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聽力是我們非常寶貴的感覺,出生時如果存在嚴重的聽力障礙,如果不給予干預,最終將成為聾啞人。我們依賴聽覺與這個有聲世界息息相聯。聽力帶給我們一種融入感、安全感,正是因為有了它,才使我們感受到這個世界如此的美麗。那麼,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呢?

說到聽聲音,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耳朵,其實我們聽到聲音不僅僅只依靠我們看到的耳廓外面這個結構,耳部深處的聽覺器官結構非常複雜,它是聽覺傳導的通路,外界的聲音要通過這一個個結構,如同接力般的把聲音傳導進去。

耳部結構分外耳、中耳、內耳。外耳包括外觀所能看到的耳廓及外耳道,耳廓除了重要的美容作用,還有收集聲音的功能,外耳道具有一定的共振特性,可以對聲音有一定的放大作用。外耳道的終端是鼓膜,鼓膜將外耳與中耳分開。聲波撞擊鼓膜即引起鼓膜的振動。中耳是一個含氣的腔,中耳腔內有三塊聽小骨,因形狀類似槌子、鐵砧、馬鐙而取名為錘骨、砧骨、鐙骨,這三塊骨頭是我們人體最小的骨頭。三塊聽小骨連成一個聯動的槓桿系統,我們稱之為聽骨鏈。這條聽骨鏈連接鼓膜和內耳,鼓膜的振動通過聽骨鏈的傳動,將聲波傳送至內耳。經過這一系列的傳導作用,聲音傳導到內耳時可以放大22倍。聲音在這些階段為機械信號。

內耳中有一個形狀類似蝸牛、盤旋2圈半的結構,稱為耳蝸。耳蝸內部排列著數以千計的毛細胞,毛細胞的大小和形狀隨著耳蝸的盤旋呈現出特有的規律,恰似鋼琴的「琴鍵」,毛細胞位置的不同對應鋼琴上的從低音到高音不同的頻率。

外界的聲音依次通過外耳道、鼓膜、聽骨鏈,引起耳蝸內毛細胞的擺動,該處毛細胞上的纖毛受到衝擊,發生偏折,恰如不同頻率的聲音敲擊不同部位上的「琴鍵」,因而我們聽到的聲音也是從高頻到低頻豐富多彩的。經過一系列生物電活動,產生神經衝動,傳導到聽神經纖維,向大腦皮層傳導。大腦再把送達的信息加工處理、整合,這就產生了聽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昭鵬主任 的精彩文章:

孩子耳朵痛,別只會用挖耳勺清潔,這些原因也不容易忽視!

TAG:王昭鵬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