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581年3月4日,隋文帝楊堅即帝位,改國號隋,定都長安。
原標題:歷史上的今天——581年3月4日,隋文帝楊堅即帝位,改國號隋,定都長安。
在西方人眼裡,中國歷史上最具歷史影響力的皇帝不是秦皇漢武,也不是唐宗宋祖,而是短命王朝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美國歷史學家邁克爾.哈特說:「他成功地統一了經曆數百年嚴重分裂的中國。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實行透過科舉考試選拔政府官吏的制度,為中國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員。」在美國學者邁克爾·H·哈特1978年所著中《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排行第82位。
由於隋朝只有短短37年,但卻使我們忽略了一代明君隋文帝。您可能會說,秦朝只有14年,但大家都記住了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功績,或許後人對隋煬帝有著太多的負面消息,於是就坑了這個偉大的爹。楊堅是官二代出生,其父親楊忠是北周政權的開國元勛,戰功赫赫,封隨國公。後來楊堅繼承父親的爵位隨國公,還當了北周相國。大權在握的楊堅「順應人心」逼迫北周小皇帝宇文闡禪讓皇位,改國號為「隋」。楊堅和他父親都當過隨國公,但國號為什麼是這個「隋」呢,我估計是為了圖吉利吧,「隨」有個走字底不好,豈不是皇位會走掉,坐不長?所以去掉走字底,改成這個「隋」。不過後來楊家天下還是走掉了,沒有坐長。
大定元年(581年3月4日)二月,北周靜帝禪讓帝位於楊堅,北周覆亡。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隨後南下滅陳朝,統一中國,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為了鞏固統治,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及外交等領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政治初創三省六部制,完善於唐朝,鞏固中央集權;正式推行科舉制,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現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議事制、監察制、考績制,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根據南北朝的經驗而改革政治,興建了隋唐大運河以及馳道改善水陸交通線。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完善府兵制度,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並改定賦役,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定樣等清查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臣服的東突厥等國皆深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
隋文帝上台後做了很多個中國歷史上第一的事情,這些事都可以體現出隋文帝的文治武功。比如,隋煬帝創立了影響後世一千多年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這一套制度直到清末還在使用(後面各朝各代對三省六部制有微調,但都是萬變不離其宗)。三省六部制有什麼用呢,我們初中歷史就說了,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
隋文帝還開了科舉制度雛形之先河,他廢除了魏晉南北朝以來的九品中正制,選官不問門第不問出生。規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選送三人考試,合格者錄用。之所以說是科舉制度雛形,因為隋文帝的這套選官制度還是有很多問題,畢竟各州選送三人,這三人大概都是有權有勢人家的子弟吧。後來他兒子隋煬帝楊廣對這套制度做了一些優化,再到唐朝時更為細緻具體的優化,使得科舉制在中國歷史上生存了一千多年,並且對我國古代選賢納士也確實有積極作用。
隋文帝還頒布了對後世產生了深刻影響的《開皇律》,雖然《開皇律》律文不過500條,卻具有很高的立法成就,是我國法制史上的偉大一步。唐朝的《唐律》就直接沿襲《開皇律》而來,連他的敵人都是認可他的。尤其《開皇律》在人道主義上有極大進步,它廢除了以前那些慘無人道的「五馬分屍」、梟首、宮刑等酷刑,只保留斬首和絞刑兩種,後世直到清末都沿襲著這兩種極刑。
隋文帝最為人所熟悉的是開皇之治。這是結束魏晉南北朝幾百年分裂局面以來的第一次盛世,甚至可以說後來唐太宗的貞觀之治,跟隋朝打下的基礎也是有關係的。隋文帝開皇元年時全國462萬戶,到他兒子隋煬帝上台時全國近900萬戶,有4600多萬人口!一個國家是不是富強,甭說別的,就看人口是不是增加了。人口增加了那麼多,說明大家有吃的了,如果是鬧饑荒的話人口唰唰往下掉。
隋朝時政府在各地都修建了許多糧倉,其中著名的有興洛倉、回洛倉、常平倉、黎陽倉、廣通倉等。存儲糧食皆在百萬石以上。貞觀十一年,監察御史馬周對唐太宗李世民說:「隋家儲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隋朝已滅亡了20年,隋文帝已經死了33年,可那時的糧食布帛還未用完。1969年在洛陽發現了一座隋朝糧倉——含嘉倉遺址。面積達45萬多平方米,內探出259個糧窖。其中有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炭化的穀子50萬斤。
楊堅是一個雄材大略的皇帝,卻也是一個深愛妻子的男人。他和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四十餘年同甘共苦、真摯熱烈的愛情,歷經千年沉澱,依然柔情動人。《劍橋中國隋唐史》這樣評價楊堅和獨孤皇后的深厚伉儷之情:楊堅的夫妻關係在中國歷史中很可能是獨一無二的。一個后妃在君主的大部分執政期間對他有如此強烈和持續的影響,這實在少見。
TAG:講故事的翁老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