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聖嘆:人生需要自我,哪怕只有幾年

金聖嘆:人生需要自我,哪怕只有幾年

在清代,他不是最有帥的,但絕對是最有才的,其才學之高,在文學評論上可謂是一騎絕塵了。要不當時的皇帝也不會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面說;「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時文眼看他。」

就連後世文學大家魯迅先生也感慨其才學高絕,死得可惜。

每當他露個面總能引起士子追捧狂潮,據後人記載,他短暫的一生,不僅評了《國語》、《國策》、《左傳》和稗官野史、九彝八蠻所記載的內容不下百篇,單說這些足夠笑傲江湖了,可人家還覺得不夠,愣是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把《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傳》、《西廂記》統稱為「六才子書」,準備逐一批註一番,若不是後來攤上了殺頭的大事,我相信以他之才,完成這項壯舉並非難事。

他便是來自蘇州的——金聖嘆。

公元1608年,正月,江南淫雨連綿,江湖泛漲。自南京至蘇、松、常、鎮諸府皆被淹,圩岸潰決,廬舍傾頹,暴骨漂浮。是明朝建國後從未有的災難,一時人心慌亂,逃離蘇州的百姓不計其數。

這樣的年月不是一個生孩子的好年月,因為家家戶戶都不容易,誰也不能保證生下來的孩子有一口飯吃。

但金家卻沒有顧忌這些,這一年的三月三,隨著蘇州城外金家的一聲啼哭,金聖嘆出生了。

金家在蘇州算不上大戶人家,但家裡還有些良田,加上金父通曉文墨,對這個災年誕生的兒子期望不小,九歲便將其送入讀私塾,系統了學習了《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只是這些聖人之言實在沒有任何的吸引力,在別的孩童一板一眼跟著先生大聲念書的時候,被金父提著耳朵送入私塾的金聖嘆大多數是趁著先生不備,呼呼大睡,這一睡便是一年。

一年後,他自問心中所學較之私塾的先生還多,在去私塾有些對不起自己的才情,尋各種理由請假在家躲著看雜書,據記載不過十一歲的金聖嘆就看了《妙法蓮華經》、《推背圖》、《史記》、《水滸傳》等三教九流的雜書,書不光看,還有自己的見解。

十一歲讀《水滸傳》,揮筆批道:「吾每見今世之父兄,類不許其子弟讀一切書,亦未嘗引之見於一切大人先生,此皆大錯。夫兒子十歲,神智生矣,不縱其讀一切書,且有他好,又不使之列於大人先生之間,是驅之與婢僕為伍也。」

十二歲讀《西廂》,讀到「他不偢人待怎生」七字時,常常為此句在床上不吃不喝、不言不語地躺了三四天,如痴如醉。

雜書看多的後果不光學到了見識,也多了幾分傲氣。

他自述「為兒時,自負大材,不勝佗傺,恰似自古迄今,只我一人是大材,只我一人獨沉聖者」。期許之高,足以讓我輩汗顏了。

本著這份自傲,他開始了人生的科考。

十五歲那年,他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其試題為:「吾豈匏瓜也哉,焉能擊而不食。」這話兒出自《論語?陽貨》,意思是說,我彷彿就是匏瓜,不是掛在那裡給你們看的(我要給人吃的)。老師的皮外話很簡單,寫一個懷才而莫展,一如匏瓜中看而不可吃用的道德文章,字數不低於八百字要求。

老師明明要求是寫道德文章,詩詞字畫除外,金聖嘆卻視而不見,在試卷上畫了一個光頭和尚,一把剃刀。主考官問他這是什麼意思,他回答說:「此亦匏瓜之意形也。」主考官大怒,大筆以揮,零分。

