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因不堅持這一傳統,皇帝被罵幾百年,好在考古學家打開其陵墓

因不堅持這一傳統,皇帝被罵幾百年,好在考古學家打開其陵墓

提起皇上相信很多人第一個想起來的畫面就是他坐在龍椅上面,在聽著大臣們說著國家大事。也就是在上早朝。其實上朝這件事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已經無從考證了,但是起碼在秦朝的時候就有這麼一個傳統了,也一直延續到了清朝滅亡。

但是歷史上的這些皇帝中還真就有一個例外,那就是萬曆皇帝,萬曆一共執政四十八年,其中有一大半的時間是不上早朝的。當時的大臣們肯定是看不過去的,因為我們都知道明朝的皇帝已經沒有太多的權利了,所以大臣們也沒事就抗議一下。一般來說皇帝也會給點面子,畢竟國家還需要這些人來治理不是?

但是這次萬曆卻沒有妥協,而是說他腿腳不便,上不了早朝。這個時候還有其他的大臣不信邪繼續抗議,於是便被萬曆給打回原籍養老去了,而這件事也成了清朝抹黑萬曆的一個切入點。說萬曆皇帝腿疾是假貪圖享樂不關心國事才是真,那麼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呢?

首先咱們先不說貪圖享樂這件事了,因為實在是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就說他光不關心國事吧,其實萬曆在位的時候貢獻還是非常的多的。先不說他曾經三次御駕親征,就單說萬曆在位的時候明朝無論是經歷還是科技其實都有一個階梯式的提升,可見萬曆就算是不關心國事,國家也運行的非常的好。

那麼萬曆到底為什麼不上早朝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他的腿真的是不便於行走。近些年考古學家打開了萬曆的陵墓,發現他的腿真的不一樣長,並不是那種細微的差距,而是肉眼可見的有一些長短不一。

可見萬曆確實是腿腳不便,所以才不去上朝的。那麼他又是怎麼在不上朝的情況下治理國家的呢?這就要說一下上朝到底有沒有用了,在一些電視劇中我們都能看到許多的國家大事都是在上朝的時候決定的,其實並不是這樣。一般來說上朝就只是皇帝聽取大臣們的意見,最終做決定的時候還是在下朝之後,之後再上朝的時候宣布一下。

其實這項傳統最主要的作用還是讓這些手下的人認識一下自己的上司,以免哪天皇帝沒事下去視察的時候沒人認識,對於治理國家來說其實作用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文化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曹操用人之道,一句話可以概括,怪不得漢末人才匯聚
戰國三傑,商鞅肥義名副其實,最後一位有爭議

TAG:野文化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