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太宗說了一句名言,做了一件事,給唐朝選拔官員定了基調

唐太宗說了一句名言,做了一件事,給唐朝選拔官員定了基調

眾所周知,唐太宗在中國史上是一代明君,他在歷史上被人尊崇,直接原因是納諫的過人氣度,唐太宗和魏徵這一對明君與名臣,為後人研究唐太宗提供了諸多題材。唐太宗在選拔人才方面可是不拘一格。

那麼他說過哪兩句與選拔人才有關的名言呢?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了解科舉制的前世淵源。

西周時,血緣世襲;秦朝以前,採用的是世卿世祿,後來引入軍功爵制;到了漢朝採用察舉制和徵辟制,由地方各級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魏文帝時,創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員,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晉朝及六朝時期沿用此制,這是察舉的改良;但魏晉時代,世族力量強大,能夠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

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九品中正制無法延續。隋文帝廢除此制,下詔舉賢。隋煬帝按孝悌有聞等10科舉人,進士二科,並以試策取士。雖然科舉制始創於隋朝,但唐太宗健全了科舉制度,擴大了寒門庶族參政做官的機會,這在貞觀時期是重大的用人政策變革。很多歷史學家也認為科舉制始於唐朝。

唐太宗是科舉制改良的首要之人。有一次科舉考試結束後,唐太宗李世民站在午門城樓上看著新進的進士們魚貫而入朝堂,十分高興地對左右大臣說:「天下英雄盡入吾轂中」。這句話表達了 李世民對人才的態度,要將天下有才之人都要納入體制之中,為我所用。這也是唐太宗的一種夢想。

唐太宗的這句話表達了對於天下人才的渴求,影響了後代帝王的選人觀。唐太宗同樣做了一件事情,讓我們有幸了解了唐太宗眼裡的人才標準。

公元643年,也就是貞觀17年,唐太宗命閻立本畫了二十四名功臣畫像,這二十四人全部是貞觀時期唐太宗眼裡的功臣和人才!《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又稱《二十四功臣圖》 ,比例皆真人大小,畫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時常前往懷舊。閣中分為三層:最內一層所畫為功勛最高的宰輔之臣;中間一層所畫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層所畫則為其他功臣。

這二十四功臣分別為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簫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勣、秦瓊。

為了表彰功臣,唐太宗藏於凌煙閣的《二十四功臣圖》,展現了唐太宗對於人才的最高肯定,整個唐朝時期的用人觀都受到了正面積極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老子對古代漢唐國家發展的影響
唐太宗的明智卻讓下一代手足相殘,實在讓人心痛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