古代第一個零分作文就此產生。

一年後,第二次考試,題目為「吾四十而不動心。」語出自《孟子》,其原文為公孫丑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動心。」監考老師的用意很明顯,以聖人的故事寫一篇不少於千字抱負的文章,哪知金聖嘆本性難改,按在試卷上連寫了39個「動心」。主考官追問原因,他的回答令人忍俊不禁:「孟子曰四十不動心,則三十九歲之前必動心矣。」意思是說,人家聖人說了男人四十才不動心么,我今年才三十九,動動心也無妨。

老師一聽勃然大怒,去年你畫一幅字畫還勉強看得明白,今年純粹是來搞事情了,你當老夫是什麼,供你消遣的小丑么,大怒的老師大筆又是一揮「零分」。

按說科考不是兒戲,仗著才情鬧騰兩次也就算了,可金聖嘆一而再,再而三了。

第三年,一個花開葉落的日子,金聖嘆再一次走進了科場,這次的題目以「西子」為題,比起前兩次,這次老師來了個簡單的,是人都看得明白的題目,本以為這次金聖嘆會老實點,哪知金才子全然不領老師的好意,明明規定不可寫詩詞的,他偏偏提筆寫道:「

出其東門,

西子不來;

出其南門,

西子不來;

出其北門,

西子不來;

出其西門,

西子來乎?

西子來乎?」

主考官一看,也幽了他一默,批道:「美人來矣,可惜你一個秀才丟矣!」依舊是「零分」。算得上曠古爍今了。

遊戲了幾把,金聖嘆決定好好科考一回,不過在這之前,他得改改名字,因是老主顧,無論是老師喜歡如否,本名算是臭了。

恰巧這天,他和一群秀才、監生到「文廟」祭孔時,大典方畢,平日斯文溫順的學子,竟突然都醜態百出地伸手去搶供桌上的豬肉和饅頭,這樣做是因為當時的儒生們都信一種傳說,就是誰搶到祭孔的大肥肉和饅頭,以後誰就會中舉、高升、做大官、得肥缺。他見此情景,就寫了一首打油詩,進行辛辣的諷刺。這首打油詩是:「天晚祭祀了,忽然鬧吵吵,祭肉爭肥瘦,饅頭搶大小,顏回低頭笑,子路把腳跳,夫子喟然嘆:『在陳我絕糧,未見此餓殍!』」從此以後,他就改姓金,名人瑞,字聖嘆了。「金」者,偶像之所謂金身也;「聖嘆」者,孔子為之嘆息也!

不得不說這名字改得極好,當年他就考中了秀才。

考官看了考卷,大為驚嘆,在其試卷上批曰:「如此奇才,豈可不中。」

這一中就改變了他的人生。

和尋常的士子高中去翰林院,或外放一個知縣不同,以鄉試第一名成績的金聖嘆卻選了一個時下最冷門的職業。____扶乩。

每次看到這兒,我暗中為這個才華橫溢的才子捏了一把冷汗,至少在生活面前,他比我們更有勇氣,更像一個英雄。

對於這個職業,我特意查了一下,準確的說不過是一個文化高手沒事去玩玩文字遊戲,順帶請個神仙,燒幾道黃紙,再解讀一下仙人的指示僅此而已。偶爾玩玩陶冶陶冶情操還行,可要想混口飯吃就不太容易了,除非是這行當的高手。

這世上總有一些人,不管玩什麼,哪怕是玩火,也能玩出別樣的境界,很顯然金聖嘆就是這樣的人。

二十歲頂著蘇州大才子的名頭,開始在吳縣扶乩,自稱收納三十多個已逝女子為冥間弟子,到後來,名頭大到就連當時最活躍的文化名人葉紹袁、錢謙益、姚希孟、戴汝義等士大夫也常常請他幫著扶乩,這些人當中,以錢謙益名頭最響,才情最高,他的老婆就是大名鼎鼎的柳如是(這裡可參看本人所寫料定青山應如是),還是金聖嘆的舅父,這老頭看似什麼都有了,唯獨沒有骨氣。

