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里六七餐廳設計,營造「溫潤瑩潔,深奧幽邃」的氛圍
三里六七是位於北京新源里的餐廳,倡導從農場到餐桌的新鮮食材和精湛考究的烹飪技巧,呈現的私房料理。
設計的核心任務是營造一個關於味道的空間,讓人從都市的喧囂中安靜下來去品嘗美妙的食物。餐廳的靈感來自於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禮讚》,啟發建築師思考味覺和視覺之間的聯繫。去營造一個「溫潤瑩潔,深奧幽邃」的氛圍。
天花板上的燈光經過陽光板的過濾而不再直銳,如漣漪般徐徐往下勻散,位於空間水平中間層的白色石材的餐桌面,輕托住光線,並將其向周圍漫反射,從而讓餐廳中上層空間的光線變得柔和均質,而餘光落在地面,被顏色深沉的頁岩所吸收,使得餐廳空間越往下越顯得幽暗,這不僅能消減人對空間下層的關注,更在垂直方向上營造出一種模糊的空間邊界,讓空間擁有一種無限延伸的視覺效果。
緊靠外牆的木格柵,阻隔了室外的視線,讓室內空間更加私密,同時允許少量自然光有分寸地射入室內,並隨著一日中時間的變化產生不同變化,且不會對室內均質的燈光造成干擾。位於天花板上的射燈燈光投射在桌面上,強化了用餐的核心區域,與周圍的亮度進行一定的區隔,促使人的注意力集中於桌面,為「吃」這種日常行為增添了少許莊重的儀式感,食物成為這個舞台的主角。
整個餐廳的光線偏向於「幽明含蓄」,以此營造靜謐之感。在空間里,光線不再是一種獨立的元素,而是依靠不同材料的介入與相互作用,所調和而成的充盈在空間里的介質,而空間中的不同顏色的器物與食物附著了這層介質之後,反而收斂了本身過度的亮澤,而顯得更加溫和。它體現的是建築師對東方美學中「克制」的追求。燈光設計根據中餐,下午茶,晚餐,酒吧等場景,可進行系統調光,從而在室內的照明照度上和燈光色溫上增加了變化的可能,靈活應對不同的需求。
餐廳在空間規划上遵循了「自由平面」原則,除了四周的承重牆外,其餘為近乎全開放式的基礎空間。空間的組織和劃分以定製寬度為1米的「L」型定製木格柵作為基本單元,在平面和天花分別按照1米X1米為間距橫向和縱向自由移動,配合白色織物垂簾的開啟和閉合,整個就餐區平面的自由靈活。它根據就餐人數、展覽或者活動等需求可劃分為5種模式。這5種同模式的生成的空間,是強調通過和穿越的體驗過程,通過移動隔牆在空間中的變化和運用體驗通過運動的秩序得到的氛圍變化,自由平面組織極大程度了改變了空間特質,也高效化了空間的利用率。
在材料的運用上,建築師試圖去探討各種材料中的共性,以此建立內在的聯繫呼應,從而營造平和安靜的就餐氛圍。比如片狀陽光板和豎向木格柵的線型特質,陽光板透光特性顯露的晶瑩質感和白色石材的反光特質。其現出來的人工質感。其次,建築師也在探索如何在工業大化批量生產的產品中,融入更多的人工痕迹。比如,天花發光吊頂和外立面,由3000條陽光板密拼而成,人為加工陽光板切片後,每一片陽光板的細微差別所呈現出強烈的風味的工藝。
一直以來,中式廚房給人的印象往往是髒亂嘈雜,它向來無法體面地展現給食客而因此被隱藏在餐廳不起眼的位置,且大門緊閉不容參觀。但對於建築師來說,烹飪是「吃」的開始,是用餐不可或缺的環節。因此建築師大膽採用了「舞台」的概念,將食物的製作過程以西方開放式廚房的狀態進行自信地呈現,通過這個過程,讓食客與食物間產生更加緊密的情感性關聯,也加強了餐廳使用時各不同角色之間的互動交流。中廚的開放化,也是建築師對廚房在東方語境的空間中的角色變化的一次探討。
與此同時,建築師還統籌規劃並設計了餐廳的一整套視覺系統,其中涵蓋了Logo、字體、店內印刷品、員工服以及餐具等等。
在視覺系餐廳盛行的當下,建築師試圖探索餐廳的本源性功能屬性,通過對光線的把控、材料的呼應以及空間的變化,營造詩意而含蓄的氛圍,讓食客將關注點重回「吃」和「食物」本身。
木格柵結構圖
三里六七開放式中式廚房結構圖
三里六七用餐區可根據就餐人數、展覽或者活動等需求可劃分為5種模式
項目地點:北京新源里
基本功能:餐廳
建築規模:500平方米
建成時間:2017年11月
室內設計:左通右達建築工作室
設計團隊:張大為、王旎、楊樹軍、壽大光、邱正
VI設計:羅天澤謝珝
燈光設計:周紅亮
結構顧問:劉粟
攝影師:孫海霆
※葡萄牙多品牌男裝店,6500歐元快速打造優時尚門店
※1.8億打造的亞洲頂級懸崖會所,東方意境美得令人沉思
TAG:3D室內設計裝修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