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我要把這部金馬獎力捧的華語片認真安利你

我要把這部金馬獎力捧的華語片認真安利你

你知道行車記錄儀,會暴露車主隱私嗎?

因為,雖然畫面沖著車外,可車裡的聲音,記錄儀可是全部記錄在案喲……

偷情的、出軌的、秘密交易的、違法的……

說到這,感覺很多成年人尤其是已婚人士,都有點小緊張了。

嗯,這就是今天要說的電影的核心情節。

如果本片大火,感覺小小的行車記錄儀,會引發一連串家庭危機。

但,這可不是什麼狗血電影。

Sir已經第一時間看了,並且願意給出:

狗年華語片的第一個大拇指——

《大佛普拉斯》

The Great Buddha+

先別說它有多厲害,連人家的原聲配樂都能拿豆瓣評分9.1。

片名的「普拉斯」,音譯自「Plus」。

手機加個plus,意思是加強版。

那電影為啥叫Plus?可能因為,導演之前就拍過一部短片叫《大佛》。

但這個加號在Sir看來,也無心插柳地啟發了別的意義(後面說)。

現在,這部小成本(3000萬台幣,約647萬人民幣)台灣本土電影,已經成了金馬獎最大贏家,十項入圍領跑:

最佳新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音樂……

在多倫多影展,《大佛普拉斯》被稱為「等待被發掘的亮眼寶石」,導演黃信堯,也被贊「台灣的卡夫卡」。

有這麼牛嗎?

起碼,它長得很一般。

在Sir眼裡,這是一部「很台灣」的台灣電影。

人家只是老土老土地講一個老土故事,然後老老實實地打動了你。

故事說:

幾個最窮最窮的屌絲,生活在「佛光普照」下的世界。

四個主角,組成赤貧版F4——

肚財(陳竹昇 飾),貧困指數9。

孤兒,無父無母,撿破爛為生,日均收入大概只夠買一個盒飯。

他衣服是撿的,常年吃剩菜剩飯,愛好是情色雜誌和夾娃娃。

(因為他本人覺得夾娃娃很治癒……)

菜埔(庄益增 飾),貧困指數8。

肚財的好友,看大門的零工,有八十老母要贍養。

為人木訥,總被肚財吐槽,很像肚財的「跟班」,經常一起看情色雜誌。

土豆(納豆 飾),貧困指數7。

雜貨店兼電玩店店員,屬於F4里最「富」的人,因為他有兩輛摩托車……

一輛是舊的,一輛是抽獎來的。

釋迦(張少懷 飾),貧困指數10。

本片里一個怪咖,雖然好像沒收入,但好像也不缺錢。

一個神秘的海邊流浪漢,唯一的台詞是「去逛逛」。

他們的共同點?

當然是沒錢、沒房、沒車、沒女朋友……

一拍他們的窮日子,連畫面都是黑白的,看得人直打哈欠。

好了,說富人嘛,富人的生活才好看嘛。

菜埔的老闆啟文(Kevin,戴立忍 飾),是一個旅美歸來的藝術商人。

雖然做的是美其名曰的「藝術生意」,但更像是那種「從政府要人指縫裡流出的生意」,靠的是潛規則與人脈關係。

這次他接了一個大單,要造一尊大佛,為了捐給一個聲勢盛大的法會。

有人可能會問,捐?那還賺什麼錢?

不,富人賺錢的方式,窮人哪裡懂。

再問一個天真的問題:造佛的幾位相關「社會賢達」,生活里也修行嗎?

怎麼說呢……藝術家和他的議員朋友、政商界朋友、領導朋友……不負如來不負卿,修的都是歡喜佛。

泳池裡,修。

工廠里,修。

辦公桌下,也能修。

看上去,這赤貧F4和富人之間,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

但有一天,上天故意做了一個小小的惡作劇:

肚財、菜埔突發奇想,想偷看老闆的行車錄像。

因為這兩隻單身老狗覺得,能聽聽老闆的風流事,過過乾癮,那該多爽。

一打開錄像,果然!

富。人。的。世。界。

真。是。彩。色。的。

他們果然聽到了風流。

聽到了性愛。

甚至……聽到了不該聽到的,一起兇殺案。

Sir就劇透這麼多。

為什麼要為它豎大拇指?當然不是因為它啟示了行車錄像的新用途……

因為本片平凡的故事,講述很見功夫。

沒時間展開,就單說一下印象最深的「對白」與「旁白」吧。

台灣的導演,很多人文氣質偏重。

本片導演黃信堯也一樣,會時不時在裡面旁白。

應該有不少觀眾對旁白無感,因為最常聽到的影視劇旁白,很多像這樣:

「我是誰,我今年剛剛畢業,我最喜歡的就是……我的理想是……」

對快餐故事來說,這種旁白確實最有效率。

但「有效率」,不一定等於真實。

導演黃信堯不一樣。他的旁白與對白,荒誕中見真實,幽默中見深度——

當他想讓你笑時,他用的是悲劇。

有一次,菜埔說:等我有錢了……

肚財馬上嘲笑他:你怎麼可能有錢?有錢人都是「三分靠作弊,七分靠背景」。你呢,你背後有什麼?

