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金如意:大唐帝國的一種神秘金屬貨幣

金如意:大唐帝國的一種神秘金屬貨幣

原標題:金如意:大唐帝國的一種神秘金屬貨幣


大唐帝國的一種神秘金屬貨幣


金如意


中國古代貨幣材質有金、銀、銅、鐵、鉛、錫等主要幾種金屬,早期貨幣有貝皮珠玉,經濟混亂的年代甚至有用泥陶為錢的奇事。 古代流通的貨幣也多以青銅鑄造,青銅是純銅與鉛、錫的合金,之後除了黃銅﹑白銅以外的銅合金均稱為青銅,是金屬冶鑄史上最早的合金,與純銅相比,提高了強度並降低了熔點,具有良好的可鑄造性。




早期貝幣與金屬幣 上海博物館藏 樂藝會資料


近些年湖南長沙附近陸續出土了一批唐代乾元重寶錢,通體發銀白灰色,堅硬無銹,錢文高深清晰無磨損,不似青銅疑是銀質,遂取其中的幾枚前往中國錢幣博物館做金屬成分測量分析,結果另人詫異,銻含量竟然達到25.5,錫含量67.8。是錫銻合金,此事並非巧合,有位天津藏家也在另一檢測機構,測量了自己的幾枚長沙所出乾元重寶,結果含銻也是在25%左右 ,這批乾元數據,表象呈色都一致,並不是少例孤例,顯然是一種成熟工藝成批量的錫銻合金唐代鑄幣。


這種高銻合金在以往的中國古代金屬文物和史料中,從沒有發現和記載過,在世界古代科技史冶金史中也罕有發現。直到近代才掌握這種合金技術。




銻是一種帶有銀色光澤的灰色金屬,硬度不高,純銻不能用於製造硬的物件。1931年貴州省曾發行過銻制的貨幣,但因為銻質軟,很容易磨損,在流通過程損失嚴重。



金屬銻在古代也有記載,專家說那時被誤認為是鉛。有文說《史記》載「長沙出連錫」中的「連錫」就是銻。

光緒11年曾國荃的《湖南通志》言:「 眀統志 長沙出連錫 連鉛之未煉者 然厪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費 史記貨殖傳」。明朝末年湖南發現了一個很大的錫礦山,但當時把銻誤認為錫,故命名錫礦山。光緒二十三年(1897),湖南巡撫陳寶茂任命鄒源帆為湖南礦務局提調。鄒源帆詳查境內礦源,在查閱《寶慶府志》時,發現錫礦山有錫的記載,卻煉錫不成 ,他懷疑錫礦山的錫有可能是被古人稱作"連錫』的銻。


鄒源帆從何史料探知連錫為銻沒有詳細記載,湖南錫礦山礦史陳列館中有這樣的簡介,鄒源帆隨後指派晏詠鹿等前往勘察。在錫礦山附近一個名叫楱茶洞的地方,發現這裡"礦石壘壘,榛莽間,似錫非錫,前明煉余之塊猶有存者...取砂三十斤...運省驗之"。


運到長沙化驗發現這些礦砂樣品不是錫礦,而是一種叫"安得莫尼"即銻的礦物,這是中國第一次明確發現銻的記載。隨後鄒源帆等人合資在長沙南門外建立了中國第一座煉銻廠,後來又利用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赫倫史密特揮發焙燒煉銻法 , 併購買了專利。


唐章懷太子墓壁畫《客使圖》 網路資料


1897年銻礦發現者之一晏詠鹿為此曾寫有《安的摩尼歌》一詩:"火齊明珠號曰銻,安的摩尼(銻)名譯西:初見此物可致富,往探陶塘發端倪"。並描述過銻礦石似錫非錫,還發現前明時期在此煉金屬的礦砂尚有餘塊 ,並取余砂三十斤運到省城化驗得知是銻。晏詠鹿是鄒後來的礦場合伙人之一 ,也極有可能是從鄒那得知火齊珠就是連錫和銻的古書推斷想法。鄒源帆出生於學術世家,是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倡導者和奠基人。



