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秘:時間體系是怎樣被古代人發現並且利用的

揭秘:時間體系是怎樣被古代人發現並且利用的

東方文化歷史(lishi6677):國學·文化·歷史

循環是時間生活最重要的特徵,晝往夜來,月升月落,春夏秋冬,時間的腳步循環往複永不停歇,而先民們對時間的認識,有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

最早被發現的時間刻度單位應當是「日」,太陽是全世界人認識時間的第一個標誌物,先秦時代的《擊壤歌》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陽的升與落是一日勞作和休息的標誌,由晝與夜組成的一天,則是一年的基本單位。

漢字中,「旦」字表示太陽剛剛升起,把「旦」倒過來就是古體字的「昏」,隨著先民們認識的深入,白天和黑夜又被細分。

《左傳》記載「日之數十,故有十時」,這種劃分一日為十時的方法,應當和古代傳說羲和生了十個太陽相關,但後來普遍流行的是一日為十二時辰的分法,一日分為十二時辰,一個時辰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兩個小時,比日大一號的刻度是月,古人很早就認識到月亮定期的循環變化,王國維在釋讀殷商時代青銅器上的文字後指出,殷商時代已經分一月為四:自一日至七八日曰初吉,自八九日已降至十四五日曰既生霸,自十五六日以後至二十二三日曰既望,自二十三日以後至於晦日曰既死霸,可知當時已經對月亮的變化周期有了非常清楚的認識。

認識日和月相對容易,因為太陽和月亮的循環變化直接看得到,但認識季節就有一定的難度,四季中古人最先認識的是春天和秋天。

這是由於對農業生產來說,春種和秋收是最重要的,甲骨文中到現在還沒有發現「夏」字,「冬」字雖然有,但表達的是「終」字的意思,大概因為古人長時期熟悉了「春」和「秋」的劃分,即便「夏」「冬」被發明後,有些古籍說起四時,依舊把春秋連起來,把四季說成「春秋冬夏」,這就是習慣的力量啊,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被命名為《春秋》,應當就和這一古老的習慣有關。

「年」是我們時間生活中最大的單位,認識它就更需要對於自然加以整體把握的思考能力,典籍記載北宋時女真族記年齡用自己看過幾度草青為標誌,這種以草木枯榮為一年的習慣很多民族都有,不過漢民族很早就發現了白天用立木測日影的方法,古人用這樣簡單的方法發現了冬至和夏至這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由此延伸出春分和秋分,在兩分兩至之上,又發展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最後發展成二十四節氣。

中國古人認識一年的另一個途徑來自於夜晚對於星星的觀察,經過精密的觀測,古人發現了頭頂的星空上,北極星永遠安定地掛在北方,而北斗七星按照季節不斷地旋轉,斗勺柄春天指東,夏天指南,秋天指西,冬天指北。聰明的古人於是把星空分成了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個星區,又在每個星區選出代表性的七顆星,這就是二十八星宿。

如果把一年的時間比喻為一個鐘錶錶盤,那麼北極星就是鐘錶的表芯,北斗七星就是指針,而二十八星宿則是周圍的時間刻度,遙想古人第一次發現這片星空就是一個巨大時鐘的瞬間,他們的心情該是怎樣的激動啊,遙望神秘的宇宙,發現時間秘密,曾給他們的思想帶來過怎樣的衝擊呢?

依靠對於日、月、星的觀測,在春秋戰國以前中國古人已經建立了對日、月、四季和年的基本認識,實際上除了天文,古人還在身邊的自然變化中發現了無數時間的刻度。

他們發現到了一個季節鹿會生角,到另一個季節鹿角會脫落,發現大雁、伯勞等候鳥總是按照季節飛來,又按照季節飛去,發現花開花落、雷雨風霜都是和時間的循環密切相關,所有這一切,後來被一點點編組到古代時間的譜系中。

其中最體系化最有代表性的是「七十二候」,「七十二候」把二十四節氣的每一個節氣一分為三,並按時序分別選取三種物候編成,每一種物候都是可以作為時間變化標誌的自然現象,發展到這個階段,中國人已經通過對天文地理的觀察,完全地掌握了大自然時間變化的秘密。

這些有關時間的知識,對農業生產和社會生活意義重大,因為一旦清楚了時間循環的鏈條,古人就可以預先知道大自然即將發生的許多變化。

人們可以按照曆法有條不紊地安排一年的生產和生活,未來由未知變成可知,古代中國人由此依循大自然變化規律生產和生活,並從中抽象出敬天順時、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觀念,這些觀念構成了我們中國文化最核心的理念,直到今天依舊發揮著重要作用。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推翻了滿清王朝,新成立的中華民國決定順應世界潮流使用西曆,但因為中國的傳統曆法生於中華這塊土地,並已深深融入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直到今天依舊是我們時間生活非常重要的部分,要理解這一點,只要比較一下元旦和春節在我們生活中的分量就足夠了。

大眾收藏

親近藝術 感悟生活 享受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嗨強哥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有名的租牛公案,看大宋劉文清如何巧斷!
為什麼古人用的多數許多兵器,現代人都拿不動?

TAG:嗨強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