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懿遲遲不動諸葛亮,有「養患」的意思嗎?

司馬懿遲遲不動諸葛亮,有「養患」的意思嗎?

有一個很奇怪的感覺:三國時期,蜀漢和曹魏不管從哪個方面對比,蜀漢都處於明顯劣勢,可是實際呈現出來的結果卻是:蜀漢老是追著七倍於自己的曹魏打(按領土面積推算),即使諸葛亮死了,姜維還是逮著不放,繼續窮追猛打。蜀漢憑什麼?

三國形勢圖

有人分析過,這是諸葛亮「以進為退」的戰略部署,蜀漢那麼小,遲早要被曹魏所滅,到不如放手一搏,主動進攻,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這個說法也有些道理,但有一個現實的問題擺在面前:你說進攻就進攻,曹魏的西北軍難道是擺設么?還有一點,我們習慣認為諸葛亮主動出擊是為了恢復漢室,那是我們站在現代人的立場,以蜀漢為正統的一種情感導向。而實際上,諸葛亮沒有那麼偉大,他只是站在如何讓蜀漢生存下去的立場,決定蜀漢的軍事行動。

諸葛亮

而筆者以為:這種情況更應該從強勢的曹魏那邊去找原因,它們出了什麼問題?

1、真的是蜀漢追著曹魏打嗎?

蜀漢追著曹魏打,其實是被諸葛亮所謂的「六出祁山」誤導了,諸葛亮發動的其實都是一些小規模的邊界戰爭,曹魏的關中重地始終都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裡。除了一出祁山,諸葛亮想鯨吞整個雍涼,但都被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破解了。從那以後,蜀漢就沒有對曹魏形成多大的威脅了,難怪魏延後來會大膽的提出「子午谷奇謀」。

而實際上,曹魏對蜀漢的姿態是很強勢的,曹真坐鎮關中的時候,他壓根兒就不只是想的怎麼守,而是怎麼攻,只是蜀漢的道路實在難走,要準備充分才能動手,這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曹真搞過一次大規模入侵蜀漢的軍事行動,但效果不怎麼好。曹真的兒子曹爽後來也搞過這麼一出,結果也是大敗而歸。

「曹魏八虎騎」曹真

而蜀漢要攻出來卻很簡單,但也只是小股部隊騷擾,要大軍出漢中,也是困難重重,所以諸葛亮每次出祁山感覺都是勞師動眾。

2、曹真死後,為何情況就變了?

曹真在的時候,曹魏對蜀漢是很強勢的,但司馬懿上任後,似乎就有些風雲突變了。這不得不讓人產生一些聯想,包括大將張郃的死。

曹魏在關中的統帥一開始是夏侯淵(之前鍾繇時還沒統一關中),然後是曹真(張郃客串了一下),曹真死後,張郃沒搞成,被司馬懿搶了去。隨後就發生了曹魏處於戰略守勢的變化和張郃之死,諸葛亮硬是沒死在司馬懿手裡,而是自己病死的。我很想進行一個有趣的假設:如果諸葛亮沒死,這種局面至少還可以持續15年,直到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

司馬懿

為什麼這樣講?

司馬懿有可能在「養患」,這是一些高明的軍事家慣用的伎倆(不絕對)。理論我不解釋了,看實際結果:

高平陵事變以前,曹爽對司馬懿的消極抵抗政策非常不滿,不顧司馬懿反對,毅然發起了對蜀漢的大規模進攻,可是沒有司馬懿的支持,結局可想而知。

但在高平陵事變(公元249年)以後,司馬家掌權了,曹魏便對孫吳、蜀漢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到蜀漢滅亡(公元263年)只用了14年。

這能說明什麼呢?我只想呵呵。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號「賨人客」,一個有「靈魂」的歷史作者,專註原創,拒絕抄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蜀山筆俠 的精彩文章:

「晉國霸業」之第六代大宗——晉侯緡!
戰神白起在長平之戰立下大功後,為何反被秦王賜死?

TAG:蜀山筆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