明 仇英《職貢圖》局部一 樂藝會資料


這段史料可能被當作「連錫」為銻的判斷, 也被很多文章引用,但是出處考證並沒有見到, 「連錫」在漢代已有記載,真正是何金屬,學者一直就有錫、鉛、鋅或其它的爭議,並無論證判明過古史中「連錫」就是銻,不知是否也為鄒源帆所想的「古人」。如周衛榮先生《中國古代用鋅歷史新探》一文中有「連錫」為鉛的探討。


古文載火齊明珠(火齊珠)是寶珠的一種。一說似珠的石。《南史·夷貊傳上·扶南國》:「(扶南國)獻火齊珠。」《急就篇》卷三「係臂琅玕虎魄龍」 唐顏師古註:「琅玕,火齊珠也。一曰:石之似珠者也。」 沉宗畸 《題高麗閔王妃遺像》詩:「火齊珠懸玳瑁狀,水沉香爇鴛鴦被。」


明 仇英《職貢圖》局部二 樂藝會資料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屈露多國》:「既鄰雪山 ,遂多珍葯,出金、銀、赤銅及火齊珠、鍮石。」《舊唐書·南蠻西南蠻傳·林邑》言:「貞觀四年,其王范頭黎遣使獻火珠,大如雞卵,圓白皎潔,光照數尺,狀如水精,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玄奘此言幾種特產都為金屬質 ,「火齊珠」亦可能高品質的銻礦石經打磨後閃耀出白色金屬光澤質感。但「連錫」如何與「火齊珠」相通還需待考。



明 仇英《職貢圖》局部三 樂藝會資料


說文解字中銻解釋是「鎕銻」,從金弟聲。東漢許慎《說文》「鎕,鎕銻,火齊也。」 章炳麟 《訄書?訂文》附《正名略例》:「若鎕銻,本火齊珠也。」黃錫全教授認為「鎕」指黃赤色.黃色礦質常見的有鍮石(黃銅自然礦)和黃銻華礦的可能性,黃銻華礦外觀呈暗黃金屬色,與硫多共生。文獻中「金」與「 釒膚」之前有顏色修飾詞,「金」有「赤」「白」「玄」「青」「黃」等色,而「 釒膚」只有「黃」「赤」兩種顏色。仲子平鍾銘文「鋿釒膚」之「鋿」「鎕」也。「 釒盧」是一個物質名詞,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戰國之際金屬銅及其合金的統稱。


大明出土成套錫器一 松江博物館 樂藝會資料



「連」或「連錫」等金屬名詞在秦漢時出現,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二十九云: 「江南出楠梓薑桂金錫連丹砂」,連與金錫並列,說明「連」不是錫。《史記》中徐廣解說「連,鉛之未煉者」,說明「連」是一種與鉛有關但又不是鉛的金屬。「連」非鉛非錫 ,也正如銻發現者之一晏詠鹿所說「似錫非錫」的表象。


中國是世界主要產銻國,其中大部分又都產自湖南的錫礦山。在古代文獻中確切記載過銻金屬,只有隋代蕭吉《五行大義》中記載過一句 :「五行十雜雲 甲為木 乙為材 丙為火 丁為灰 戊為土 己為泥 庚為金 辛為爐銻 壬為水 癸為濁汙 此皆雜義也 」。


文中所說的是煉金之術,煉金過程,先將淘出的金砂以水銀「咬金」,就是利用「物理還原法」,以水銀「咬金不咬砂」的特性將金子與砂石分離,再逐步用火燒,回收水銀,而後再加入數倍的銀,將金子置換出來,最後加熱至1300℃,再將純金溶液製成金塊。

如果用了含有金銻共生的礦石,(如金銻礦石是合金的輝銻礦石,以採金為主,銻礦是副產品。)有可能會得到煉金的廢棄物銻的可能性。近代工業製法就是先焙燒,再用碳在高溫下還原,或者是直接用金屬鐵來還原輝銻礦。



大明出土成套錫器二 松江博物館 樂藝會資料


古人在錫銻的冶煉過程中,還得到一種危險的廢物砷鹼渣,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砒霜」。同理相反,古人在煅燒「砒霜」時,也可能得到副產品爐銻。雖然明確說爐銻為煉金之衍生物。但此書所記也為孤例,尚需再考。


