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好意思,我不喝酒

不好意思,我不喝酒

小仙女是不喝酒的

 得而不惜就該死

李哈哈 

00:00/02:22

福利大放送

留言區評論點贊數最高者可獲5元紅包,統計時間截止次日21時。

PS:若當日留言不足5條則不發放紅包,

你還不快來評論拿獎?!

春節時候,一位大學同學在朋友圈裡曬出了一句苦笑,「過年就是每天一瓶白酒或是一箱啤酒,好一點的時候是五糧液,不是遭罪而是享受。最怕的是農村親戚家裡自釀的酒,度數高,口感辣,一杯就暈。」

中國的酒文化由來已久,早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時期就有黃酒現世。等到一千年前的宋朝發明了蒸餾法,白酒就成了中國人的主要飲用酒類。伴隨著這漫長的三千年,酒浸入了整個中華文化史。唐有李白「將進酒,杯莫停」,宋有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離別有「勸君更盡一杯酒」,戰爭有「醉卧沙場君莫笑」,若是沒有了酒,是不是就沒有了貴妃醉酒?沒有了雲紋銅禁?沒有了杯酒釋兵權?也沒有了「書聖」微醺時揮灑的《蘭亭集序》了?

和中國的酒文化同樣源遠流長的是勸酒文化。然而這個勸酒文化在最近這幾十年來被「發揚光大」,在酒桌上我們經常能聽到「不喝不夠意思」之類的話。喝酒在很多時候往往不是你自願在喝,而是別人逼迫你喝。不是不能拒絕,而是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裡,拒絕就等於傷人情,勸酒之人還喜歡上綱上線,這杯酒你要是不喝就怎麼怎麼樣,還必須一滴不剩。他們往往不會考慮一個人的酒量和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我大學時跟系主任一桌喝酒,當時正感冒,被班主任以「感冒了喝點白酒消消毒正好」為由強行灌了一杯白酒,沒想到第二天直接病倒,病重到下不了床。從此再也不碰白酒,除非實在避不過去。在酒局上若有人拿同樣的理由勸酒,我也會用親身體會告訴他們這會「出人命」的。因為酒精會使得血液的流動變快,同樣變快的還有病毒的傳遞,若本來只是嗓子痛,多喝熱水就能好的,一杯白酒下肚,感冒的病毒就傳遍全身了,像我那般躺屍床上的還算運氣,沒送醫院急救室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上個月和幾個大學學長學弟喝酒敘舊,分了一瓶今世緣白酒,我酒量最少,學弟只給我倒了半杯,開席前就明說了「哥咱慢點兒!」最後學弟喝嗨了還要來兩瓶江小白,我們都勸到「差不多了差不多了」。真正的兄弟之間不會在意「感情深一口悶」的惡俗,勸人少喝酒才是勸酒的最高境界。

對於女性來說,勸酒更是充滿了危險。近幾年,因為醉酒而遭到性侵的新聞屢見不鮮,有些受害人甚至因為過不去心裡的坎而選擇輕生。我曾在南京頂級的酒店婚宴廳中兼職過,婚禮現場可謂是群魔亂舞。一個二八年華的伴娘,被一群大老爺們擁簇著起鬨勸酒,最後喝的不省人事,當場醉倒。幸好新娘和另外幾個伴娘全程守護,一直勸說著「少喝點,少喝點!」沒有發生什麼無法收拾的醜事。等到最後輪到我們收拾餐桌的時候,伴娘還倒在座位上胡言亂語著「我還要喝!」依稀記得曾在網上看到過17歲伴娘被人灌醉後強姦的新聞,不寒而慄。男人對於灌醉女人這件事上有著天然的熱衷,殊不知勸女人喝酒就是一種變相的性騷擾,動輒以「不喝酒就是不給面子」「女人的酒量本來就比男人好」之類的強迫性話語勸酒,迫於壓力不得不接受的年輕女性往往會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其實,現在酒場中的勸酒是一種時代的畸形產物。人們在逐漸接受了西方人人平等的思想的同時,中國人骨子裡的等級秩序並沒有那麼容易消退,這一點在有一點小權的男人們身上體現的尤為充分,他們在酒桌上對別人的勸酒其實是展示自己權力的一種表現,下級不喝就是對權力的挑戰,你有求於我你不喝就是誠意不夠,這種不服從會讓上位者失去了自以為是的「權力感」。當然,另一方面,這也正說明了現在等級思想確實在消退,不然,上位者需要在區區一張酒桌上來展示權力嗎?

我們一直都在呼喚人人平等,我認為人人平等並不是說財產平等,並不是說發展機會平等,而是在於人格平等,尊嚴平等,每個人都有say yes or no的權利。社會不是等級森嚴的軍隊,服從命令不是天職。酒桌上一聲拒絕並不會給你帶來什麼事關生死的影響,更何況,如果你的領導真的因為你不願意喝酒就給你小鞋穿,那麼這種雌雄必報的小心眼,為什麼還留在這小心翼翼的伺候呢?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你拉扯大可不是為了你在這兒找氣受的。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沒必要在一棵樹上弔死。

願下次在酒桌上,我們都能勇敢的拒絕,禮貌的回答:「不好意思,我不喝酒。」

樂讀會原創

排版 | 小緒

音樂 |小仙女是不喝酒的-李哈哈

文字 | 流楓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感美文篇 的精彩文章:

何始羅茜茜,何止陳小武!
36歲交給我的13件事

TAG:情感美文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