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成規模落地需數年 業界建議個人投資者迴避

區塊鏈成規模落地需數年 業界建議個人投資者迴避

「當前能夠創造奇蹟、顛覆未來的技術不僅僅是區塊鏈一個,還有很多技術在不斷完善中,但就區塊鏈這麼火爆,是因為有泡沫,有人發大財了才會引起熱議。」對於春節期間一個名為「3點鐘無眠區塊鏈群」的刷屏現象,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胡捷向《投資者報》記者如是表示。

暴漲暴跌的比特幣讓作為其底層技術的區塊鏈成為今年最火的概念,在徐小平、薛蠻子等投資大佬的搖旗吶喊之下,一批批擁躉接踵而來。2月11日凌晨,SEEU& QYGAME創始人玉紅在微信上創立了「3點鐘無眠區塊鏈群」,紅杉資本沈南鵬、360董事長周鴻掉、天使投資人蔡文勝、薛蠻子、分散式資本合伙人沈波等投資大咖和高曉松、佟麗婭、韓庚等明星悉數在內,大家一起暢談區塊鏈,其談話內容流出後迅速刷屏了朋友圈。

2月26日,《人民日報》刊文指出,區塊鏈3.0適用的場景將會更多,甚至會開創一個「區塊鏈時代」。這讓區塊鏈投資者更加振奮。

一時間,言必稱區塊鏈成為投資領域的一大現象。那麼,當前區塊鏈的投資價值到底如何?普通投資者的正確投資姿勢是什麼呢?

「3點」喧囂的背後

「3點鐘無眠區塊鏈群」火了之後,眾多山寨群也相繼出現,甚至有人成立了「3點鐘區塊鏈學習群」。《投資者報》記者了解到,僅一個團隊成立的500人學習群,在10天時間內,就多達192個,其他各種名目的群更是多如牛毛。而很多所謂的「學習群」其實並沒有分享任何區塊鏈內容,只是讓進群的人不斷在朋友圈中發拉人入群的廣告,進行病毒式傳播。

以「開創一個時代」來看待區塊鏈,甚至稱其為「信仰」如今是一個常見的說法。鏡湖資本合伙人吳幽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研究區塊鏈的才是「新新人類」,而沒有區塊鏈元素的互聯網已被戲稱為「古典互聯網」。

所謂「區塊鏈」,實際上是分散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區塊鏈團隊對此給出過一個相對冷靜的解釋:區塊鏈技術本身不是一個專門的技術,而是由很多以前的技術集成的,比如說它包含P2P網路、眾多結點、密碼學,還包括一些類似共識的東西。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如果純粹用以前的技術來做,建成到最後慢慢也差不多會形成區塊鏈技術。

胡捷也認為,無須「神化」區塊鏈,雖然對公眾來講,區塊鏈看起來神秘莫測,但是技術門檻並不算高,從技術層面上講,一個優秀的工程師學習三個月就差不多了,但是區塊鏈的最大價值體現在應用上。

胡捷介紹,區塊鏈的運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在確權上,比如在知識產權方面,現在一個創意創造的價值可能和最早提出的人沒有關係,但是區塊鏈技術或許能彌補這一缺陷,為思想提供變現的途徑。

其次是在交易類行為上解決信任問題,這一點在跨國交易上尤為明顯。比如跨國匯款往往兩三天才能到賬,這可能帶來匯率損失。之所以速度慢,是因為不同國家的結算系統要不停驗證才能放行,如果運用區塊鏈技術,這一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第三是解決協作類的工作。自從有限責任公司出現以來,經濟活動的主題都很難繞開公司進行,但不論是比特幣「挖礦」還是區塊鏈上的交易基於的都是一種新型的協作關係。

不過胡捷坦言,由於技術還不夠成熟,基礎建設尚不完善,上述應用難以短時間內落地。「比如,在智能手機沒有普及的情況下,就布局移動支付,這顯然不可能實現。」他認為,區塊鏈大規模落地或許還需要五到十年時間。

機構密集入場

去年8月,吳幽在薛蠻子的建議下購買了400個比特幣和3000個以太幣。「我打算長期持有這些數字貨幣,永遠不會賣。」他表示區塊鏈給社會帶來的改變將是超出想像的。他在朋友圈中寫道:區塊鏈的技術預示著大變革時代來臨,未來的趨勢是大數據變革生產資料,人工智慧變革生產力,區塊鏈變革生產關係。

事實上這也是「3點鐘無眠區塊鏈群」中很多投資者人所看重的。蔡文勝曾在群中表示,2018年將是機構入場的一年。事實上,紅杉資本、人人網等多家機構早已布局了相關區塊鏈公司。

INK銀客集團合伙人兼副總裁李飛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任何新興業態尤其是技術推動的業態都是需要資本機構推動的,但機構投資和個人投資邏輯完全不一樣,目前大多數的個人投資其實還是在炒幣,但區塊鏈不僅僅是炒幣。

胡捷表示,機構入場對行業來講是好事,但區塊鏈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是深遠的,信任障礙的解除、大規模協作方式的誕生這一過程會比較漫長。

諸如平安集團等大公司早已開展了區塊鏈的相關研究,而當前這一領域的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區塊鏈團隊表示,未來,小的公司會偏向於做這些場景,大的公司可能更多地關注基礎設施。

不建議散戶入場

如果區塊鏈代表未來趨勢,也體現出一定的投資價值,那普通投資者是否能分一杯羹呢?胡捷表示,對於數字貨幣是天使還是魔鬼仍有許多討論的空間。

「如果是我親戚來問,我一定會說不要投資。」胡捷說,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對社會是好事,但是個人投資者最好不要去追泡沫,此前講區塊鏈技術門檻不高是對於專業投資者而言,而不是普通投資者。

吳幽也表示,難以搞明白就進場的散戶必然要付出代價,如果希望投資,可以交由專業機構打理。

李飛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普通投資者如想要投資區塊鏈公司,要關注到區塊鏈技術在實體或者產業端的應用,區塊鏈這項去中心化的技術如何能夠提高當前某個產業或行業的效率。不過,他認為這方面難度目前還是比較大的,所以不建議個人將大量財富放在區塊鏈上,區塊鏈與大部分領域的結合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孵化才會凸顯其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投資者報 的精彩文章:

浦發銀行融合創新多元協同 榮膺「最值得信任的財富管理銀行」稱號

TAG:投資者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