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煜的絕命詞作,字字血淚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

李煜的絕命詞作,字字血淚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

虞美人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白話】

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精雕細刻的欄杆、玉石砌成的台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賞析】

這是一首飽含血淚的詞作。相傳這首詞作於987年的乞巧節。這一天恰是李煜42歲誕辰,隨同他一起作俘虜的嬪妃,齊聚小樓為他祝壽。席間個個雖強顏歡笑,但內心深處的隱痛卻難以抑制,凄涼而悲戚的氣氛瀰漫其間。酒過三巡,李煜乘著酒興,揮毫濡墨,屈辱、悲憤之情一時凝聚筆端。在這種心境下產生的詞作,不免有故國之思、身家之痛。這自然引起宋太宗的忌恨和憤怒,遂派御弟賜毒酒,終致李煜於死地。由是觀之,這首《虞美人》便是李煜的絕命辭了。

起首兩句,一腔怨恨噴薄而出,勢不可遏。「春花秋月」本是美好時光的代稱,然而,後綴以「何時了」三字,真可謂天下奇語。詞人簡直是在咀咒這「春花秋月」,春花又秋月,秋月復春花,如此循環往複,何時方能了結。作者何以對「春花秋月」如此憎惡?「往事知多少」一句作出暗示。原來,一旦目觸「春花秋月」,往事便不由湧上心頭。曾幾何時,貴為一國之尊,對春花而玩賞輕歌曼舞,當秋月而痛飲金樽美酒。「春花秋月」帶來多少歡快。而如今,蝸居小樓,似籠中小鳥,「日夕只以眼淚洗面」,時時擔驚受怕,有朝不保夕之慮,孤寂、屈辱、恐懼,無時不摧肝瀝膽。撫今追昔,人世滄桑,高岸為谷,怎不令人黯然銷魂。

「小樓」兩句,詞意緊承起句,以凄涼之調抒故國之情,「又東風」三字,透露出詞人在艱辛歲月中備受煎熬的痛苦情緒。「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是作者意念的寫照。月光朦朧,極易撩撥人的愁緒怨情。詞人由眼前月夜之景,不禁油然而生思念故國之情:故國山河亦當浸潤在月明之中,而它已非我所有,令人哪堪回首。透過這感傷的詩句,我們似乎看到詞人聲淚俱下的悲戚之容。「小樓」兩句:從章法上看,「東風」、「明月」,暗與起句「春花秋月」呼應,顯出作者精心結撰的苦心;從語調上看,「小樓昨夜又東風」低沉惋轉,其聲如咽,「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高亢悲憤,其調激越。兩句抑揚相間,頓挫有致。

換頭兩句,承「故國月明」之意而來,筆觸深入一層,揭出「物是人非」的意蘊。「應猶在」,以揣測之辭,表達肯定的意思,自有一種含蓄委婉的韻致。「雕欄玉砌」,既是實有所指,又兼宮殿的代稱。那雕欄玉砌的宮殿雖然依舊,而人的容顏卻因歲月摧殘而日漸憔悴。「朱顏改」當為作者自況。李煜以蒲柳之姿,歷經囚虜生活的風風雨雨,未老而先衰,雖為不惑之年,卻已兩鬢染霜。本為風流君王,面頰頓失紅潤,鬢髮忽爾斑白,怎不令人傷懷。

「只是」二字,似含綴泣之悲,如蘊惋嘆之聲,披露出作者凄涼幽怨的心境。歇拍逼出一個「愁」字,倒貫全篇,有沉痛入骨之力。而以東流春水喻萬斛愁情,尤為絕妙。滔滔江水,洶湧澎湃,奔騰不息。它十分形象地表現了作者怨愁情緒的深厚激越、無盡無休。以有形之物喻無形之情,給人以具體可感、鮮明生動的形象,從而產生震撼心靈的藝術魅力。

李煜後期詞作,篇篇血淚。千古傳誦,而尤以此篇最為膾炙人口。通篇一氣盤旋,反覆詠嘆。怨愁之情,故國之思,如破閘而出的潮水,滔滔滾滾,大有一發而不可收之勢。單見滿幅淚跡血斑,絕無矯揉造作、無病呻吟之辭,然而,又並非個人情感原始形態的傾泄,一覽而無餘;而是經提煉、濃縮、概括、升華,遂成為極易打動人心的藝術珍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學名句 的精彩文章:

相逢的詩詞名句-上
宋詞: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TAG:文學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