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寫的幸福!這項逐年增長的數據 事關所有呼市人的生活!

大寫的幸福!這項逐年增長的數據 事關所有呼市人的生活!

GIF

記者3月2日從呼和浩特市園林局獲悉,首府城郊內外目前基本形成了「三環兩帶」的綠化框架,為生態環境的改善與人居環境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園林綠化工作在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從構建全市大生態的角度出發,不斷加大城郊、環城、環路、環河綠化建設力度,重點圍繞大青山前坡、環城水系、出城口、城市快速路等重要區域、路段和節點,科學構築城鄉一體的綠化生態網路,切實提高景觀層次與品位。

據介紹,為有力改善大青山前坡長期以來的人為破壞、植被退化,以及對自然資源無序開發利用導致生態毀損的狀況,2012年以來,陸續推進了大青山前坡生態恢復與改造,累計完成生態建設面積約118平方公里,打造了烏素圖森林公園、內蒙古少數民族群眾文化體育運動中心周邊景觀、雅瑪圖森林公園等十餘處精品景區,形成了呼市北部一處集生態恢復與保護、觀光農業、休閑旅遊為一體的大型郊野公園。

同時,結合首府城市文化及地域特徵,相繼建成植物園、春度廉政文化公園、草原絲綢之路主題公園等一大批公園、遊園建設項目。以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及文明城市,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積極營造濃厚的園區文化氛圍,把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歷史文化逐漸滲透到公園建設之中,使公園由休閑、娛樂、健身為主逐步向打造功能完善的特色文化主題公園轉變。

據了解,截至目前,呼市建成區綠地面積9586.77公頃,公園綠地面積3974.25公頃。建成區綠地率達36.87%、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9.8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0.43平方米。全市擁有各類公園、遊園80個(公園37個、遊園43個),廣場綠地25處,街旁綠地169處,基本形成了設施健全、功能完善、管理科學的城市綠地系統。今後呼和浩特市的目標是向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方向邁進,爭取讓天更藍,水更清,人民生活更開心。

首府將實施三項工程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建設

為築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提升首府核心競爭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市委、市政府決定,未來幾年,我市將進一步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建設,重點實施三項工程,打好三場戰役。

烏素圖森林公園

實施「兩山一川」生態治理工程,堅決打贏生態安全屏障建設持久戰。

「兩山」分別指大青山和蠻漢山,「一川」是指土默川平原。通過三年努力,要實現新增森林面積24萬畝,年增森林覆蓋率0.3%,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2.8%,將呼和浩特打造成為北方生態安全屏障中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一要深入實施大青山生態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工礦企業退出、山體修復、溝系治理、前後坡綠化等工程。在全面關停自然保護區內工礦企業的基礎上,用三年時間退出大青山自然保護區內100個工礦企業。逐年搬遷自然保護區內核心區、緩衝區內的村莊。實施大青山前坡生態建設工程,重點對前坡沖積扇區、山體25度以下區域和沿線主要溝系下游溝口及人為破壞山體傷痕進行修復。啟動實施大青山前坡溝系治理工程和陰山北麓修復工程,通過三年有效治理,全面恢復大青山區自然植被,築牢首府北部生態屏障。二要抓好蠻汗山區治理。主要包括對蠻汗山區生態的修復和清水河縣百萬畝林果基地建設。清水河縣百萬畝林果基地既是生態項目,也是脫貧攻堅項目。蠻汗山區生態的修復,主要依託國家林業重點工程,查漏補缺,實現集中連片綠化,築牢首府南部生態屏障。三要抓好平原農田林網通道綠化及沿黃生態治理。主要包括首府境內高速公路、國省幹道、縣鄉道路兩側綠化,平原區農田防護林建設,沿黃流域生態治理,哈素海濕地保護建設等。沿黃生態走廊建設工程是其中的重點,規劃在黃河護堤外側範圍構築綠帶,完成綠化面積25萬畝,讓黃河兩岸綠起來。

實施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工程,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主要包括五項重點工作:一是調整優化工業布局。用5—10年時間,將城區水泥、重化工、生物醫藥等企業實施異地搬遷,升級改造。在此之前,在採暖季及重污染天氣對這些企業實行限產或錯鋒生產。二是實施高效潔凈煤和清潔能源替換行動。包括棚戶區城中村居民散燒煤替換潔凈煤和電化氣化呼和浩特建設、鍋爐整治等。主要對尚未接入集中供熱的城中村、城鄉接合部14萬戶居民,實施清潔煤炭或清潔爐具替換工作;鍋爐整治計劃在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採暖鍋爐的基礎上,利用3—5年時間淘汰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更新1500公里二次管網。三是嚴格管控揚塵污染。購買先進清掃機具,持續提升道路機掃率和洗掃率。同時全面強化建設工地揚塵管理,要求各類工地做到「洒水、覆蓋、硬化、沖洗、綠化、圍擋」六個100%,有效降低揚塵污染。四是從源頭治理秸稈焚燒。主要通過引導扶持現有企業或組建新企業開展秸稈收購、加工業務,全面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從根源上解決秸稈焚燒問題。五是深入推進汽車尾氣污染治理。主要包括黃標車、老舊車的報廢回收和城市公交車、計程車電動化更新,今後對於經營權到期的計程車,要求全部更新為電動新能源汽車。通過以上措施,有效降低大氣污染,努力使呼和浩特的天空越來越藍。

實施水污染防治工程,堅決打贏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主要包括五項工作:一是實施水源點建設和節水工程。包括紅吉水庫建設、百萬畝高效節水灌溉農業工程和自備井關閉等工作。力爭到2020年前,實現地下水壓采量達到超采量的60%,逐步實現地下水採補平衡,並在此基礎上穩步提升地下水水位。二是全力推進再生水「五進」工程。推進再生水「進園區、進企業、進綠化帶、進景觀河、進環衛洒水降塵」,通過完善配套管網建設和價格調節機制,將再生水利用率提升到60%以上,同時優化再生水配水結構,引導能夠使用再生水的工業企業全部使用再生水,2018年工業用再生水佔比要提高到14%,中遠期工業用再生水佔比要提高到20%以上。三是繼續實施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啟動班定營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工程,使全市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60萬噸,處理水平優於一級A。繼續推進雨污水分流工程,完善污水收集管網,努力做到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四是全力實施「兩河一廊道」生態建設工程,綜合治理什拉烏素河、寶貝河,建設新區生態廊道。五是深入開展河湖整治工程。加快推進扎達蓋河、小黑河綜合治理工程,全面推進呼和浩特市水系連通。儘快啟動大黑河全流域治理工作,全部消除城市黑臭水體,使大黑河入黃河斷面水質達到國家標準。對哈素海濕地等河湖水系進行治理,逐步恢復生態環境,再現往日的青山綠水。

溫馨提

微信推出新功能了,

你知道嗎?

公眾號也能像好友一樣置頂!

想要第一時間接收內容

點開本文右上角,選擇查看公眾號,

就能跟「呼和浩特日報」做好夥伴了!

(PS:微信要先升級哦!)

來源:內蒙古日報 呼和浩特日報

編輯:梁婧姝

審核:劉軍

出品:呼和浩特日報社全媒體平台

聲明:轉載請註明來源於《呼和浩特日報》官方微信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呼和浩特日報 的精彩文章:

「是他來了,拔了我們家的窮根」

TAG:呼和浩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