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港交所「雙重股權」結構被指不夠靈活 或影響小米IPO

港交所「雙重股權」結構被指不夠靈活 或影響小米IPO

騰訊科技訊 據外媒報道,一些科技公司和服務提供商開始質疑港交所去年年底出台的「雙重股權」上市草案的一些核心規定,此時正值小米公司和騰訊音樂考慮在香港IPO(首次公開招股)之際。

去年12月,港交所就之前刊發的《有關建議設立創新板的框架諮詢文件》發表諮詢總結。港交所決定,將允許創新型公司採取雙重股權結構上市。該結構能確保企業創始人在上市後繼續保持對公司控制權,旨在吸引「下一個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

但是,港交所在允許「雙重股權」結構的同時,也設定了一些附加條件。例如,企業創始人擁有的超級投票權在特定情況下會失效,如股票轉讓,或持有人去世。

知情人士稱,這將與內地關於VIE結構的法律草案相悖。中國商務部2015年曾規定,對於採用這種結構的企業,必須要保證中國投資者的控股權,或者請求國務院批准。

這種規則上的潛在衝突意味著,一家互聯網公司可能失去其互聯網內容提供商(ICP)牌照。而港交所發言人對此表示,超級投票權和內地的中國投資者控股規定是兩個不同的問題,並不衝突。

此外,業界企業還希望港交所對其他一些內容規定進行修改。例如,草案規定,如果某類股票的權益發生變化,或者公司章程發生變化,則「雙重股權」結構就將結束。這就意味著,如果超級投票權持有者所擁有的權益不到總發行股本的1/3,其超級投票權可能被剩餘股東取消。

但港交所發言人稱,根據當前規則,改變或取消某類股票所賦予的權利,需要該類股票大多數持有人的批准。對於超級投票權股票,也是如此。

達維律師事務所(Davis Polk & Wardwell LLP)合伙人Bonnie Chan稱,與美國的相關規定相比,港交所的「雙重股權」結構提議還不夠靈活。之前,阿里巴巴和百度等科技公司選擇了在美國上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為「雙重股權」問題。

分析人士稱,接下來港交所的回應將對小米等公司能否在香港上市起著重要的作用。上周曾有報道稱,中國相關部門希望小米在內地上市,而小米正考慮在內地和香港兩地同時上市。

目前,港交所的該「雙重股權」上市草案仍處於公開徵詢期,直至3月23日。(編譯/清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iPhone SE2將在5月或6月上市 玻璃機身支持無線充電
無人貨架失業員工:在風口上被拋下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