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之佛說花鳥畫的構圖和設色,共談形式美
陳之佛創作於1960年《春江水暖》
陳之佛(1896-1962),原名紹本,號雪翁,浙江慈溪人。是現代工藝美術的先驅和奠基人,傑出的美術教育家和工筆花鳥畫家,是留學國外專門學習工藝美術設計的第一人。
構圖,本來就是謝赫六法論中的所謂「經營位置」。
而怎樣來「經營位置」才能使畫面產生美的效果,是繪畫上一個重要環節。
構圖的好壞
構圖的處理不當,就會使得畫面上容易凌亂、散漫、單調、平凡、迫塞、空虛,或是沒有很好地表達它的形式美。
所以我們在創作實踐中也確實體會到,構圖的好壞,常常影響於畫面的美醜。
陳之佛創作於1938年的《四季花鳥屏》(私人收藏)
花鳥畫有它一定的局限性,它終不如人物的豐富多樣,更不如山水的山巒起伏,雲煙出沒,變幻無窮。
所以要使花鳥畫有較多的變化和生氣,就應該考慮它的構圖上形式法則的妥善處理。
陳之佛創作於1948年《蘆花雙雁》軸(南京博物院藏)
構圖的關鍵
花鳥畫容易造成千篇一律的情況。
構圖的關鍵,主要是研究部分與部分的關係,以及題材的主次關係。畫面上的主要部分與次要部分必須分明。
所以在一幅畫的構圖上,必須考慮賓主、大小、多少、輕重、疏密、虛實、隱顯、偃仰、層次,參差等等關係,就是要賓主有別,大小相稱,多少適量,輕重得宜,有疏有密,有虛有實,或隱或顯,或偃或仰,層次分明,參差互見,這等關係必須精心審度,也就是要我們很好地掌握對比、調和、節奏、均衡等有關於形式美的法則。
中國畫論中常見「增之不得,減之不能」,要我們避免「平鋪直敘,千篇一律」。
陳之佛創作於1948年《秋塘露冷》軸(南京博物院藏)
構圖的形式美
諸如此類的論述,不勝枚舉,足見古代畫家也都重視構圖的形式美。花鳥畫的構圖美與不美,特別顯露,有時僅是一隻鳥的位置不當,或是一枝一葉處理的不當,就會影響全畫面而引起觀者不愉快的感覺。
所以在構圖時,花與鳥的關係,既要使它相協調,有呼應,而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飛鳴宿食不同的姿態,如何「奪造化之妙」, 就需要借形式美的妥善處理而助長其神情。
花鳥圖 陳之佛
設色的技巧
設色,同樣是花鳥畫的重要環節。
色彩運用確是極微妙的,但是「隨類敷彩」絕不是依樣葫蘆,要妙起自然才能進於「神似」的境地。同是青、紅、黃、綠,運用得當如否,相差就很懸殊。
雖說:「設色妙者無定法,合色妙者無定方。」花鳥畫必借色而益彰,不僅著色技巧需要精鍊,而配色方法更應理解。
過去中國畫家曾說:「設色忌枯、忌火、忌俗、忌主輔不分,交錯凌亂;忌深淺模糊、平淡無味。」又說要「艷而不失之俗,淡而不失之枯」,「用重色要不至惡俗,用輕色要不至淺薄」,「淡逸而不入於輕浮,沉厚而不流於郁滯」。
設色的效果
但到底如何能夠使一幅畫取得完美的設色效果,我想除了我們對於設色的實際經驗之外,還必須掌握色彩學上的色相、光度、純度的相互關係,以及調和、對比等形式法則,是所必要的。
就據過去畫家的論說來說:
春晴聚禽圖設色紙本 1946年作陳之佛
什麼叫做「俗」?俗的原因,大半也是由於對比處理不當所致,不研究色彩本身的純度,任意配合,往往產生惡俗的色調,如濃艷的色彩,處理不當時更加顯著。要「艷而不失之俗」,就必須減低色彩的飽和度,特別是用重色時尤應注意。
什麼叫做「枯」?枯是色彩乾枯失神、黯淡而無生氣,主要是由於用淡色而不顯彩色,自然神氣全無。所以說要「淡而不失之枯」。淡而仍見有彩,就產生柔和的美感。
什麼叫做「火」?火是色彩對比過於強烈,產生強烈的刺激性,令人起不愉快的感覺。
竹雀圖設色紙本 1947年作陳之佛
色彩的主次
什麼叫做「主輔不分、交錯凌亂」,這是色彩的主次關係問題。一幅畫上必須有它的中心色,以一色為主,使其他一切色彩傾向於主色而取得協調時,才生美感,如果主次不分,任意著色,必然造成畫面上色彩的混亂現象。
什麼叫做「深淺模糊,平淡無味」?畫面上色調過於統一,缺乏變化,尤其取用同濃度的配色而起同化作用時,必然感覺平淡乏味,有色等於無色了。
茶梅幽禽設色紙本 1947年作陳之佛
總之,構圖和設色的變化是無窮無盡的,花鳥畫由於自身的需要,特別重視構圖和設色的更加豐富和多樣,深入研究形式美的原理和法則。
古代畫家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取得了可貴的經驗,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圖文 | 源於網路
編輯 | 漁公子
※「我們都沐浴過晨陽、朗月,也都經歷過急風暴雨、駭浪驚濤。」——陳永鏘
※雞鳴盛世,犬報豐年,漁歌晚唱藝術沙龍給您拜年啦!
TAG: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