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悠了!紅豆薏米不祛濕!老中醫公布最好的祛濕方子!
祛濕這個概念真正火起來的也就是四五年前,更早的時候我們並不知道祛濕,中國人掛在嘴邊的是減肥。並不是人人都會肥胖,但人人都有濕氣,於是商家聯合養生專家一起製造了祛濕這個概念,同時製造的還有一款人人追逐的神仙水——紅豆薏米湯。
紅豆薏米這對組合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
文小叔在朋友圈做了一個小調查,隨便抓一個人出來問,你知道祛濕這個概念嗎?答曰:知道啊。又問:你知道如何祛濕嗎?答曰:紅豆薏米唄。
又揪一個人出來問:你知道紅豆薏米嗎?答曰:知道啊,祛濕的。
是的,紅豆薏米祛濕已經深入人心,祛濕就等於紅豆薏米,紅豆薏米就等於祛濕。
然而,悲催的是紅豆薏米並沒有去掉中國人的濕氣,反而讓中國人的濕氣越來越重,身體越來越差。紅豆薏米肥了商家的腰包,正在坑害你,你卻毫不知情。
文小叔有一個朋友,剛開始用紅豆薏米祛濕還真有點效果,幾天後大便變得清爽了,她不禁竊喜,終於找到一款祛濕神器了。可是,讓她鬱悶的是,十來天后她的大便又恢復如昨。
不過,她堅定她的選擇沒錯,只認為時間不夠,力度不夠,於是加大紅豆薏米的量,每天代茶飲。又十來天,她上廁所的次數多了,開始便溏了。以前是大便黏膩,一天一次廁所,現在是便溏,一天需要上兩三次廁所。
她不以為然,以為是身體排濕的結果。又用了二十多天,食慾開始猛然下降,胃也開始不舒服起來,不能吃生冷的了,一吃生冷的就容易堵,容易胃脹甚至胃痛。以前吃兩根香蕉沒事,現在吃一根就受不了。
她繼續用紅豆薏米祛濕,更糟糕的事情出現了,月經前喝了一碗紅豆薏米湯,竟然痛經了。
終於,她忍不住了,問文小叔,為啥喝了兩個月的紅豆薏米湯,濕氣一點沒有去掉?反而感覺身體越來越虛了呢?文小叔把祛濕的文章發給她看,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她的身體根本不適合紅豆薏米。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文小叔來為你揭開謎底,紅豆薏米祛濕並不適合每一個人,紅豆薏米祛濕主要是針對濕熱體質的,就算你是濕熱體質,紅豆薏米也只能短時間服用,長時間服用必須加入其它的藥材配伍,不然也適得其反。
紅豆倒也罷了,性平,不會出亂子,問題出在薏米上!薏米可是大寒之物,歷代醫家是用來治病的。薏米的利下作用非常強,破血破氣的作用也很強,孕婦、女子來月事時絕對不能用的!紅豆雖然性平,但也是利下之物,紅豆薏米都是利下之物,寒濕的人吃了會寒上加寒,雪上加霜。氣虛的人會更加氣虛,嚴重的會有一種虛脫的感覺。長期食用紅豆薏米,先傷你的陽氣,最後利水過度,連你的陰也傷了。
一個好的方子,要講究陰陽平衡,寒熱同調,有升有降,而不是一味的大寒利水之物,所以紅豆薏米是一個並不怎麼好的方子,只能用於急症。
但商家絕對不會告訴你,紅豆薏米湯只能濕熱的人才可以喝,更不會告訴你紅豆薏米喝久了會大傷你的陽氣,你的脾胃,因為告訴你,他們會失去三分之二的市場。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判斷自己是濕熱還是寒濕呢?
