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腮腺5種腫瘤的CT表現

腮腺5種腫瘤的CT表現

一、腮腺混合瘤

1.臨床概述

本病為最常見良性腫瘤,中老年人高發,臨床表現為無痛性腫物,可存在數年,常偶然發現。

2.CT表現

病變多位於腮腺淺葉,呈類圓形,平掃多呈不均勻低密度灶,內可有鈣化和更低密度壞死區;病變有明顯的延遲強化特點,動脈期基本無強化或輕度強化,隨時間延長,強化幅度逐漸增加,其內壞死區無強化。

3.鑒別診斷

腮腺囊腫合併感染:部分腮腺囊腫合併感染可以表現為厚壁囊性病灶,囊壁輕度延遲強化。

4.腮腺混合瘤具有延遲強化的特點,

CT灌注檢查證明其曲線為緩慢上升型,腫瘤切除後容易複發,如果病變短期內增大,或出現面神經受累的表現,需要考慮病變惡變的可能。

5.解剖

腮腺上起顱底,位於乳突尖和顳頜關節之間,下至下頜角,分淺、深兩葉下部。淺葉位於咬肌後份的表面,深葉位於下頜後窩及下頜支的深面,兩者以峽部相連,面神經腮腺內分支和下頜後靜脈走行於峽部,下頜後靜脈常作為區分腮腺深、淺葉的解剖標誌。

二、腮腺腺淋巴瘤

1.臨床概述

本病又稱Waithin瘤,為腮腺第二常見良性腫瘤,中老年高發,與吸煙關係密切,臨床表現多位於腮腺下極,可雙側存在,具有時大時小表現,通常無面神經受累癥狀。

2.CT表現

病變多位於腮腺淺葉、下極;可單側多發或雙側多發;呈類圓形、低密度,局部壞死可是密度不均。CT增強掃描成快進快出強化特點,動脈期明顯強化,CT至可達100HU以上,靜脈期強化幅度明顯下降,其內可見裂隙狀低密度區為本病特徵性表現。

3.鑒別診斷

基底細胞瘤:中老年女性高發,多有大囊變,明顯持續強化。

肌上皮瘤:從周邊向中心結節狀填充強化,持續性強化。

4.其他

腺淋巴瘤為良性腫瘤,與淋巴瘤沒有關係,本病與吸煙關係密切相關,90%患者有長期大量吸煙史,因此老年男性高發,女性患者通常也有長期吸煙病史或長期接觸大量吸煙者史,吸煙病史對診斷具有特異性。

三、腮腺基底細胞瘤

1.臨床概述

本病以中老年女性高發,常偶然發現無痛腫物,無面神經受累癥狀。

2.CT表現

病變多位於腮腺淺葉,呈類圓形,密度不均,多見較大範圍壞死,顯著強化,CT值可達100HU以上,靜脈期強化幅度輕度下降。

四、腮腺膿腫

1.臨床概述

快速增大的腫物,局部皮膚紅腫、熱,有觸痛,抗炎治療可緩解。

2.CT表現

CT影像可見類圓形混雜低密度病灶,邊緣模糊;顯著延遲強化,多呈花環樣強化,內可有分隔;與周圍脂肪組織明顯分界不清。

3.炎症病史和臨床表現對診斷有特異性

對於系統抗炎治療後腫物不消除者,注意有腫瘤合併感染的可能。

五、腮腺惡性腫瘤

1.臨床概述

腮腺惡性腫瘤種類繁多,發病年齡廣泛,青年人不少見;部分腫瘤為低度惡性,可以較長時間存在而無特殊臨床癥狀。腫物質硬,多不活動,12-14可發生面神經癱瘓。

2.CT表現

腮腺淺葉多見,可淺葉、深葉同時受侵;大小不一,直徑在2-5cm居多,常單發;形態不規則,邊緣模糊,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晰,密度不均,可以有囊變壞死區,也可表現為實性結節;血供相對豐富,強化方式多樣,CT更易於顯示對周圍組織和血管的侵襲及局部淋巴結轉移。

3.鑒別診斷

良性腫瘤:邊緣光滑,與周圍組織邊界清晰,無局部組織受侵和淋巴結轉移。

腮腺感染:反覆發作的感染病史,病灶邊緣極不光滑,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晰,呈不規則環形強化,內有分隔,無局部組織受侵和淋巴結轉移。

4.影像

腮腺惡性腫瘤種類繁多,影像學很難確定腫瘤的病理類型,通常需要穿刺活檢;很多種類的腮腺惡性腫瘤為低度惡性,CT影像特點與良性腫瘤相似,CT影像最重要的鑒別點為病灶邊緣是否光滑、邊界是否清晰,惡性腫瘤的典型特點是病灶邊緣不光滑、邊界模糊。良性腫瘤臨床上由於炎症也可有面神經受累癥狀,但極罕見,臨床有面神經受累癥狀時應首先考慮惡性的可能。

5.病理

腮腺惡性腫瘤種類繁多,依據病理起源常見的主要類型如下:

黏液表皮樣癌:為最常見的腮腺惡性腫瘤,來自腮腺導管上皮,主要由表皮樣細胞、黏液細胞和中間型細胞(基底樣細胞)構成,其分化為低分化與高分化兩型,常浸潤到周圍組織而無明確界限。

腺樣囊性癌:來源於腮腺上皮細胞,癌細胞主要為腺上皮細胞,似表皮的基底細胞,呈多變形,常形成大小不等的團塊狀或小梁,在團塊中含有許多腺樣小囊,小梁多為實性,常被肌上皮細胞所環繞,團塊和小梁間被緻密纖維間質所分隔成為分葉狀。

惡性混合瘤:多數學者認為是由良性混合瘤惡變而來,病理可見良惡性結構同時存在,一部分為良性混合瘤的結構,一部分為腺癌、鱗癌或未分化癌,兩者之間可看到良性病變向惡性病變移形轉化的部分。

腺癌:又稱非特異性腺癌,系指組織學上具有程度不等的腺性分化,常發生於腮腺,為不規則硬性腫塊,一般無包膜,與周圍組織無明顯分界,屬高度惡性腫瘤。

腺泡細胞癌:多發生於腮腺淺葉及尾部,局部破壞性小,為低度惡性腫瘤,腫瘤質硬,表面不光滑,分葉狀,雖有包膜,較薄,但有的完整,包膜內可見癌細胞浸潤。

鱗狀細胞癌:常發生於混合瘤的惡變,有時為原發於導管的臨床細胞癌或低分化型黏液表皮樣癌。多由導管上皮鱗狀細胞化生而來,為高度惡性腫瘤。

版權聲明

本微信平台屬於個人公益性醫學影像類學習平台,本微信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所有轉載視頻只用於基層教學使用,且明確註明授課專家姓名,不希望被轉載的原作者及老師可與我們聯繫,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腫瘤 的精彩文章:

患癌後不治療要比治療活得久嗎?這位腫瘤專家終於透了底
花之源 健康 腦腫瘤的癥狀

TAG: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