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總不想麻煩別人也是心病

總不想麻煩別人也是心病

有事能自己解決,不麻煩別人,確實是種好的教養,但是當你遇到難題需要向別人求助、提要求時,你依然不想麻煩別人,而且還因此感覺不舒服的話,那你就很有可能是一個依賴無能者了,這也就是你身邊的親人抱怨說「在你身邊找不到存在感」的原因。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Janae Weinhold和Barry Weinhold指出,有一種人群對於依靠他人時感到恐懼的,他們會儘可能地迴避對他人的需要,這種依賴無能會體現在人際交往中、情感中。

在人際交往中,依賴無能通常伴有「逃避人際交換」的傾向,當面對不得不依靠別人或尋求外界的幫助時,他們會感受到強烈的羞恥和不安。在情感中,依賴無能者即使自己很痛苦、很孤獨,也不願意告訴身邊的親人、朋友,也不會去尋求安慰和關心。與依賴別人相比,他們相對更能接受被別人依賴。

可事實上,他們希望別人也不要依靠自己,因為依賴無能者常常對「依賴」這件事本身持有負面的評價,內心認為「自己的事就該自己做」,即使面對親近的人,也會把付出和回報的關係算得十分清楚,覺得你是你,我是我。由於依賴無能者不樂意、也不懂得如何應付來自他人的依賴,所以他們最大的問題是無法與他人建立穩固而深刻的人際關係。

那他們為什麼會不喜歡依賴別人呢?

首先,依賴無能者不是發自內心的不想要依賴別人,也不是拒絕建立親密的關係,只是他們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的需求;其次,依賴無能是與自身的匱乏感有關。很多依賴無能者由於在個人成長過程中,自我的資源長期無法滿足自身的需求從而產生一種長久的匱乏感,而這種匱乏感並不一定指物質上的貧窮,也可能是家長主觀上過分誇張地傳達錯誤的教育理念,從而造成的精神上的貧窮,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中的人會形成一種低自尊感,認為依賴他人、接受他人的幫助是放低姿態和示弱的表現。

另外,依賴無能還是自我信任感的缺乏。如果在孩童時期,父母沒有給孩子表達自我的機會,沒有在孩子需要依賴時給予幫助,沒有給他們充足的安全感,他們在孩童時代,沒能完成和父母之間的健康聯結與分離。這種情感聯結是指,會,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明白,自己的情感需求是正當合理的,內心會覺得不管是快樂、悲傷,亦或者無助迷茫時,都有人可以依靠支持。我們的安全感,以及對他人、對世界的最初的信任感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被建立起來的。擁有健康的情感聯結可以從中獲得安全感和自信,相信自己的需求是合理的,相信他們就會對依賴他人產生負面評價,心理也會產生壓力。

最後,怎麼才能適當依賴朋友、家人呢?哈佛心理學家經過80多年的研究發現,我們的人際關係質量和人生幸福度聯繫最為緊密,而良好的社會關係能讓我們過得幸福、快樂。我們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學會適當依賴其實也是良好人際關係的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71歲史泰龍肌肉線條依舊健美 現身車庫揮手似大哥大
「張衡一號」:在天上「看」地震有多難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