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縣名「奇台」釋義鉤沉

縣名「奇台」釋義鉤沉

走進奇台

作者|魏 荃

編輯|奇 奇

奇奇網事授權出品

縣名「奇台」緣何而起?此問至今尚未最終解決。自清代末期以來的百年間,社會上傳述 的詮釋,有多種說法,究竟何說符合於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始建「奇台堡」時軍台命名的原義,現在尚無資料史據可資查考。因此,我們用「貼近史實,不悖事理」作為篩選標準,凡能用作參考性資料者,均為可取。故特諸說並存,留待考證審定。據此,現將五種可取解說,序列於下——

走出犁鏵尖 戴世宣攝

第七軍台說

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平定準噶爾叛亂後,清廷為鞏固平叛結果,穩定統一局面,採用「軍府制度」(相當于軍事管制),設置伊犁將軍府,作為統轄全疆的軍政中心。因是,由哈密、巴里坤西行,經烏魯木齊至伊犁漫長的軍運線上,分段設置兵站軍台,以應軍運糧秣,公文傳遞與商旅驛路之需,遂有「奇台堡」的設置,以及烏魯木齊至伊犁間續建兵站21台的部署。據此,可信烏魯木齊沿天山北麓逶迤東行至奇台,設置了七個軍台, 「奇台堡」的序位恰為 「第七軍台」。於是,由「七」諧音而得 「奇台」。

此說流傳較久,傳述甚眾,可資佐證的是吉木薩爾縣西五十公里,今有「三台鎮」此鎮即屬清代「第三軍台」之治地。史料待補的是第一、二及第四,五、六軍台,今在何處,雖然確址無可查考,但是清代自乾隆朝之後的嘉慶、道光及光緒諸朝,即公元18世紀後期延到19世紀的百年間,清廷貶謫戌邊的官員,陸續進出新疆,留存大量述懷之詩詞文集。遺稿中多出現軍台之名,例如,清嘉慶朝 謫戍伊犁之洪亮吉(號北江),入疆戍途沿天山北麓而西行。途中詩作匯入《洪北江詩文集》, 詩稿《古城逢立春》七言律詩之後,續有七言詩三首,依次為《三台阻雪》《發二台》與《行至頭台雪益甚》。可信當時在三台,迪化之間,確有第一軍台、第二軍台之設置。再例如,清光緒朝進士、翰林院編修宋伯魯,曾宦遊進疆三載,東返時,亦沿天山北麓東 行。歸途詩作,匯入《海棠詩館詩集》中,在其七言長句《奇台山》之前,先有題詠「四台」之詩, 一為《初三日風雨留四台》,二為《初四日晨發四台》,二詩均為七言長句,「四台」位置,按其東 返方位,恰在三台——奇台之間。可信當時由迪化而東至奇台,確有依次為第一、第二…… 第七軍台之設置。據此,「第七軍台說」應屬於貼近史實,亦有史據的可信之論。

「縣有台七」 說

公元1931年(民國二十年),奇台耆宿柯昌泗曾輯各地縣名作詮釋,編成《今縣釋名》一書(孤本,現存縣檔案館),在「奇台縣」條目中記為「唐設蒲類縣,縣有台七,故台站名也」意即 奇台縣的縣名取義,來自該縣共有兵站軍台七個,由「七台」諧音而名「奇台」。但條文記述簡略,取義欠實,是故此說不無歧義。鄉里口頭傳述有言,自奇台至巴里坤湖(唐代名為蒲類海),均屬清奇台縣治轄區,其間所設的七個軍台,由西向東,可能分別是 (1)石碑梁、(2)老奇台、(3)白水台、(4)大石頭,(5)色必口、(6)烏浪烏蘇、(7)噶順台。對此,亦無翔實資料可據,可以佐證上述七地確為200多年前的七個軍台設置之處。證諸烏魯木 齊至伊犁間僅設二十一台,何以奇台一縣之內竟密布七台?此亦難以詮釋清楚之疑點。

