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並非不婚主義者

我,並非不婚主義者

29歲,單身。就這兩個標籤瞬間就給我定義成了兩類人:不婚主義者,獨身主義者。難道你們不知道還有一種說法叫「單身貴族」嗎。

現在依然單身的我,有一些不同於一般女生的小愛好,便成為了周圍人嚴重的異類。大家始終不願意理解我對愛情對婚姻的態度和堅持。永遠都是那一句「差不多得了,別老是挑三揀四的了,女人啊,25歲以前是你挑別人,25歲以後就是別人挑你了」。我不同意,中國現在大概有2億的單身男女,而且男士的比例要高於女性,我為什麼要著急找個所謂「好人」。而且,身邊的這些七大姑八大姨和各種催婚大軍成員,大多都是過嘴癮,見著你就會說幾句,從來不會考慮她們的話有可能給你帶來什麼樣的心理影響,她們也不會考慮要為自己對你說的那些過來人的意見而負責任。這正是我非常反感的一個原因,為什麼她們可以脫口而出那些不負責任的言論,甚至希望你無條件的接受她們的有可能會改變你一生的觀點和意見。而當你的人生出現問題時,她們能負責嗎,顯然不能。那為什麼要強迫我們去走她們走過的路呢。

但我終究是幸運的,一是我沒被任何過來人那些不成熟的建議所影響,二是我親愛的爸比麻咪不是催婚大軍的成員。身邊的一個同事則沒我這份堅持和幸運了。她才25歲,對於結婚對象的選擇,有著非常「清晰」的條件清單:有房,正式工,父母要有勞保,最好再有輛車。。。其他我就不多說了。光是這幾點就足以顛覆我對她的印象了。我很納悶,為什麼如此花季的女生,在選擇自己一生伴侶這件事情上的出發點不是自身,而是客觀的物質的附屬品。甚至她似乎一點不在意這個可能陪伴自己一生的人是否喜歡自己,自己是否喜歡他,他是不是一個有趣的靈魂(當然了,這點可能太飄了),他身上有哪些特質是極其吸引自己的,或者這個人在某一方面達到的高度是令她欣賞甚至崇拜的。。。等等。25歲的她似乎並不相信什麼愛情,也不追求這一點。這是令我比較吃驚的。

我身邊的朋友們在婚姻這件事上比較常見的是什麼情況呢。一種是這樣的:大多數人是在選擇搭夥過日子的結婚對象,很多已婚的朋友,在說到選擇自己另一半的時候所考慮的問題是她他身上的附加屬性的1234,比如說,他在哪裡有套房,工作比較穩定,父母有勞保,沒什麼壓力甚至兄弟姐妹有幾個等等。而不是說,我喜歡他長得帥漂亮,幽默善良大方,談吐優雅不矯情,有紳士風度,甚至連「他對我好」的這麼簡單的一點都甚少有人說出來。他們的出發點是選擇和這樣的人組建家庭,婚姻生活崩盤風險比較小。

還有一種什麼情況呢。我跟大家說部電影就能明白了。

《剩者為王》里,本來舒淇飾演的女主是很堅持自己的婚姻態度的,對她來說,愛情和婚姻就是一回事兒,沒有愛情,不可能有婚姻(這也是我的感情態度)。但母親突如其來的疾病讓她在慌忙中不得不做了令母親滿意的決定,要嫁給母親一直看好的醫生(當然這不是電影的結局),目的是了卻母親的願望,因為母親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她成家。還好,電影里女主的父親是位英明的並且懂自己的女兒的好父親。他將女兒的心底話和自己對女兒的幸福期望簡單明了的擺在了那位醫生和觀眾面前,令我們感動不已,同時也及時拉住了差點做了糊塗選擇的女兒。

現在好多人都打著孝順的名義來找另一半。說實話,我真的是想罵醒這些人。你們憑什麼!是百善孝為先,但你憑什麼搭上另一個人的一生來實現你所謂的孝順。而現在的我們通常處在一種什麼狀態呢,做了一點點以為是為父母考慮的事情,就先把自己感動的不行了。幫父母買了幾件家用產品,買點補品,或者塞了一些錢給父母,這不是孝順,而是在執行贍養父母的義務。就像兒時的我們希望父母能一直陪伴我們成長,同樣的,步入晚年的他們同樣需要陪伴。再說回婚姻這件事情,現在社會已不是「婚姻大事全憑父母做主」的年代了,我們有自主權在自己手中。前提是你足夠清楚自己對婚姻這件事所秉持的態度和什麼呢,原則?信仰?總之,匆忙之間做的決定少數可以產生好的結果。只有你獲得真正的幸福,父母才會安心。

我呢,並非不婚主義者,也不是獨身主義者,只是像影片里的女主一樣,對待婚姻的態度是堅定的,不受周圍環境和人的影響,一直相信對的人會在對的時間出現。親人,朋友無不對我的這種態度嗤之以鼻,但我不為所動。正如電影里女主說的那句:「這個社會對我的歧視已經夠深了,你不去質問這個世界,還跟他們一起來歧視我啊。」況且,如果我不能一直堅持自己所相信的東西,那我要怎麼面對自己。雖然我是大家口中的大齡剩女,但我熱愛生活,熱愛自己,並一直相信和期待著屬於自己的愛情。最後,推薦大家去看一看《剩者為王》這部片子,很不錯。希望能給在愛情、婚姻這兩個概念上有些迷茫的你一點點的啟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木林1001 的精彩文章:

TAG:阿木林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