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追溯南京地名的起源,講訴一段段你或許不知道的歷史

追溯南京地名的起源,講訴一段段你或許不知道的歷史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有許多歷史淵源的地方,先說說我認為最為有名的烏衣巷吧,烏衣巷之名最早應該從東漢末年一直保留至今,現今的烏衣巷代表建築為劉禹錫的故居,地處夫子廟。劉禹錫曾有詩曰:

朱雀橋邊野草花 ,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烏衣巷的得名傳說是晉代王謝兩家豪門大族的宅第,兩族子弟都喜歡穿烏衣以顯身份尊貴,因此得名。其實此巷不僅僅因為這個而得名,三國孫吳時期烏衣巷邊上有一橋叫朱雀橋即現今文德橋,橋的南岸是駐紮禁軍的地方,當時的禁軍都身穿黑衣,固俗稱通往橋上巷子為烏衣巷,後來晉代時期禁軍的選拔多為貴族子弟,王謝兩家有是當地最大豪族,宗族子弟中多有選入禁軍中,時而久之穿著烏衣成為了彰顯身份的象徵,也為烏衣巷之名填上了濃重的一筆。

烏衣巷大門口白鷺洲公園有一處地方叫做蓮子營,其得名之由,一說白鷺洲公園內蓮子水產在此形成集市,一說其地原有尼庵,供奉送子觀音,塑菩薩像赤足立於蓮葉上,寓意「蓮蓮(連連)生子」。

南京有很多地方以「營」為名,這要追溯到明朝初期,作為明朝初期的首都,各種職能機構作坊也為現在的南京留下了許多奇特的地名。

止馬營,朝天宮西南,莫愁路西側,北至西止馬營,西南至北灣子、虎踞南路口。因是前往朝天宮道路,路口舊有「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在此下馬」石碑,因得「止馬」之名。此碑現被移至朝天宮西門前(此碑現今依舊在那)。附近的范家塘,清末尚為野塘荒僻之地,去朝天宮官員車、馬、轎即停留於塘邊,相當於那個時代的停車場。

避駕營,在門西飲馬巷內,今六角井二十四巷。據傳明初朱元璋巡城至此,百姓曾避入此巷。

閨奩營,原名鬼臉營,清中葉尚多製作嫁妝的作坊。南京的作坊常兼經營,也就是俗話說的「前店後坊」。

醬棚營,一說明初有將官駐此,稱將棚營;一說舊為醬坊集中地。

破布營,原為破布、碎皮的集散市場,舊名破皮營。

蘆席營,現中央路西側,長1500多米,因其西原為大片蘆葦灘,屬金川河北支濕地,當地居民多以編織蘆席為業。

再說說我小時候住的地方「廚子營」因為市第一醫院的擴張,現今已經不復存在了,廚子營原名儲積營,北至下江考棚,因系明、清科舉考生膳食地而得名。但科考貢院遷移至夫子廟,是明代景泰年間的事。說到科考就得說說「轎夫營」,曾名堂子巷,現名教敷營,因明、清時到夫子廟不可乘轎騎馬,所以轎子都停放於此處,轎夫也就集中於此地。《客座贅語》卷一中說南京市井:「履鞋則在轎夫營。」因過往停留人多,尤其轎夫承重行走費鞋,轎夫營也成為賣鞋的集市。

我於上小學前因父親廠里分房,搬家遷址至扇骨營小區邊的七里村,而扇骨營在通濟門七里街北段東側,九龍橋東,東北沿河,南鄰七里村,自明代即是專門製作摺扇骨的作坊集中地。周暉《續金陵瑣事》卷上載:「南京摺扇名天下。成化年間,李昭竹骨,王孟仁畫面,稱為二絕。」《白下瑣言》卷二載:「吾鄉造作,摺紙扇骨素有盛名,多聚居通濟門外。其面用杭連紙者,謂之本面;用京元紙者,謂之蘇面,較本面良。三山街綢緞廊一帶不下數十家,張氏慶雲館為最,揩磨光熟,紙料潔厚,遠方來購,其價較高。惟時樣短小,求舊時之老棕竹、櫻桃紅、湘妃竹,骨長而腳方者,不可得矣。」其經銷在三山街,作坊則在扇骨營。民國年間曾建扇骨新村,1950年併入扇骨營。如今我少年時代的扇骨營小區還在那裡。

老南京也有許多以軍營命名的地方,老門東的邊營、中營、三條營,源於明初駐軍,而小營、藍旗營,源於清代駐軍。

老門東還有木匠營、箍桶巷,明初為木匠營地。箍桶也是木匠的活計,所以兩地相近。古青溪西岸的棉鞋營,原名棉甲營,是明初為軍隊製作棉衣、棉鞋的作坊所在,其地在常府街東段南側,北與頭條巷相對,南接斛斗巷。到清代匠坊星散,而青溪河房水閣,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近現代詩人管同因寄軒、陳三立散原別墅、鄭孝胥春園、關鑒泉鑒園等均在此地,故曾被譽為「詩巷」。原靖逆侯張雲翼府第、李鴻章府第均在棉鞋營與四條巷之間,南北相銜,民國年間將二府拓建為立法院,後併入海運學校。該校內現存李家「小姐樓」遺迹,這位李小姐嫁給了張佩綸,就是張愛玲的祖母。

民國時期夫子廟

民國時期中山陵

民國時期玄武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聆聽珺琤 的精彩文章:

突厥問題曾經是唐朝最頭疼的事,經過數十年才最終解決
亂世之中劉秀異軍突起統一天下,開創東漢196年的江山基業

TAG:聆聽珺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