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西遊的時候,我們在看什麼

看西遊的時候,我們在看什麼

看西遊的時候,我們在看什麼

已經記不清第一次看《西遊記》的確切時間了,只記得當時是被這部電視劇的情節吸引住了,在很小的時候,覺得這部劇很奇幻,看完之後,總能帶給年幼的我以無限的想像。天底下的事情,再美也美不過想像。

慢慢的隨著各種影視劇科技突飛猛進的時候,《西遊記》好像要被淘汰了,它特效變得連五毛錢都不值,穿幫鏡頭比比皆是,故事情節也早已為觀眾所熟知,新鮮感早已在某次按遙控器換台的時候悄然消失。

然而自從1986年上映以來,三十多年過去了,電視劇《西遊記》沒有被淘汰。這不能說是原著本身的魅力,因為各類版本的西遊記都曾出現在電視螢幕上,但是很快都被人們所遺忘了。

時間是最公平的裁判。

這裡面最根本的原因,我想是演員的原因,是因為六小齡童才使得《西遊記》一直在電視螢幕上上演。

六小齡童之所以叫六小齡童,是因為其父叫六齡童;六齡童之所以叫六齡童是因為在他六歲的時候開始自己的演繹生涯。據說六齡童為了演好孫悟空曾經拜猴子為師,歷盡曲折後終得演繹精髓,被譽為「南派猴王」

我們看西遊記,其實就是看孫悟空,看六小齡童的演技。而六小齡童的演技已經不能用精湛來形容了,他的演技已經超出了精湛的範疇。只能說,任何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聲言語都達到了完美的境界。舉手投足之間,他把「美猴王」這個角色演繹的淋漓盡致,詮釋的盡善盡美。

他給觀眾呈現的是一個具體的孫悟空,是一個符合人們想像而又超乎人們想像的孫悟空。

六小齡童的演技里,毫無疑問有六齡童的沉澱。六小齡童師從其父,無疑得到了「南派猴王」的真傳,加上自己刻苦的鑽研,終於成就了六小齡童在《西遊記》中表演藝術的經典傳奇。

真正藝術的一大特點在於,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一首流行歌曲,聽不了多久就會覺得是噪音,原因就是它並非藝術,而是一種偽藝術,所以聽到一些明星或演員自稱藝人,就像一個初學畫畫的人稱自己為畫家一樣可笑。

在商業化的今天,演技已經是一個奢侈品了。《西遊記》中六小齡童的演技,是兩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一定是後無來者的。六小齡童在參加一些節目時,把《西遊記》中的表演心得毫無保留的講出來,當然講的是其中一部分。但是管中窺豹,足以說明表演是一種創作,是一種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鐘的創作。而不是俊男靚女矯情的背台詞。你看到的是冰山一角,你看不到的是整座冰山。

六小齡童無疑是個藝術家,而且六小齡童不僅是一個藝術家,還是一個傑出的藝術家,不僅是一個傑出的藝術家,還是一個把表演藝術臻至爐火純青的傑出藝術家。

在戲曲界有一句話,說的是「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絕」。這句話放在六小齡童的身上恰如其分。

我們看西遊記,看的其實就是這個「絕」字!

排版:王子涵

責編:張瑋

審核:張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初生成長 的精彩文章:

TAG:初生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