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帶著癥狀去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帶著癥狀去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精神科業內有一句話,叫做「帶著癥狀去生活」,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一生活狀態?

首先要解釋一下何為「癥狀」。

按照癥狀學我們將其大致分為:感知障礙、記憶障礙、思維障礙、情感障礙和意志障礙。這些不同特點的各種障礙,又分別有它特殊的、具體的臨床表現。比如臨床上常見的幻覺、妄想,人們了解比較廣的強迫、抑鬱等等。

那「癥狀」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舉個例子,某一個存在評論性幻聽的患者,總是憑空能聽到一些人在討論和評論他的缺點和問題,而這些評論總是充斥著斥責、諷刺、嘲笑,甚至威脅、謾罵等等。在聽到這些侮辱謾罵時,這位患者就會生氣、暴怒,甚至和這些幻聽辯駁、對罵。所以這就直接導致了這位患者出現了在外人看來很不可理喻的憤怒、自言自語和憑空罵人。這就是為什麼精神科的病人在病情嚴重時,生活工作完全停擺,以致於像是掉入了透明的陷阱。自己出不去,外人進不來。


這就涉及到精神科的病因。雖然按照生物-心理-社會醫學觀點,將病因劃分為:生物因素 、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三個不同層面。但說實話,這些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人腦的結構太過於複雜,臨床上幾乎很難見到單一病因的精神障礙,並且想要探究單一病因無異於大海撈針。所以臨床上我們主要針對癥狀進行治療。

而因為病情的複雜程度不同,藥物的針對性有效性不同,導致療效也不盡相同。有的病人在經過系統治療後能完全擺脫掉讓人困擾的「癥狀」,而更多的病人是卡在發病-治療-好轉-病情波動/再次發病-治療-好轉這樣的循環里。經過多次治療,某些癥狀已經變得難以消除,甚至有些患者要終身與之糾纏。

所以有很多家屬會不解,為什麼這個病總是「治不好」? 雖然這樣聽上去挺殘酷的,但這就是大部分精神病人和家屬要直面的問題。

可儘管前方困難重重荊棘密布,生活仍然在身後無情催促,人們也只能邁開步子負重前行。所以作為精神科醫師的我們也在治療過程中不斷地通過心理治療、認知訓練來啟發患者的自知力,讓他們學會分辨哪些是「癥狀」,是疾病導致的。讓他們學會和這些「癥狀」共存,習以為常,最後做到置之不理。


「習以為常,置之不理」,聽上去很簡單,但其實真的特別難。生活本身就很困難了,精神障礙的患者還要面對比別人更多的干擾、歧視,這就需要患者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精力和意志力。所以,如果你身邊存在精神障礙的患者,就盡量多給予一些包容和關愛吧。

如果看見這篇回答的你不幸遇到了精神困擾,那就請你加油。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們為之奮鬥。

【大話精神】系悟空問答簽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話精神 的精彩文章:

穩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維持治療竟這麼重要!
兒童青少年焦慮障礙的治療

TAG:大話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