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反移民大旗下,中東歐「抱團自立」

反移民大旗下,中東歐「抱團自立」

獨特歷史記憶構築的身份認同,外加持續抬頭的民族主義,促使中東歐諸國加緊「抱團」。它們在移民問題上與西歐愈發尖銳的對立,是歐盟內部結構斷裂的最新表徵。

2018年是奧匈帝國崩潰100周年。奧地利和匈牙利在一戰結束後分家,過去的一個世紀里,二者的關係並不是特別親密,冷戰期間一度分屬兩個不同的陣營。最近,兩國卻在移民問題上達成了最大公約數,匈牙利還邀請奧地利加入「維謝格拉德集團」。

反對非法移民,禁止難民入境,成了中東歐各國構築自我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難民危機衝擊下,歐盟再次分為東西兩部分,情況比2003年美國攻打伊拉克時的分裂更為嚴重。

研究歐洲史的權威托尼·朱特曾指出,東歐是個具有流動性的概念,且作為西歐的「異類」存在。中世紀黑暗時代結束以來,歐洲的核心一直在西歐,東西部地區的差距不斷拉大;到了近代,東歐更成為西歐強國與沙俄的戰場,波蘭一度被瓜分,亡國百年。

冷戰落幕後,東歐國家曾相信,自己的未來就在於融入歐盟。然而,隨著歐債危機和難民問題激化,情況悄然逆轉。就像匈牙利外交部長此前所言,「我們曾經認為歐盟就是我們的未來」,緊接著,他話鋒一轉,「但現在,我們才代表歐洲的未來」。言外之意是,布魯塞爾已經缺乏吸引力,整個中東歐出現了越來越明顯的右轉傾向,西歐諸國幾乎沒什麼辦法。

難民問題是布魯塞爾與中東歐關係趨冷的突出表現。當法國、德國、義大利都希望在歐盟層面化解危機的時候,中東歐國家集體說不。難民進入歐盟的路線也從巴爾幹半島轉向了義大利。並非巧合的是,中東歐諸國如今的領導人多半有民族主義傾向,波蘭、匈牙利、捷克,再加上剛上任的奧地利自由黨領導人庫爾茨,歐盟內部不僅出現了「多速歐洲」,經濟發展的水平和速度不一樣,在價值觀上也暴露出越來越明顯的分野。

2018年的布魯塞爾沒變,變化的是中東歐。首先,歐盟形式上將中東歐國家納入其中,但東西歐之間的落差並沒有隨著「大一統」得到消弭;其次,歐盟定位於國家聯合體,雖然成員國讓渡出一定的權力,但主權國家依然是基本單位,也擁有最終決定權。時隔20餘年,加入歐盟的東歐國家已不再滿足於第二梯隊的身份。匈牙利與德國現在談的不是如何從歐盟中獲得益處,而是德國對匈牙利曾經的欺凌;更有甚者,在匈牙利人眼中,德國是個年輕的國家——匈牙利有1100年的歷史,而現代德國呢,不過100多年。

歷史記憶是建立民族認同的資源,對歷史的不同解讀則會衍生出不同的認同。中東歐地區在很長時間裡是帝國交鋒的疆場,建立穩定的民族國家或曰主權國家是非常晚近的事情。因此,中東歐國家眼中的歷史與西歐是不一樣的,經歷的歷史不一樣,價值觀自然也不一樣。面對從中東湧來的難民,中東歐國家想起的,更多地是過去幾百年與奧斯曼帝國的鬥爭與博弈。

中東歐苦苦尋找自我認同感時,布魯塞爾並不能提供什麼幫助。源於法國大革命的民族主義在發源地略顯過時,但依然是中東歐諸國可以利用的資源。有匈牙利學者宣稱,歐盟是否認可匈牙利的主張,事關整片大陸的未來。俄羅斯帝國、大英帝國今安在?而匈牙利依然在這裡,已經1100年。這種認知也意味著歐盟內部迸發出深層次矛盾,甚至是斷裂。

更顯弔詭的是,當初,波蘭、匈牙利、捷克等國是為了加入歐盟才組建「維謝格拉德集團」的,這些國家加入歐盟後,這一鬆散的機制並未消亡,現在似乎要轉型成中東歐人自說自話的平台。波蘭、匈牙利都在其中發揮作用,如果再將奧地利拉入其中的話,東西歐之間的裂痕只會更深。我們毫不懷疑,「維謝格拉德集團」的擴大必然是以反移民為共同指針的。

作者是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副教授

本文刊載於《青年參考》報 2月28日 A0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青在線 的精彩文章:

苗鄉「禁毒媽媽」:把「癮君子」當成自己的孩子
趙克志:迅速形成對黑惡勢力犯罪的壓倒性態勢

TAG:中青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