最直觀也最靠譜的區分就是學會看自己的舌頭。
注意看舌頭的時候不要一大早起來就看,不要吃完飯就看,不要喝完酒或者飲料就看,不要晚上在日光燈下看。濕熱的舌頭是怎麼樣的呢?濕熱的舌頭顏色是紅的,舌苔黃黃的厚厚的。寒濕的舌頭是什麼樣的呢?舌體胖大,有齒痕,這齒痕就像裙子的邊一樣。舌體的顏色是白的,舌苔也是白白的厚厚的,有的舌苔上面漂浮著一層水汽。
其次可以從小便來區分。
濕熱體質的人小便會發黃,味道很重,寒濕體質的人尿液清長沒有什麼味道,如水一樣。
還可以從大便來區分。
寒濕與濕熱都會導致腹瀉。濕熱導致的腹瀉又急又猛,所謂暴迫下注,里急後重,上完廁所肛門有灼熱的感覺。寒濕導致的腹瀉程度緩慢,肚子總覺得不舒服,一緊張就想上廁所,一吃油膩食品也想上廁所,尤其在夏天表現得更加明顯,一天要上好幾次廁所。每次都是一點點,不成形,很稀薄,中醫叫便溏。小夥伴們記住哦,所有的慢性腹瀉都是脾胃虛寒造成的。
還可以從體味來區分。
濕熱體質的人體味很重,什麼狐臭啊,腋臭啊,腳臭的等等,一天洗好幾個澡也擋不住他的重口味。西方人是典型的濕熱體質,身上的味道真不敢恭維。寒濕體質的人不怎麼出汗,身上基本上沒有啥味道。
如果是妹子,還可以仔細觀察你的白帶,白帶多色黃味重就是濕熱下注,反之白帶量少清淅如水就是寒濕。
最後小夥伴們還可以從自我的感覺來區分。
這個寒濕與濕熱區別就在一個字上,寒與熱。寒濕,寒濕,重點在寒,濕為陰邪,寒也是陰邪,寒濕則陰上加陰。所以,寒濕的人一定會陽虛,陰盛陽衰,會怕冷,怕吹風,怕吃涼東西。寒濕內阻,會阻礙氣血的運行,導致淤血經絡不通,不通就痛,所以寒濕體質的人會覺得全是哪都疼。
濕熱呢,重點在熱,因為濕所以運化不了,因為熱所以吃一點滋補厚膩的東西就會上火,口臭啊,口瘡啊,長痘痘啊等。
好了,弄明白了你是濕熱還是寒濕,現在就跟文小叔一起來學一學開方子吧。
首先我們要明白濕氣重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是脾,是脾的運化出了問題,脾胃的升清降濁功能出了問題。所以要祛濕首先要健脾,要健脾必須讓脾胃這個中心的輪子轉起來。
怎麼讓脾胃這個輪子轉起來?脾氣往上升,胃氣要往下降,一升一降脾胃就轉起來了。
什麼葯能夠讓脾氣往上升呢?醫聖張仲景告訴我們,首推白朮,白朮可以加強脾的氣化功能,氣化功能好了,濕氣自然就會去掉。什麼葯能夠讓胃氣下降又能利水呢?張仲景告訴我們首推茯苓。
這樣就有了祛濕的一個基本方子:白朮、茯苓。一升一降,白朮往上氣化,茯苓往下利水,兩者配合相得益彰。
這是基本方。如果你是濕熱呢?如果你是濕熱什麼也不用加,就白朮茯苓就可。為何,因為濕熱濕熱,根本原因是濕啊,有濕才有熱,是濕化熱,所以把濕氣去掉自然就沒有熱了。如果你的熱很重,可以加點梔子,梔子是清一身之熱的,是清五臟六腑之熱的。這樣就變成了白朮、茯苓、梔子。
如果你是寒濕呢?就加點乾薑,如果你寒氣很重呢,就加點附子。這樣就變成了白朮、茯苓、乾薑、附子。
無論你是寒濕還是濕熱,祛濕都會損耗津液的,這時候可以加入炙甘草或者生甘草也可,補中益氣,還可以守住脾胃。如果你氣虛,祛濕久了還是也有些受不了,你可以加入党參,這樣就變成了四君子湯。
這樣濕熱的方子就變成了:白朮、茯苓、梔子、甘草。
寒濕的方子就變成了:白朮、茯苓、乾薑、附子、甘草。
無論如何變化,白朮與茯苓是必須要的,它們是祛濕的對葯,是基本方。這兩個葯祛濕也相對平和,不猛烈也不柔弱,剛剛好。有的人受不了白朮的溫燥之性,會上火,可以先用淘米水把白朮浸泡兩個小時,這樣白朮還具有滋陰的作用了。如果你很懶,不想整那麼複雜,就用白朮茯苓煮水喝就可以祛濕。
有小夥伴問,如果我是濕熱,就用紅豆薏米可不可以?
可以。但是必須要加點乾薑、甘草保護一下脾胃,還要加點黃芪提一下氣,這樣這個方子就平和了。
這裡,文小叔並沒有給出具體劑量,文小叔只想教小夥伴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認識一個方子,如果給出一個具體的方子,很多人就會拿過去就用。這樣是很不好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小夥伴們,再也不要動不動就用紅豆薏米祛濕了哦。
如果想要具體的祛濕方子,後台回復「祛濕」。
※牧羊犬受虐被好心人收養,卻疑誤食救助點毒香腸身亡
※悲劇!濟南一女子害死三歲多兒子後自殺
TAG:生活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