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曾國藩激動不已,親自點名「挖」來的大牛人,究竟厲害在哪裡

讓曾國藩激動不已,親自點名「挖」來的大牛人,究竟厲害在哪裡

徐壽(1818-1884),字雪村,今年剛好是他誕生200周年。徐壽是江蘇無錫人,今天講述他的幾則創新故事,來緬懷這位先賢的科技事迹。

一本科普讀物,助他創造發明

徐壽出身於耕讀之家,少時在村塾習學11年,但他厭惡科舉,而喜格致之學,對科學技術的興趣極為廣泛,「舉凡各種農具、工具、日用器皿的結構,以至於藝術品、裝飾品等的製作,無不發生興趣,從事研究。」他在鄉村以手工藝謀生,立下」四毋」座右銘:「毋談無稽之言, 毋談漲之語, 毋談星命風水, 毋談巫覡讖緯.」。

1855年,他與喜歡數理的同鄉好友華蘅芳同去開埠後的上海,逛至外灘墨海書館,覓得英國人合信譯著的《博物新編》一書。這是一本最新科普通俗讀物,既講析日常用品的結構原理,也介紹當時新鮮的聲光化電知識。徐壽一看,大喜過望,趕緊購下。回家之後。他不僅精讀細看,而且與華蘅芳「朝夕研究,目驗心得,偶有疑難,互相討論,必求煥然冰釋而後已。」為求得七色光,他曾用水晶圖章磨成三角形驗之;為明白槍彈之行的拋物線,他還設立遠近多靶以測之┅┅。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本科普讀物,在能工巧匠手中,如虎添翼,這樣學用結合,他技藝大進。據記載,他曾製作過指南針、象限儀、自鳴鐘,甚至還仿鑄過墨西哥銀元。一下子,「魯班再世」,他的聲名傳遍城鄉。

1862年,洋務派首領曾國藩點名徵召徐壽到淮軍在安慶的軍械所,被錄用為高級技藝人員。徐壽出手不凡,不上幾月,他和次子徐建寅就造出了蒸汽機模型。蒸汽機的出現,曾推動了西方的工業革命,但當時大多數國人還不知其為何物。因此當這台蒸汽機模型在總督府成功試驗後,曾國藩欣喜不已,他在當天日記中這樣寫道:「竊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國人亦能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

過了三年,也就是1865年,徐壽與華蘅芳同心協力,終於製造出了我國一艘機動木質輪船,「長五十餘尺,每一時能行四十餘里」,輪船在長江中破浪前進,性能良好,向上游逆水航行14小時,下行順水只用了8個小時。這艘輪船被命名為「黃鵠」,語出《戰國策》:「黃鵠因是以游乎江海,淹乎大沼。」 古人視黃鵠為一飛千里的江海大鳥,以此命名,寓有破浪騰飛之意,由此開啟了我國近代造船業的先河。

上海第一份英文報紙《字林西報》為了探個究竟,專門派記者登上「黃鵠」輪上「驗貨」,回來後,他們這樣報道:「黃鵠號」所用材料「均由徐氏父子之親自監製,並無外洋模型及外人之助。」就是說這艘由蒸汽動力驅動的輪船全是我國自行製造,連一顆小小的鑼絲釘也是靠徐壽這位「工匠」一隻只用銼刀銼出來的。消息傳到北京,清廷分外振奮,特賜予徐壽一塊「天下第一巧匠」匾。

以後,在徐壽、華蘅芳的設計監造 下,我國的第一艘兵艦「恬吉」(後改「惠吉」)號順利下水,以後又有多艘兵艦相繼服役,其中第4 艘兵艦「威清號」,載重已達1000噸,北洋水師就此成立。

一張皇族家譜,引他破譯周期表

1868年春,地處上海的江南製造翻譯館正式開館,任翻譯委員的徐壽由此定居上海,開始了他後半生在文化領域的創造生涯。

徐壽不諳外文,但長於國文。當時翻譯流行由熟悉外文的人,口譯漢語,然後由擅長國文的人修飾成文。林紓(字琴南)就用此法成為近代著名文學家。而在科技領域,徐壽則是佼佼者,並且還有不少創新成果,體現了「天下第一巧匠」的巧勁。

徐壽被後世譽為「中國近代化學的開拓者」,其主要功績是主持翻譯了大量的化學著作 ,成功首創了一套化學元素的中文名稱法。翻譯化學著作,最大的攔路虎是如何將元素符號的字母音譯成漢字?當時有人將元素符號的字母音譯成漢字,如把Li(鋰)翻譯為梨、把F(氟)翻譯為肥;有人則直接音譯,比如Mn(錳)翻譯為孟葛尼斯;還有人把「氫」寫成輕,把「氮」寫成淡等,五花八門,讓人莫衷一是。那麼徐壽如何破解此難題呢?相傳這裡還有一則故事。

當時徐壽與會講中文、卻不會寫中文的英國人傅蘭雅合作翻譯在西方流傳甚廣的化學名著《化學鑒原》,面對書中60多種生僻的元素符號,犯難了,怎樣才能把它恰當地翻譯成中文呢?

