出,自我概念和私人自我體驗具有易變性。雖然這是正確的觀點,但並不意味著自我的變化沒有規律可言。舉例而言,我們或許能夠找到精神分裂患者私人自我層面的相似之處,進而利用這些發現深化我們對精神分裂症的理解認識,最終實現幫助患者康復的目標。同樣,自我概念的易變性(比如,青春期前兒童容易出現的問題和他們的身體問題)證明,自我概念正在自我不同層面的互動以及自我與社會和文化環境之間的互動中漸漸產生。科學家們發現,當個體擁有積極有愛的人際關係時,便不太可能對自己的身體產生負面的自我概念。

通常而言,心理學家和相信實證主義科學研究的心理哲學家都推崇現實主義。19 世紀晚期的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前文提到的大衛·喬普林、杜克大學的歐文·弗拉納根(Owen Flanagan)以及喬治亞州立大學的喬治·格拉漢姆(George Graham)就是其中的代表。在現實主義者看來,自我具有實用主義價值。自我的現實情況至關重要。在自我概念的幫助下,我們能理解複雜的人類心理並成功啟迪個體,使其以開放的心態接納多種多樣的道德現實。在 1890 年出版的《心理學的原則》(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中,威廉·詹姆斯寫道:

個體的自我是一個總和,是由一個人的身體、心靈力量、衣服、房子、妻子、兒女、祖先、朋友、名譽、工作成果、土地、馬匹、遊艇和銀行賬戶等東西構成的整體。這些東西讓他產生了相同的情緒。如果上述一切事物都繁榮發展,他會感到得意洋洋;如果上述一切事物都衰敗沒落,他會感到沮喪悲哀。

詹姆斯對自我的描述能夠讓我們了解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普通人,也能讓醫生幫助悲傷的患者。面對這類患者,醫生只需要找到解決應對他們損失的辦法即可。

群集自我模型進一步發展了實用主義精神:它是一種經過實證研究得出的概念,能幫我們擴展對精神疾病的科學認知。精神疾病不僅會影響和改變個體自我的某一個層面(比如說人際間層面),還會在個體生活的很多領域中有所體現。僅僅對自我的一個層面進行研究太過片面,完全忽視了自我的複雜性。

上癮就是很好的例子。上癮是一種身體表現出來的依賴,不利於個體過上令人滿意的生活。但上癮帶來的問題並不止步於此。要知道,個體社交生活的質量也會因為上癮而下降:因為工作表現不佳而漸漸喪失自尊;他認為自己是不靠譜之人,而非值得信賴之人,因此對自我的認知出現劇烈變化…如此循環往複,構成惡性循環。

群集自我模型包含了自我人格的所有不同層面,為科學研究提供了豐富資源,也為我們預防應對各類精神疾病提供了幫助。它不僅促進了神經系統科學和遺傳學領域研究項目的發展,更為研究人際關係、環境、文化和流行病學因素在疾病發展過程中起到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指導。雖然,只看某幾個層面的自我概念非常必要,但更多情況下我們還是應該對複雜的自我整體進行分析。因為自我某個層面的變化會對整體產生影響,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為了探索精神疾病的複雜性,我們必須要對自我不同的層面形成完整理解。

反現實主義者以私人自我的主觀性為依據,認為自我概念無法成為科學研究的對象。但群集自我多層面的複雜機制使得反現實主義者的觀點站不住腳。私人自我和概念自我的易變性內含規律,能在精神病理學研究和探究社會、文化環境對特定自我體驗和自我概念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時,為我們提供重要幫助。

群集自我模型科學地解釋了正常人和精神病人身上體現出的複雜性。它也為各種各樣的道德品德提供發展土壤,幫助人們實現繁榮發展。對我來說,繁榮進步只是個體在面對由身體、社交和外部世界引發的問題時與自己和他人接觸,進而實現心理和社交技巧的發展。如果我們了解自我的特點,或許就能夠提升那些自我體驗不能讓自我發展之人的生活質量。不管從科學還是倫理學角度出發,自我都不是一個沒有意義的概念。它管理著人類的體驗,讓我們產生各種各樣的道德品質。所以我們要認識自己,而且要從不同層面和不同角度對自己形成全方位的整體認識。

翻譯:糖醋冰紅茶

題圖版權:Tom Pilston/Panos;長題圖和文中圖片來自 Unsplash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這個番茄時鐘比較抓人眼球,它借用了一隻畫風蠢萌的熊
歷史人類學家王明珂說,民族認同不是唯一的身份,唯一的精神出口 | 訪談錄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