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詞帝李煜唯美古詩詞,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浪淘沙
五代·李煜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這是李煜被囚於汴京期間所寫的一首小令,表達了亡國之君的孤寂生活和空懷故國的悲哀心情。
起句辟空而來,直抒胸臆,道出了往事不堪回首的悲哀心境。「往事」,概言他昔日身為帝王的種種生活情景。這些情景歷歷在目,鬱積於心,成天回憶,欲罷不能。結果呢,不僅無助於自慰,反倒越發增其悲哀。「只堪」二字,刻畫出徒想無益而又不能不想的矛盾心理和悔恨交集、觸目傷懷的內在隱衷。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哀思愁緒,時時緊纏著他,即使面對著眼前景色,也難以排遣;不僅難以排遣,反倒更勾起他對「往事」的悲感! 「景」與「事」相對而言,使得現實與往昔形成強烈的對比,暗示出囚徒困境與帝王之尊的懸殊,從而表明了無論憶昔還是面今總是難遣悲懷的根源。兩句總領全詞,「哀」字即為詞眼,為全詞罩上一層悲哀凄涼的冷色。
「對景難排」之「景」是怎樣的呢?只見「秋風庭院蘚侵階」。「秋風」,點明時在萬物蕭索的季節,同時渲染了冷落的環境氣氛。「庭院」,實寫所在之地,也正是作者囚居之處。「蘚侵階」,是說那碧綠的苔蘚已蔓延到門前的階沿,那麼,庭院之空寂荒涼可以想見。詞人於此以細膩的筆觸、敏銳的觀察、形象的畫面,寫出了與昔日帝王之居有天淵之別的悲涼景象,當然只能觸景傷情,豈能略解愁懷呢!
這時,詞人的目光由侵階的苔蘚逐漸收回到門前靜靜垂掛的珠簾上,卻毫無捲起珠簾的意思,因為身為囚徒,終日獨居,有誰會來看望自己呢!「一任」,完全聽任,表現出萬般無奈、隨它去了的莫名悲哀。據宋人王銍《默記》記載,李煜囚居之處有「老卒守門」,「不得與外人接」。他只能過著「日夕以淚洗面」的孤寂生活,終日沉浸於撫昔傷今的痛苦之中。因此,他困守囚室,緬懷往事,透過垂掛的帘子,瞥見侵階的苔蘚,就不禁發出「終日誰來」的悲嘆了。「一任」兩句和「秋風」句,用的是逆寫法,入木三分地道出了「對景難排」的刻骨哀思。
上片以白天的眼前景,托現出囚居生活的悲哀和寂寞;下片以夜晚的想像景,生髮其痛心亡國、懷念故國的情思。
「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這兩句由眼前獨囚之悲過渡到往昔亡國之痛。「金鎖」指鐵鎖鏈;「壯氣」謂興旺的王氣;「蒿萊」,野草,這兒用作動詞,即沉沒於野草。《晉書·王濬傳》載:吳國君主孫皓用鐵鎖鏈橫斷長江,來抵抗西晉水軍,結果仍失敗滅亡。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就曾用「千尋鐵鎖沉江底」、「金陵王氣黯然收」的詩句描寫過這件事。李煜則更貼切、更凝鍊、更沉痛地用這個典故自比,發出同樣在金陵失敗亡國、王氣告終的悲嘆,字裡行間包含著「一旦歸為臣虜」的無窮悔恨和「最是倉皇辭廟日」的種種回憶,從而使「往事只堪哀」得到了具體深刻的發揮。
接著詞人順勢而下,由往昔亡國之痛自然遞入現實凄涼之感:「晚涼天凈月華開」。秋晚充滿涼意,天空萬里無雲,月光普照人間,這本是一幅美好明凈的秋夜圖,但以詞人此時處境而言,則多了一層「涼」意。這樣寫,既與上片秋日階蘚的凄涼寂寞遙相呼應,情調一致,又為下文遐想故國的空自嗟嘆作好了鋪墊。
正因如此,由現實情景飛躍到想像情景的描寫,就水到渠成了。詞人身在囚室,神馳故國,想像眼前這同樣的月光,該把南唐故國那些象美玉一樣玲瓏剔透的華麗宮殿照個通明,而投影於橫貫南唐都城金陵的秦淮河上吧。玉樓瑤殿,影照秦淮,乃是昔日金陵帝都的絕妙剪影,使得詞人朝思暮想,刻骨銘心。然而「想」終歸是「想」,如今早已是人去樓空,物是人非了。詞人著一「空」字,既形容月照之空寂無聲,更雙關著江山易主、徒然無用之意,這就把他亡國之痛、故國之思、凄涼之感,全部熔鑄其中了。
TAG:文學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