一天,他在書坊覓到一份明代家譜。這本家譜中有很多名字都與金屬礦物有關,他靈光一閃,直覺告訴他對翻譯化學元素有幫助,於是買了下來。徐壽回家後細讀,原來這是一本明朝皇帝的家譜。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作了20多首五言詩,要求後代男丁取名字時按照詩中的字排序。第一個字按輩份取,第二個字遵循五行相生以「木火土金水」的順序取。然而,以後皇子皇孫愈來愈多,詩中的字不夠用,於是古書上的生僻之字都被他們扒拉了出來,而且他們還生造出了大量諸如汞鋅、釙、鈦、烷等偏僻字,比如說:鉀慶王——朱帥鋅,韓王——朱徵釙,稷山王——朱效鈦,楚王——朱孟烷……

徐壽看後大受啟發:一是沒有名字的新事物可自造新字,二是造字不妨藉助「木火土金水」五行來完成。於是他同傅蘭雅商量決定,後在《化學鑒原》譯作中這樣寫道:「西國質名,字多音繁,翻譯華文,不能盡葉。今惟以一字為原質之名,取羅馬文之音首,譯一華字,首音不合,則用次音,並加偏旁,以別其類,而讀仍本音」。文字雖寥寥數筆,卻展現了他的卓越智慧,顯示了他的「工匠精神」。

這樣,他在書中採用了許多皇家家譜中與元素符號意思相同的字,最主要的是他根據漢字的組合規律和元素符號的性質新造了許多字,他採用形聲法作為主要方式,金屬一概用金字旁加上音譯之後的簡單漢字合體,於是鈣、鎂、釷、鉍等新字出現了;而非金屬則換個石字旁,於是又多了磷、硼、矽等一干新字;對氣體元素,則譯成了氫、氧、氮、氯等。

據統計,《化學鑒原》共介紹63個化學元素中文名稱,其中由徐壽首創的有51元素譯名,36個元素譯名沿用至今。此書於1871年刊行,1875年出了《化學鑒原續編》,1880年又推出《化學鑒原補編》。前後十多年,將化學這一門學科系統地介紹給了國人,這樣終於圓滿地解決了這一困惑譯界多年的大難題。

當年,徐壽這種會意象聲的造字和翻譯的方法受到了國人的普遍認同。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發現了化學元素周期表,傳入中國後不久,也用此法破解了翻譯難題 ,讓人對化學元素的性質、讀音等,一清二楚,大大方便了中國人學習元素周期表,甚至可以說比西方人還容易。當年日本獲悉後,立即派學者來我國學習,並引回日本使用。

現在一個多世紀過去了, 化學元素已從當年的60多種,增加到100多種,2017年已增至118種,然而新發現元素的中文定名還是以徐壽當年制定的翻譯原則命名的。

一張設計圖張,完成格致書院的宏圖

教育救國,振興實業,一直是近代仁人志士的夢想。作為「天下第一巧匠」的徐壽的可貴之處是,他認為格致書院培養的科技人才既是格致之才,精於技藝,還應懂得對技術之「理」和「道」的探究,他本人就是這樣做的。

格致,原是中國古代認識論的一個命題,指窮究事物的道理而求得知識。最早見於《禮記?大學》。徐壽創辦格致書院,提倡科學,注重技藝,致力於經世致用之學,使「中國便於考究西國格致之學、工藝之法、製造之理」。

徐壽在興辦格致書院中也處處體現出他的工匠精神。要辦學,先要有校舍,這先要籌集資金。英國人是動口不動手,籌募資金的苦差使落到了徐壽身上。他起草報告,上書北洋大臣李鴻章、南洋大臣李伯羲,得到財政撥款白銀2000兩,後他找到了江南製造局老朋友、上海道台馮焌光,獲得慷慨捐銀2000兩。再加上中外人士的捐贈,已籌募白銀5000兩。這樣,「格致書院」徵購了上海英租界內位於湖北路與廣西路之交的一塊空地(即今上海格致中學校址)後,開始建造院舍。

徐壽親自對格致書院進行規劃設計,不愧是工匠出身,既能操刀上陣,也能揮筆繪圖。他考慮到書院是為培育中國技術人才,校舍應符合中國的建築形式,於是他經過精心構思,反覆推敲,周密設計,細緻繪圖,一張中國氣派的設計圖紙躍然而出。同時,為準確核算成本,他親自下市場了解行情,對工程所需的材料、人力、工時、人工費用等,一一作了調查、核計,然後製成整個工程的開支預算,並同設計圖紙上交董事會。但因董事會洋人居多,決定採用招標方式定奪,延請幾位建築師也各自作出格致書院的設計方案和預算,然後由董事會擇優選定。

幾個月後,董事會審閱了徐壽和幾位建築師上交的格致書院的設計方案和預算表,經過分析比較,最後認為「徐雪村之圖賬最清、最合適,董事會議定見,請其料理此事」。就是說,徐壽方案在眾方案中脫穎而出,一舉中標。

徐壽也不負眾望 ,他擔起重任,「料理此事」,廢寢忘食,親自下工地督造,一心撲在工程上,因此前後僅花了3個多月時間,於1875年,一幢漂亮的院舍拔地而起。「格致書院」之匾由北洋大臣李鴻章題寫,主樓三層,上下都有一間長46尺、寬22尺的大廳,可供陳列、展覽之用,另有16尺見方的房屋8間(兩間可分可合),供教學、閱覽。

格致書院落成之後, 徐壽將自己生命的最後十年時光貢獻給了書院,在這裡他又創造了中國科技史的幾個第一:開辦第一場科學講座,創辦第一本科技期刊《格致彙編》,中國人寫的科技論文第一次入選《自然》雜誌,第一次採用實驗教學法等等。北京大學徐振亞教授曾經這樣評價說:「徐壽、欒學謙在格致書院開創的化學課表演實驗這一有效的教學方法,100多年來,一直為化學界沿用,至今仍閃耀著光輝。這是徐壽、欒學謙對化學教育的一大貢獻。」

今天,我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時候,徐壽的科學精神、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觀察 的精彩文章:

向蔣介石棺木潑漆 台「獨派」理屈詞窮驅趕記者
《科學》:人類祖先更早「走出非洲」,或改變整個人類進化史研究

TAG:上海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