菜埔居然認真作答:「我背後有鳳梨、香蕉、芭樂,還有……蓮霧。」

是的,背後牆上的掛曆上,這些全有。

小小一個細節,暴露了菜埔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的窮日子。

當他想讓你哭時,用的又是喜劇。

肚財死了,他的遺照居然是被警察抓捕的電視截圖——他唯一的一張照片。

照片上,他被死死按在地上,表情尷尬而滑稽。

但Sir卻看得悲從中來——屌絲肚財的一生,就是被死摁著頭活下來的——這恰恰是一張最合適的遺照。

是悲?是喜?

其實他的悲劇與喜劇因子,已經相互融合,很難分辨。

除了悲喜,真假也同樣難辨。

當導演放出新聞視頻時,旁白說「假的」。

還是這次抓捕。

在「晃來晃去」的電視新聞里,肚財成了一個違法者,「暴力」抵抗警察。

可事實的真相呢?導演又接著給齣電影鏡頭:

「這才是真的,因為我們的鏡頭不會晃來晃去。」

這麼看,被「制服」的肚財毫無抵抗力,他被沒收了小貨車,成為了一個……

比「收破爛的自己」,更窮的自己。

你以為導演在說正義嗎?不,他把正義都留給富人說,因為:

「正義」是富人嘴裡永遠的幌子。

窮人呢?反而沒人討論什麼正義公平,因為淋著大雨討生活,哪有那個時間。

社會常常在講要公平正義

但在他們的生活之中

應該是沒有這四個字

畢竟光是要捧飯碗就沒力了

哪還有力氣去講那些有的沒的

其實,這都不是黃導最大膽的地方。

回到本文開頭,本片最辛辣的諷刺,是這個「大佛plus」。

眼尖的同學會發現,電影里有兩個佛。

一個佛,是藝術家鑄造的銅佛。它寶相莊嚴,氣勢宏大……是富人們嘴裡一口一個的「阿彌陀佛」。

在一段富人與富人的對話中,起碼出現了幾十次「阿彌陀佛」……

簡單四個字,遮擋了利欲熏心,掩蓋了魚肉人民。

可慈祥的大佛、慈善的法會,幫得上窮人嗎?

呃……

「這神喔,有時候也會挑人耶。」

另一個,是窮人釋迦。

這是導演暗藏在電影里的佛。

導演不僅讓這個佛,自嘲地穿了一件「烏龜」T恤。

還給了他最無用的角色,最少的對白,就一句:

「逛逛」。

他的朋友死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

「看著」。

在黃導看來,如果佛真的存在,也對窮人無用,對社會無用。

而「大佛加強版」才威力無窮。

是富人以大佛之名,光大了各種外表光鮮的生意外延,產生了種種「陽光下的罪惡」。

為弱勢群體發聲,揭露台灣社會的黑暗,黃導確實找到了一種新鮮的視角。

不過Sir覺得,既新鮮,也熟悉。

熟悉在於——

數十年前,台灣的好電影就像這樣。

不管是侯孝賢、楊德昌、張作驥……都拍出過很好看的寫實主義或魔幻現實作品。

台灣曾比我們有錢,電影起步比我們完善。

雖然現在台灣窮了,電影市場萎縮,產片數量減少,可真正的好片,質量並不輸從前。

市場和窮迫,並沒有完全驅走電影從業人的良知。

而新鮮在於——

《大佛》這個行車記錄儀的故事打開方式,緊扣生活。

如今的內地電影市場,太多有能力的內地電影人,成了研究用戶喜好的「產品經理」。

可在Sir看來,比起蹭膚淺的爆款,什麼「出軌」啊「基情」啊的有意為之,黃導卻輕鬆自然地擊中了觀眾G點。

道理說穿了也很簡單,甚至有點OUT——

談到創作出發點,黃導說,無非來自生活的發現:

「我出了一個車禍,用到了行車記錄儀,覺得它是一個非常巧妙的東西,鏡頭是對著車外的,可是聲音卻是錄車裡面的。有時車外跟車裡的聲音跟影像無關,就覺得它是個非常有趣的東西。」

他關心的,是別人視而不見的地方:

「就是有一些生活的感觸,例如生活中有很多像肚財和菜埔這樣的角色,我就會覺得社會對他們視而不見,我就想要講他們的故事。」

與其拼貼爆款,不如深入生活。

在大家視而不見的地方,更可能產生觸及靈魂的好作品。

可惜,Sir猜很多三流電影人羨慕的不是觸及靈魂,而是錯過了一個刺激大眾安全感、隱私恐懼的商機。

希望不要有下列新片跟風出現——

科幻片《神奇記錄儀》。

偵破片《它應該在車裡,不應該在車底》。

愛情片《小屏幕里的108天》……

看到記得第一時間報警。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想看的,B站有

編輯助理:日以繼夜的四百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O電影 的精彩文章:

每看一集加一星,什麼叫甜而不膩的愛情啊
如此反思國家悲劇居然沒被禁

TAG:DO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