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筷子有一個標準長度,形狀也有講究,古人為何這樣設置?

筷子有一個標準長度,形狀也有講究,古人為何這樣設置?

筷子是我們每天都要使用的進食工具,它的發源地就是中國,其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也就是殷商時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至於筷子的發明者是誰,已經無從查起,只流傳著一些傳說。

有的說是姜子牙受神鳥啟示,用絲竹製成筷子夾肉,逃過老婆毒害,有的說是妲己為了討好商紂王,用玉簪為其夾菜,從而發明了筷子,還有說是大禹,在其治水時,無論水煮或火燒食物,都要等涼了才能吃,為了節省時間,他用樹枝夾取食物,進而有了筷子。

我們如今對「筷子」的稱呼已經習以為常,其實在中國古代,筷子並不叫筷子,而是「箸(zhù)」,如《隋書·萬寶常傳》中的「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宮商畢備,諧於絲竹。」李白《行路難》中的「停杯投箸不能食」、《西遊記.第二十回》中的「倉卒無餚,不敢苦勸,請再進一箸。」等等。

古代竹製的筷子很容易腐爛,考古發掘中找到最早的是春秋時期的一雙銅筷子,從出土的筷子來看,其尺寸、形狀幾乎和現在一樣,按照古代尺寸換算,長度是七寸六分,形狀是一頭方、一頭圓,如今我們所使用的筷子,其標準尺寸也是七寸六分,形狀也是一頭圓、一頭方。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講究?

的確如此,這體現了中國古人的智慧、認知,以及哲學思想。

「七寸六分」代表「七情六慾」,正所謂「食色性也」,古人將其放在同等地位,至於筷子的形狀,和古人對天地的認知有關,也就是「天圓地方」,此外,兩根筷子也叫一雙,這源於古代太極陰陽理論,即:太極是一,陰陽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為一。這是中國古人的哲學。

一雙小小的筷子,其中的講究還遠不止這些,最多的是體現在使用過程中,比如筷子不能豎著插到碗里,這叫「當眾上香」,吃飯時筷子不能掉落到地上,這叫「落地驚神」,不能用筷子敲打碗盤,這叫「擊盞敲盅」,要飯才這麼做,還有把筷子長短不一地放在桌子上,這叫「三長兩短」,不吉利。

上面所說,其實是民俗的一部分,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既然是民俗、習俗,那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對與錯之分,只是代表一種美好的嚮往和期盼,文化習俗其實就是在這種說道中傳承,無關愚昧與科學。

參考資料:《古代民俗史》、《筷子的起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天天看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兩次因「削藩」引發的「清君側」,都取得了成功
清朝有一種珍珠很珍貴,民間不得私采,和珅因收藏太多獲死罪

TAG:歷史天天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