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馬桶的發展史及其趣聞

馬桶的發展史及其趣聞

《西京雜記》上說,漢朝宮廷用玉製成"虎子",由皇帝的侍從人員拿著,以備皇上隨時方便。這種"虎子",就是後人稱作便器、便壺的專門用具,也是馬桶的前身。據說這種"虎子"也是受高祖劉邦以儒生之冠當溺器而受到啟發才發明出來的。

關於"虎子"的發明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也與皇帝有關。相傳西漢時"飛將軍"李廣射死卧虎,讓人鑄成虎形的銅質溺具,把小便解在裡面,表示對猛虎的蔑視,這就是"虎子"得名的由來。唐朝皇帝因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將這大不敬的名詞改為"獸子"或"馬子",再往後俗稱"馬桶"和"尿盆"。

對於馬桶最先做了詳細文字記載的是北宋時期歐陽修的《歸田錄二》中的"木馬子",《辭源》中對其解釋為"木製的馬桶"。中國古代民間使用的馬桶是一種帶蓋的圓形木桶,用桐油或上好的防水朱漆加以塗抹。

1596年,英國貴族約翰·哈靈頓發明了第一個實用的馬桶--一個有水箱和沖水閥門的木製座位。

1778年,英國發明家約瑟夫·布拉梅改進了抽水馬桶的設計,採用了如控制水箱里水流量的三球閥,以及U形彎管等。

19世紀,英國政府制定法律,規定每幢房屋都必須安裝適當的污水處理系統,馬桶才開始大幅改善。

1861年,英國一個管道工托馬斯?克萊帕發明了一套先進的節水沖洗系統,廢物排放才開始進入現代化時期。

1885年,托馬斯·土威福在英國取得第一個全陶瓷馬桶的專利,其後每年都有數十項改善的專利授出。1914年由英國人在唐山開的啟新陶瓷廠(唐山陶瓷廠的前身)製造出中國第一件陶瓷馬桶。

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晨光初現,許多人就會揉著睡眼,拎著馬桶,依次走出家門,然後,就在一個公用的自來水龍頭前排起長隊。

19世紀六十年代抽水馬桶開始在歐美盛行,後來傳到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

80年代初在北京夠點檔次的賓館裡才見得到,但現 在連北京的廁所里都用上了它。

關於馬桶還有幾個趣聞

1、馬桶戰術

據梁廷柟《夷氛聞記》與佚名的《夷匪犯境聞見錄》記載,1841 年春,道光皇帝派楊芳為參贊大臣,隨靖逆將軍奕山赴廣州,防剿英國侵略軍。楊芳原是清朝嘉慶、道光年間的一位名將,在鎮壓川、楚白蓮教及河南天理教起義中,從把總一直升到提督。當他初到廣東之際,人們"所到歡呼不絕,官亦群倚為長城"。不想在他進入廣州之後,卻突發奇論,說是:我在實地,夷在海上,風波搖蕩,然而夷炮卻能經常打中我,我炮卻不能打中夷,肯定夷人有邪術。於是傳令保甲大量收集婦女使用的馬桶,載在木筏上,派一副將率領,自己帶兵埋伏在岸上。約定當侵略軍來犯時,一聲炮響,所有木筏一字排開,馬桶口一齊指向敵人,他自己則從旁抄出夾擊。令下之後,保甲當然照辦,副將也遵命布陣。其結果當然可想而知。

2、馬桶將軍

北洋軍中的王懷慶,從1905年當協統開始,到1924年隨著直系軍閥的倒台而下野,長期擔任北京衛戍部隊的首長,人稱"馬桶將軍"。無論在什麼地方,沒有槍可以,沒有馬桶不行,一具漆紅燙金上面寫著斗大的"王"字的馬桶總是不離左右。辦公桌後面放的不是椅子,而是馬桶,辦公就在馬桶上進行。行軍打仗,得有一個班左右的人馬抬著馬桶隨行,只要看到那隻碩大而且鮮艷的馬桶,人們就知道這是誰的隊伍了。攻山頭的時候,他的士兵往上沖,他坐在"王"字的馬桶上督戰,風景好得緊。

3、兩億美元計劃

紐約市環保局(DEP)推行了一項始於1994年的抽水馬桶的優惠政策,該項宏偉計劃預算資金2.95億美元。優惠額度達150萬美元,打算用節水型抽水馬桶替代全市1/3的低效抽水馬桶,後者每次沖刷需水20升以上,而前者只需6升水。DEP希望通過該計劃實施,實現大部分節水目標。計劃開始前三天,大約收到2萬件申請,到1997年計劃完成時,低流抽水馬桶已取代了11萬棟建築內的133萬個低效抽水馬桶。結果,每年每棟樓減少了29%的用水,DEP估算全市每天節約了27-34萬立方米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