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斯大林解放了半個歐洲,但蘇聯卻被西方的思想征服了!
原標題:二戰中,斯大林解放了半個歐洲,但蘇聯卻被西方的思想征服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斯大林常常以歐洲解放者自居,的確蘇聯紅軍一直打到了柏林,解放了半個歐洲。然而,在蘇聯紅軍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一個問題卻深深的困擾著斯大林,他的軍隊佔領了布拉格、維也納、華沙、柏林,然而歐洲的花花世界卻攻克了紅軍戰士們的心。
(圖)蘇聯紅軍解放柏林
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就基本進入了一個封閉的狀態。普通蘇聯人不能隨意出國,他們平日里接觸的一切信息都需要經過國家的嚴格過濾,言論也沒有自由。當時,西方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極度敵視這個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於是西方的惡意封鎖使蘇聯更加陷入一種閉關鎖國的狀態。在蘇聯國內,僅有少數的蘇聯高官和科學文化界的精英人士能夠有機會接觸到西方的事物。進入三十年代後,斯大林在蘇聯展開了恐怖的大清洗運動。在這一時期,別說想要接觸國外的事物,即便是高官,也常常會因為妻子或朋友是西方人而被關進大牢,這也使蘇聯的思想更加封閉。
在經歷了20年的閉關鎖國後,希特勒的飛機和坦克炸開了蘇聯的國門。準備不足的蘇聯瞬間丟失了大面積的國土,一些新加入蘇聯大家庭的成員國很快倒向了德國,而烏克蘭白俄羅斯等重要地區也在德國人的統治下開始接觸西方的世界了。此後,隨著蘇聯紅軍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取得的重大勝利,蘇聯紅軍開始全面反攻,他們不僅收復了大片的失地,還跨過了東歐,打到了德國和奧地利。
(圖)蘇聯紅軍解放布拉格
隨著戰爭的進行,數百萬蘇聯人湧出國門,他們中的很多人是隨著軍隊的腳步第一次來到了國外。在與當地人的交往中、在與英美盟軍部隊的合作中、甚至是在與德軍俘虜的接觸中,蘇聯人深刻的感受到了自己國家與歐洲生活水平的巨大反差,而西方的文化和價值觀念更是猛烈的衝擊著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在一部名為《在布拉格的栗樹下》的劇本中曾經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一個捷克女人對一位蘇聯上校說:「您想必不喜歡歐洲。這些闊綽的獨宅大院,這些別墅花園,這些帶鐵皮屋頂的房舍,必定都讓您生氣。但是,您能否認這些嗎?」對此,蘇軍上校作了這樣的回答:「可以否認思想,但絕對否認不了鐵皮屋頂。既然它是鐵的,那就是鐵的。」這位蘇聯上校的話包含了這樣一層意思:歐洲的富裕生活是鐵一般的事實,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定的。
(圖)歐洲文化名都維也納
另一方面,由於戰爭需要大量的兵源,蘇聯不得不將「古拉格」中的勞改犯放出來,把他們混編入各個部隊,大約有十幾萬「政治犯」加入了紅軍的隊伍。於是,這些人在大清洗時期的經歷也得以分享給了他們的同袍戰友們。而這些慘痛的經歷、令人不寒而慄的故事,與士兵們在國外看到的一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戰後,倖存下來的士兵們得以複員回家,他們的所見所聞、他們思想上的巨大波動又傳回了他們的家鄉,更多的人也逐漸了解了蘇聯的本質。
(圖)蘇聯的地獄——古拉格
戰後,斯大林也曾和日丹諾夫談論了有關蘇聯人思想變化的問題,「我們到過國外的幾百萬士兵,都看到那裡的人們是怎樣生活的;大家都這樣說,哪裡也沒有比我們國家生活更糟的地方了」。斯大林也無奈的表示,如今蘇聯的經濟水平又無法滿足人們對更好物質生活水平的渴望,而這也正是蘇聯面臨的最重大問題。對此,斯大林給出的解決方法是更嚴格的控制人們的思想,特別是嚴格的控制、籠絡精英知識分子的思想。然而,斯大林這種強行的控制終究是不得人心的,當他在世之時,或許沒人有能力、有勇氣反對這位獨裁者,但是隨著他的去世,改革就成為了蘇聯社會一種不言而喻的呼聲了。
當我們談論後斯大林時代的蘇聯思想的「解凍」時,往往會將其認為是赫魯曉夫個人意志的表現,贊同他的人稱之為「改革」,反對他的人稱之為「修正」,不過,這其實只是時代的呼聲,是蘇聯社會在被禁錮了30多年後所迫切需要的一種「呼吸」。實際上,在1953年的春天,曾經短暫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的貝利亞也曾推行改革,這位斯大林時期的最大魔頭竟然一上任就開始進行違反斯大林規則的改革了。這也恰恰說明了後斯大林時期,變革是一種歷史的必然,而赫魯曉夫只不過恰好處在了這個位置而已。而這一切,也與二戰有著直接的關係。不過,赫魯曉夫這位想法很多、熱情滿滿的領導人,改革工作的成果就實在令人不敢恭維了。
歡迎關注「孫博士侃歷史」,官方公眾號「fisher101990」,一同領略真實的歷史吧!
※戈爾巴喬夫提出「不留歷史空白點」,這三國卻說「我們要退出聯盟」!
※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其實是赫魯曉夫在30年前為蘇聯種下的希望!
TAG:孫博士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