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行九歌》李斯殺韓非,是學龐涓殺孫臏么?

《天行九歌》李斯殺韓非,是學龐涓殺孫臏么?

戰國時期有兩對著名同窗:龐涓和孫臏師從鬼谷子;李斯和韓非師從荀子。然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龐涓和李斯所作所為引得後人千古唾罵。

孫臏(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韓國軍事家,是《孫子兵法》作者孫武后代。

龐涓和孫臏都在鬼谷子門下求學。龐涓沒有學成,就急於下山求取功名,到魏國當了大元帥。龐涓認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孫臏,以後龐涓學成下山,必回他的母國齊國,成為自己的勁敵。於是暗地派人將孫臏誘騙到魏國。孫臏到魏國後,龐涓羅織罪名,向魏王說:「孫臏是齊國人,必定會做有利於齊國,有害於魏國的事。放虎歸山,必留大患,不如殺之。」

魏王聽信讒言,放任不管,任由龐涓處置,但不許龐涓殺孫臏。龐涓將孫臏處以臏刑和黥刑,剜去一雙膝蓋,並在他臉上刺字,想使他生不如死,並把孫臏扔進豬圈羞辱,伺機斬草除根。

孫臏在豬圈裡裝瘋賣傻,忍辱而活,才免殺身。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母國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並在馬陵之戰中殺了龐涓報仇。

另外一對是李斯和韓非,都師從荀子。

韓非,戰國時期韓國都城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人,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韓王之子,荀子學生,李斯同學。

《史記》記載:「秦王見韓非的《孤憤》、《五蠹》之書,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得恨矣!」」 意思是:我嬴政如果能見一見韓非的面,跟他做朋友,死無遺憾。可見當時秦王非常喜歡韓非。

同時,韓非在韓國不被韓王所重視,而秦王卻為了得到韓非竟然出兵攻打韓國。韓王不得不派韓非出使秦國。韓非為秦王嬴政所賞識而倍受重用。但韓非和其同窗李斯看法不一樣,韓非欲存韓國,李斯欲滅韓國。李斯提出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東出大計,首要目標就是滅韓國,李斯認為韓非妨礙他提出的秦國統一天下之策。

再加上李斯妒忌韓非才能,他深知韓非之口才,擔心嬴政聽韓非的主張,對嬴政說:「韓非前來,是為保護韓國而來,必做有損秦國利益的事。他用辯論辭藻,掩飾詐謀,現在最好不用韓非。然而放虎歸山,自遺患也,不如殺之。」看看這說法,簡直跟龐涓一個媽生的,是學龐涓么?

嬴政聽信讒言,便抓捕韓非投入監獄,李斯又偽造嬴政命令,讓韓非服毒自殺。嬴政愛韓非之才,很快後悔抓捕韓非,派人赦免他,而韓非已經死了。嬴政本不欲殺韓非,頂多軟禁起來不讓歸韓,而李斯矯詔殺韓非。嬴政既失韓非,不願再失去李斯,遂免其罪。

世人皆知,人與人之間,除了親戚血緣關係外,還有什麼關係好?答曰有三種:一起同過窗的;一起患過難的;一起扛過槍的。也就是同學,戰友和患難之交。龐涓和李斯真是辱沒「同窗」二字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庖丁解娛 的精彩文章:

孫權俘獲關羽後為什麼不能放了關羽?
司馬昭聽大臣的勸告改立司馬炎為太子,結果西晉葬送在司馬炎手裡

TAG:庖丁解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