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原諒我做不到得體地退出
先跟大家說句遲到的元宵節快樂,昨天我們回深圳,從凌晨開車到晚上十一二點,感覺全家人都快廢了......
前些天,網友們都曬出了媽媽給裝的後備箱和行李箱,雞、鴨、香腸、糕點、菜籽油……昨天我也是結結實實地體會到了這世界上有一種愛,叫做「被媽媽塞滿的後備箱」。
(還有一袋大米沒扛進來)
我媽一遍打包這些食物,一遍不停地叮囑我要注意身體,不要熬夜.....我忙不迭地說夠了夠了,她還一直硬塞,我不帶的話她看起來無比失落,我答應帶了,她才露出欣慰的笑。
突然間就莫名地傷感起來,她總是說這都是些不值錢的東西,但這個世上,除了她,又有誰會用心為我準備這些呢?
從小到大,她給我的,也許不是全世界最好的,但一定是竭盡全力給了我全部。
上個月我動手術住院,剛開始只有劉先生送我進手術台,但當我醒來,就看到我媽關心緊張的面孔,我不知道她是什麼時候,從一百多公里的地方趕來醫院的。
白天她噓寒問暖地照顧,晚上她去我妹妹家住,所以只有劉先生一個人在陪護。
本來一切都很順利,但後半夜在我睡得迷迷糊糊時,感覺手上濕漉漉的,潛意識還以為哪漏水了,結果打開燈一看,身下全是血!
劉先生嚇蒙,感覺喊來值班護士,手忙腳亂地檢查原因,最後才發現,原來睡著後,不小心把止痛震動棒介面弄鬆了,所以血就悄無聲息地一直流.....
緊張一番後,好在我人無大礙。第二天一早,我媽來到醫院,看到洗衣盆里全是血的衣服,然後聽劉先生大致描述了下昨晚的事,她一直震驚緩不過神來。
我開玩笑說,還好我命大,翻了個身醒了,不然恐怕就一直睡到血流干而死了。
她無不自責地說:真是後悔,早知道昨晚我就應該一直守著你。
之後她去打開水,很久沒回,我讓劉先生去看,他回來跟我說,看到我媽在開水間一直抹眼淚。
我瞬間淚奔,後悔自己開那個玩笑,沒想到我會害她這麼害怕、難過......
她從來都是那麼擔心我,也許從我出生起,她便將剩餘的人生都交給我了。
有了叮噹後,每次出行都要背一個很大的書包,裡頭裝滿了紙尿褲,水壺,濕紙巾,汗巾……
想起有次和我媽一起牽著叮噹去打疫苗,一路上我媽很多次都搶著要給我背書包,我都還蠻嫌棄地推開:「哎喲,真沒多重的啦。」
到了婦幼,電梯滿滿的都是人,我想著反正就三樓,走樓梯上去也無所謂。抱著叮噹開始爬樓梯,抱著胖小子哼哧哼哧間,背後突然莫名一陣輕盈,回頭看去,只見我的媽媽,亦步亦趨、小心翼翼的站在我身後,弓著背貓著腰,雙手向上給我拖起來書包。
瞬間鼻酸眼熱,也只有自己的媽媽,才會時時刻刻想著能讓你輕鬆一點。
去年國慶帶叮噹回老家,每次小傢伙伸手要我抱抱的時候,我媽總是搶著說:「外婆抱外婆抱呢」,二十七八斤的胖小子,掛在身上就不肯下來。
我想著我媽也是許久沒見著外孫,愛抱抱去吧,我也落著清閑。
後來回到深圳,聽哥哥說起才知道,其實那幾天我媽正腰椎盤複發,她看我晚上熬夜寫文章實在太累了,所以白天哪怕自己身上很疼也不說出來,咬著牙幫我帶叮噹,也因為每天這樣抱著,加重了腰椎負擔,後來折騰了一個多月才好。
媽媽,永遠都是那個只要一息尚存,就願意為你披荊斬棘為、遮風擋雨的存在。
「聽說神無法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即使到了媽媽的年齡,媽媽的媽媽,仍然是媽媽的守護神。媽媽這個詞,只是叫一叫,也覺得喉間哽咽。媽媽,最有力量的名字。」——《請回答1988》
楊絳的《我們仨》,我看過好幾遍,裡面很多描述他們仨的生活細節,都讓人感懷落淚。
她寫女兒阿圓,阿圓背著書包去擠公交車,有人問阿圓,「大媽,您怎麼還不退休啊?」,看到這裡,我有點齣戲,在楊絳筆下那個可愛又懂事的小女兒,原來也已到了要退休的年紀。
後來,阿圓得病,先於父母而去。楊絳做了一個夢,夢裡回到了女兒阿圓生前的家,看到女婿正在給阿圓燒著水燙著膏藥,她在夢裡問自己,「這是真的嗎?阿圓的脊椎又痛了嗎?」
看到這裡,潸然淚下。
在楊絳眼裡,無論阿圓是三歲孩童,還是要退休的大媽,甚至於,就算她已不在人世,她也都是楊絳心裡眼裡那個讓她歡喜讓她憂的孩子。
母愛,是一場永遠都無法得體的退出。
總有人告訴我們,為人父母,別忘了最後要得體退出,讓孩子牽著心愛的姑娘,生個喜人的小人,過著歡喜的日子。
在婚禮上,我們常常看到新人父母總是笑中有淚,一邊是祝福,一邊是擔憂。因為,再佛系的父母,最後都敵不過那句古語: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龍應台講父母子女——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過去讀這段話,體會並不如今日這般深刻。只是在我自己成為媽媽以後,才越來越讀出不必追的兩層意境。
「不必追」,僅僅是對於子女而言的。而作為父母,卻是「不能不追」,可以放手,但卻無法退出。
是的,父母子女一場,就是一場接一場的分離與退出。
孩子脫離母體,我們從一個身體分離為兩個身體;
孩子背起小書包離開家去幼兒園,我們從寸步不離到親疏有時;
孩子對你說媽媽你進來前請先敲門,我們從親密無間到各自獨立;
孩子有了自己的愛人和孩子,我們從一個家庭分離為兩個家庭……
為人父母,可以體面地面對分離,但只要一息尚存,就永遠也無法體面地退出。
也許,很多年後,我也會跟我媽一樣......
-- End --
TAG:經典圖畫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