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跟著李白登華山:丹丘子是誰?為何在他的詩中多次提到?

跟著李白登華山:丹丘子是誰?為何在他的詩中多次提到?

文|周渝

李白一生走過無數地方,長安城無論是二入三入,這裡都絕對算得上是李白生命中榮耀之巔與傷心之地。都城歲月里,他時居廟堂之高,時處江湖之遠,遍游三秦奇景,華山、渭水、終南、邠州等地皆留有謫仙人的足跡。

跟著李白登華山:丹丘子是誰?為何在他的詩中多次提到?

華山千尺幢,是一條峭壁上的大裂縫,陷在兩旁的巨石之間,坡度極陡

華山為五嶽之「西嶽」,南接秦嶺,北瞰黃渭,雅稱「太華山」。儘管華山自秦始皇以來就開始享帝王祭祀,但在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臨這座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奇峰。歷代君王祭西嶽,都是在山下西嶽廟中舉行大典,到魏晉南北朝為止,都沒有通向華山峰頂的道路。華山的登山之路從無到有,還與李白信仰的道教有關。

唐朝時,統治者以老子後人自居,大揚道教。隨著道教興盛,道徒們開始居山建觀,逐漸在華山北坡沿溪谷而上開鑿了一條險道,這是登山唯一的途徑,到今天還有「自古華山一條路」之說。今天要登華山,必然是由玉泉院出發,順著澄明清涼的山泉而上,經五里關、石門、莎蘿坪、毛女洞、雲門至青柯坪。但當年李白登華山時,還沒有玉泉院,此處可能還處於荒蕪狀態,道路也險峻得多。由青柯坪到五雲峰(北峰),是華山最艱險的路程之一,中間經回心石,往上是危崖峭壁、突兀凌空的「千尺幢」。此處的山崖裂出一道縫子,人在縫中攀登而上,山路如懸梯一般,膽小者往往望而卻步,故稱「回心石」。其勢雖險,卻不能擋住李白登山的腳步。華山之途,處處懸崖峭壁,山路險峻,攀起來驚心動魄,正如瞬息萬變的政局與浮沉無常的宦海。但也只有登臨峰頂的勇者,才能將奇峰、怪石、雲海、鳴泉、飛瀑、古迹等奇觀盡收眼底。克服這一路艱險,登臨山頂的李白,自然被這奇觀所震撼,即使出自蜀中山區的他,面對這華山奇景也亦不由讚歎:「壯哉!」

跟著李白登華山:丹丘子是誰?為何在他的詩中多次提到?

於是便有了那首《西嶽雲台歌送丹邱子》。丹丘子,原來李白還有同一位同行者?這位「丹丘子」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將進酒》中的「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看起來像老朋友老熟人元丹丘(李白在蜀中認識的道友,他們曾一起在嵩山隱居)。且慢!實際上在史籍中,如丹丘、丹丘山、丹丘子、丹丘生、丹丘羽人等稱謂屢屢出現,尤其是古詩文和道家文獻經常提到,如李白的晚輩,唐代隱士陸羽,先後四次在《茶經》和《顧渚山記》中引述《神異記》提及丹丘子,餘姚人虞洪遇丹丘子獲大茗的故事因此廣為茶人熟知。但在道教的神仙中,又的確沒有這麼一位叫丹丘子的人物,因此,「丹丘子」也可能是當時對道家仙人的一種通稱。

「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一清聖人在。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流射東海。」短短數十語道出這山底大河奔騰之壯麗豪情,而後李白筆鋒順石而上,聚焦華山之上:「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開。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雲作台。」

跟著李白登華山:丹丘子是誰?為何在他的詩中多次提到?

華山五雲峰雲海

贊過大河壯麗,奇峰雄偉,接下來丹丘子、仙女、麻姑等仙人輪番登場:「雲台合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備洒掃,麻姑搔背指爪輕。我皇手把天地戶,丹丘談天與天語。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蓬萊復西歸。玉漿儻惠故人飲,騎二茅龍上天飛。」在如夢似幻的化境中,李白暢飲著玉露瓊漿,與仙人談經論道。此夢若為真,他願與仙人一同乘龍而去。

詩中隱逸與出世的情感濃烈,有人猜測這首詩寫於天寶初年,是李白在翰林時,因得罪高力士與楊貴妃,遭讒言而鬱郁不得志之時,登華山有感而發。也有觀點認為,這首詩作於更早的開元年間,是李白初至長安,謀求入朝為政卻苦無門路,鬱悶之餘登華山而作。無論是哪種情景,詩中奇偉的山水和優美的神話背後,都是現實的失意與無奈。

李白還有一首五言古風詩《西上蓮花山》,有觀點認為也是寫華山的。不過從尾句「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來看,此詩似乎作於安史之亂後。而目前還沒有充分證據證明李白此階段重返三秦重遊華山,因此,此詩是否是親臨而作,蓮花山是否就是華山,自然也難以定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李白5歲啟蒙算不上天才?令人驚奇的是這個細節,你家孩子有嗎?
最後放下武器的鐵王爺,朝廷內唯一能抗衡袁世凱的力量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