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懋勤軒三迤掌故:大明弘治七年,趙州為大羅衛城燒造城磚

懋勤軒三迤掌故:大明弘治七年,趙州為大羅衛城燒造城磚

原標題:懋勤軒三迤掌故:大明弘治七年,趙州為大羅衛城燒造城磚


古趙州者,今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州治大理市之鳳儀鎮。南詔王閣羅鳳首設,大理國為天水郡,元時先設趙瞼千戶,至元十一年改州,隸大理。明洪武十五年三月曾名趙喜州,未久復之,領雲南一縣。


明弘治二年,雲南巡撫按副使林俊主持夯築土城,周長2.5公里,高4米,厚2米,牆外有壕,設四門。現殘存城牆約70米,1985年公布為大理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日好友以上圖趙州字樣印模城磚相讓(被人將其改為花盆),先以為乃林俊築趙州城時燒造,但與岀現在賓川州城古鎮的相關記錄出入較大。後經朋友落實,實為明弘治七年趙州為新築大羅衛城燒造之城磚。


大羅衛為明代屯墾駐防雲南各衛之一,駐今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舊治州城,負責賓川、趙州等處屯墾、防務,有軍官職田2362畝,士兵屯田15835畝。

據周鉞纂修的清雍正《賓川州志》記載:大羅衛城於明弘治七年築磚城。「初築時取坐東向西,乙山辛向,周四里三分,高一丈五尺,四門:東曰迎暉,南曰永安,西曰西成,北曰柔遠,計垛口一千二十」,後將「永安」改為「南薰」。四門之上建有城樓,南北二門外各有月城,城四角各有角樓。既為衛指揮駐地,亦為賓川州治所在。清裁衛所後即稱賓川州城。


拆城運動之後,有近五百年歷史的賓川古城牆毀之,僅得古磚與其它歷史遺迹見證其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藝會 的精彩文章:

宋、元、明女性的奢侈品之旅:江陰出土金銀首飾揭開秘密
《艾敬的愛》中華藝術宮展覽

TAG:樂藝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