順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五月,清兵近逼南京。兵臨南京城下時,柳如是勸錢謙益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謙益沉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謙益硬托住了。

孟子曰:「.君以國士待我,我當以國士報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報之!君以草芥待我,我當以仇寇報之!」

錢大人此舉還不如一女子。

儘管後來,錢大人才情名望依在,但水冷這事兒在算得上是錢大人人生最大的污點,旁人輕易碰不得,但金聖嘆偏偏要去碰一下。

順治十八年,錢謙益八十大壽身為朝廷的禮部尚書,前來道賀的官兒不少,金聖嘆架不住母親和妻子反覆勸說,前往祝壽。

酒席宴上,一個個搖頭晃腦,彈冠相慶。金聖嘆板著臉,不卑不亢,沉默不語。心頭卻是萬分痛恨,只是礙於情面不好拂袖人去吧了。

這種態度自是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滿,其中一個賓客這時站起來說:「錢大人,令甥金相公乃江南才子,今日盛會,正好置酒論文,讓我等開開眼界。」這話兒引起了不少嬉笑,在他們看來,一個騙鬼的人,能有多大的才情。

換做旁人這事兒也沒在意,權當笑話一笑而過,可金聖嘆卻板著臉站了起來,當著那賓客的面拱了拱手,也不多言,讓人準備了筆墨,飽蘸濃墨,寫道:「一個文官小花臉;」那賓客也只是開開玩笑,沒料到對方真寫,一看對聯,不免臉色大變,再一看高坐的錢大人,這位老大人正在捋須的手一顫抖,不覺拔掉了幾根鬍子。

正要呵斥,卻見金聖嘆不慌不忙又寫了四個大字:「三朝元老……」眾賓客一見,臉上露出笑容。

錢侍郎怕金聖嘆又來什麼邪勁,便走上前沖他伸大拇指:「人瑞,真人才也!」誰知金聖嘆卻冷冷一笑,毫不遲疑,「刷刷刷」寫完,把筆一擲,拂袖而去。眾人一看,只見金聖嘆寫下的是十四個字:「一個文官小花臉;三朝元老大奸臣。」

錢謙益兩眼翻白,手腳冰涼,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那賓客自討了沒趣,再也不敢多言。

這場宴會也就不歡而算了,而通過這次宴會,金聖嘆也看清楚了這幫所謂才子所圖不過是那點末尾虛名而已。指望他們治國救人,實在是奢望。

為了避免自己也變成這樣的好名之輩,他自絕才人圈,以讀書著述為樂。

這其間,他深感人生只是大夢一場,全然虛幻,短暫易逝,充滿煩惱失意,一切都不可恃,嚮往閑適平和的田園生活。他把男女之情與其他人情區分開來,強調其中必然含有色慾,出於自然,聖人禮制亦不廢情慾。

他開始讚美崔鶯鶯、張生的叛逆行為,譏諷冬烘秀才目《西廂》為淫書,而推《西廂》為「天地妙文」。

沒想到這次的無心之舉,竟引起了火爆。

這本人人都看做淫書的愛情故事,經過他的手重新換髮了光彩,書本出版後引起了潮流,整個江南差不多人手一本,就連當今的皇帝也愛上了這場大團圓的愛情故事。

《西廂》的巨大成功,讓他尋回了精神上的歸宿,開始將目光看向了《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加以點評。並挨個兒給天下書定下了座次排名,合上《西廂》六本,以《離騷》第一,《莊子》第二,《史記》第三,《杜詩》第四,《水滸傳》第五,《西廂》第六,為天下六才子書。

這一番排名,引起了不少文人的反對,他們極為不爽,破口大罵:「惑亂人心」。

罵聲越來越多,一時之間彷彿一個叫金聖嘆的讀書人做了一件十惡不赦的大事一般。

比起世人的狂躁,金聖嘆卻獨守心頭的寧靜,那雙洞察世人的眼神越發的犀利,狠辣。

書越評越多,言辭越發犀利不留情面。

他認為,「居其邦,不竊議其大夫之得失,惡傷治也」,「非聖人而作書,其書破道,非天子而作書,其書破治,破道與治,是橫議也」;然而又承認天下無道則庶人敢議,「庶人之議皆史也」。