目前出土的古代金屬文物中也有含銻高達10%以上的早期青銅器,但這些含銻金屬器物的銻元素,都不是有意加入,很有可能是使用了含鉛、銻、砷等共生金屬礦冶煉時沒有分離出來,因為沒有精鍊技術。如果使用黝銅礦冶煉銅時帶入,那是單純偶然性的,與使用含銻的礦料有關,不能代表提煉銻金屬的技術在中國已經產生。 又據新的研究報告,陝西發現了二件銅銻合金的商代銅鐮形器,尚不見論證,也沒有發現錫銻合金的報導。


從早期青銅器檢測得知有銻出現在青銅合金中,這種出現是偶然性的,是銻與銅錫鉛多金屬共生礦開採或冶煉時的混入。金屬學界認為,中國商代已能夠對氧化型銅礦石和氧化型錫礦進行冶煉,這就表明對氧化型銅、錫、鉛、銻類多金屬礦都可以進行冶煉,有學者指出,用冶煉錫礦的方法就可以直接冶煉鉛錫多金屬礦,並能產生鉛錫合金,雖然不能證明單獨提煉出銻,但完全可能產生銅銻合金,錫銻合金。


在西南地區至今仍有較原始的鉛錫多金屬礦冶煉方式,把不能精選的氧化型錫鉛共生礦,直接裝入鼓風爐進行還原熔煉,很方便就可以得到錫鉛合金。當然,直接對鉛錫多金屬礦進行冶煉可能在東周時期才得到更廣泛的運用,這可從該時期出現大量的鉛錫合金焊料得到某些證實。



大明出土成套錫器三 松江博物館 樂藝會資料


文獻中呈白色的金屬字詞有錫 、鉛、 銀 、鏐、 鐐、 鋈 、鑞、鈏 、 連錫(連)中也確實只有「連」與「銻」有著相似性。「連」《說文解字》中作「鏈」,史游《急就篇》中說它為鉛靑金,或專指錫中堅白的一種叫「鈏」。

史游又言「錫一名鈏在銀鉛之間即今白鑞也」 ,銀鉛之間即今白鑞也。 白鑞是鉛和錫的合金,用作焊接金屬料,亦可製造器物(亦稱「白鑞」、「錫鑞」)如銀樣鑞槍頭。北京科技大學冶金研究所孫淑雲研究員專門討論過「連」、「鑞」問題。


孫淑雲從冶金考古的角度,認為「連」、「鑞」是與鉛有關的某種金屬合金,應都是指鉛錫合金;該金屬與純錫和純鉛都有區別,因此以「連」、「鑞」或「錫鑞」等新的名稱稱呼。


蘇州民間盛茶錫罐「錫得」。蘇州民俗博物館藏,樂藝會資料


這種金屬合金由於熔點低、硬度小,與蠟燭之「蠟」有相似之處,因為是金屬,故以「金」字旁代替「蟲」字旁而可寫為「鑞」;之所以也可稱為「連」,是因為有鉛錫合金連在一起的意思。連錫也許是用了富含銻的錫礦石,冶煉無法分離出銻,相連形成錫銻合金,是一種混合好的金屬,可單用,也可做鑄造時銅鉛配比之金」。特徵不同於錫。 而銻正好符合這些要素(硬度2.5~3)。錫銻合金的熔點正是在銀鉛之間.(銀熔點961度,鉛在328度,錫銻合金為420~480℃)。


呈現白色的金屬材質貨幣,從兩漢至五代都有鑄造過,品種很多,有各類五銖,開元、乾元、乾亨、五五等等,從材質上來說都屬於高錫鉛配比,發白色光澤,但之前並沒有發現過這種高銻合金材質的錢幣。而這批唐代乾元數量不少,文字鑄造目前發現有二種版式,也就是說鑄造上至少有二種爐別以上,銻是以主要合金之一成份明確在這批鑄幣實物里,錫銻合金乾元重寶的發現,對於我國古代冶金史、貨幣史、都有重大的科研意義,至少能證明中國銻合金技術在世界上已領先了上千年。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樂藝會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藝會 的精彩文章:

曹昊:龍吟細細 鳳尾森森——漫談竹和竹文化
鈕祜祿氏熹貴妃「甄嬛」 宮用祝壽織綉掛屏考(上)

TAG:樂藝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