古城商業街 李海濤攝

「契丹」轉音說

從19世紀初,唐衰而五代十國興,經宋直到13世紀初葉,蒙古族壯大而進入新疆,這期 間長達350多年,新疆天山北路為契丹族的西遼所轄領,當時的別失八里北庭五城,已較長 時期成為契丹族住牧經營的生息之地。由於中世紀各民族交流融合遍及華夏大地,各民族之間的趨同互化,就成了歷史的必然趨勢,於是,就西遼而言,漢族與契丹族交往頻繁,遂有契丹漢民化與漢民契丹化並行不悖的融合現象,年久月長,合二為一,漢人即「契丹」,契丹是漢人,遂有了蒙元立國之後蒙人用 「契丹」作為漢人的別名慣用語言。 由於「契丹」已用作了漢人的別名,因而漢人參與開發較早的別失八里地區的蒲類地帶, 就有可能也被用「契丹」作為這個地區的別名,泛用沿襲,以迄於明、清、契丹作為一個民族實體消失了,但它與別失八里地區蒲類地帶所具有的聯繫卻留存著。清乾隆年間,要在這裡建 立縣治,地名取義,即沿襲歷史的緣份而與「契丹」聯繫,從而由「契丹」轉音而得「奇台」,遂用「奇台」作為縣治名稱。此說貼近史實,亦不悖事理,但史據不足。近年來雖有史學工作者著文論說,我們也只能姑且作為一家之言,留存待考。

奇異高台說

「奇台堡」始建所在地即今老奇台鎮,系天山北麓一傍山台地,其南婉蜒一條突兀而起之

山樑,地面海拔較高,地下水位較低,當地鄉民土法打井,深達20丈,亦不溢水。基於此,城堡四周,鑿井無水,而被視為 「奇異的高台地」因以名曰「奇台」 。此說雖簡要明快,但以單純自然特點作詮釋,既無史料所依,更乏史據為憑,用以判斷歷 史現象,說服力是脆弱的。

山西會館 韓春茂攝

蒙語「芨台」漢化說

13世紀中葉,當南宋末期偏安東南一隅之際,在北方,蒙古族興,蒙元立國之初,別失八 里地區即被置於元朝治下,曾設「行尚書省」十年,元世祖忽必烈改置為「別失八里局」,派軍鎮守,屯戍實邊,由此而有大量的蒙古族吏卒與部落牧民徙入別失八里地區。由元一代,直到明初的明樂十五年(公元1413年),長達200年,蒙元之皇裔之察哈台汗國,穩定住牧於此。其後直至18世紀中葉的清乾隆朝,約300年間,又有西蒙古厄魯特部之瓦刺部族,長期游牧出入於別失八里地區。因此蒙語在這個地區,流行廣泛且持久,諸多地名,均以蒙語呼 之。當時唐蒲類縣治故址(今奇台鎮北郊)上下地帶,四野多泉,散布低洼沼澤,多年生草本 植物芨芨,一歲一枯榮,被蒙族農牧民通呼為「芨芨台」。蒙語「台」義為「湖塘沼澤」, 「芨芨台」漢譯義為「芨芨湖」。「芨」轉化為漢字「奇(ji)」,並變疊音為單音,地名」芨台」轉化為「奇台」,由此流傳,終被清廷官方接受,蒙名「芨台」漢化為「奇台」,從而遂有「奇台堡」,奇台縣的官方命名。此說,由蒙古族在中世紀較長時期生息於此的歷史事實出發,經過民族融合,表現在地名語音上的轉化而定名「奇台」,既貼近史實,亦不悖事理;但疑點在於當時奇台堡,奇台縣均 駐節於天山北麓之傍山高台地,此台地四周,並無芨芨湖出現,而遍布芨芨湖的唐蒲類縣治 故址,卻在台地百里之外。究系何種緣由,使得百里外之地名「芨芨台」移植於傍山高台地而 命名 「奇台」,似尚應補證史據。

古城商業街 吳伯宏攝

總之,以上五說,是諸種詮釋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家之言。我們在研討商榷中,意見比較一致的是:傾向於(一)說,很重視(三)說與(五)說。因為(一)說在州縣地區,流傳較廣,口碑甚眾。史志工作者認為,此說有一定的史料史據,可以成立,(三)說與(五)說均來自史學工作者的論述,其內涵不僅有歷史背景的深度、史論研究的力度,而且還從地名這一側面反映了我國各民族交流融合的歷史過程,因此(三)、(五)兩說理應受到重視。

GIF

真情請點贊 真愛請關注

文章來源:《奇台文史》魏荃

奇奇出品 · 轉載請回復授權

關注奇奇網事

發現更多古城故事

如果你也喜歡

就給文章點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奇網事 的精彩文章:

對聯就選這樣的,看了都說喜慶吉祥
古老繁華奇台的象徵—春秋樓

TAG:奇奇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