除了批書,剩下的就是批人批物了。

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金聖嘆題佛經

千古絕吟太白詩;

大江東去學士詞。——金聖嘆題書房

真讀書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金聖嘆感題時勢

一個文官小花臉;

三朝元老大奸臣。——題舅父錢謙益

台榭如富貴,時至則有;

草木知名節,久而後成。——金聖嘆題書齋

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買東西;

少老頭,坐睡椅,由冬至夏讀春秋。——金聖嘆撰技巧聯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夜年尾,明朝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金聖嘆題時令年節

這老翁捨得幾文錢,齋僧佈道,加幾年陽壽足矣。胡為乎,使金童玉女引上天堂;呀呀呀,玉帝也嫌貧愛富;

那婆子偷嘗兩片肉,破戒載葷,打兩個嘴巴夠了。又何必,差馬面牛頭拿歸地獄,哈哈哈,閻王乃重畜輕人。

——金聖嘆題戲台

天地萬物批得愈多,讓他越發看不慣這個世道。

公元1661年,蘇州吳縣一位新的縣令走馬上任。

新縣令一面嚴刑催交賦稅,杖斃一人,一面大舉盜賣官米,中飽私囊。吳中百姓不堪其苦,金聖嘆應百姓請求領著一幫秀才聚眾與孔廟放聲大哭,請求朝廷治罪新任縣令。

這本是蘇州一帶流傳已久的習俗,士子們每每聚集文廟,作《卷堂文》,向祖師爺孔聖人哭訴後,更召集民眾向上級官府申告,在明朝,人多勢眾的「哭廟」申告往往能令官府不敢小視而採納。但換了新朝,規矩不再是規矩。

朝廷對此舉大為震怒,當場逮捕了倪用賓等五名秀才。後來被逮捕的十一名主犯中,金聖嘆高呼先帝,被掌二十巴掌。朝廷將哭廟文的起草人金聖嘆作為首犯拘捕,冠以「搖動人心倡亂,殊於國法」之罪,十八人被判死罪,七月十三日立秋,在南京三山街執刑。

七月十三日,陰天,四周圍了不少百姓,儈子手的鬼頭刀打磨得寒光逼人。

十八個囚犯,披枷戴鎖,走向刑場。

刑場上,劊子手手執寒光閃閃的鬼頭刀,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

早早趕來的兩個兒子,早已哭成了淚人。

金聖嘆說:哭有何用,來,我出個對聯你來對。

隨即吟出上聯:

蓮(憐)子心中苦。

兒子跪在地上肝腸寸斷,哪有心思對對聯。金聖嘆說:起來吧,別哭了,我替你對下聯——

梨(離)兒腹內酸。

短短十個字便肝腸寸斷,催人淚下。

「是時候了!」劊子手不耐煩的呵斥了聲。

金聖嘆扭頭看了一眼等候一旁的劊子手:「可有酒菜。」

劊子手是個老實人,又聽過金聖嘆的名頭,讓人端來了酒菜。

金聖嘆指著獄卒給的飯菜說:「花生米與豆乾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得此一技傳矣,死而無憾也!」

劊子手一笑,將一碗酒湯遞了上來。金聖嘆仰頭暢飲,大呼:割頭,痛事也。飲酒,快事也。割頭而先飲酒,痛快痛快!

刀起頭落,從金聖嘆耳朵里滾出兩個紙團,劊子手疑惑地打開一看:一個是「好」字,另一個是「疼」字。——金聖嘆的「臨終要事」

這一聲疼,疼的又何止是金聖嘆一人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景之月 的精彩文章:

TAG:一景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