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兩會要開出中國的動力和凝聚力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今天開幕,至此兩會相繼召開。今年的兩會比往年的長,審議機構改革方案、修憲都是比例常兩會增加的內容,這是一次非常繁忙的兩會。
兩會是中國特色政治體制的重要標誌,也是中國政治生活的主要舞台。由於這種獨特性,外界以西式議會的經驗來認識中國兩會往往不得要領,外國議會裡的激進、好鬥文化與中國兩會的使命不兼容,因此相互對比沒什麼意義。
新中國成立,兩會從無到有,並幾經曲折,逐漸成熟起來,與中國整體政治發展和經濟社會進步形成越來越緊密的契合。
從制度的角度看,兩會是黨的領導、人民民主和統一戰線的體現,是依法治國的法定程序。從政治效果的角度看,每年的兩會是中國全社會圍繞黨新近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開展動員、形成共識、推動落實的過程。兩會把加強黨的領導與發揚民主、依法治國緊密結合了起來,形成一整套符合中國實際、高效的政治機制。
中國政治文化非常注重領導力和推動力,同時也很強調共識和團結。在現階段中國仍處於建設現代化國家的攻堅期時,這些原則尤其至關重要。中國需要積極有效的政治機制,而不能讓國家政治舞台上充滿不同利益集團的惡鬥和分肥遊戲,使得國家政治治理反而成為社會動蕩的源頭。
世界上很多動蕩地區都是從政治上亂起來的,民主「放」得出去,卻「收」不起來。政治幫派和山頭切斷了國家的凝聚力,導致社會成為一盤散沙。
中國的兩會匯聚了各種意見,也聚集了大量信息,社會的參與熱情同樣很高。然而兩會不是加劇不同意見對立的過程,而是建立社會最大公約數、讓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深入人心的過程。換句話說,兩會的基本目標是為了做事,而不是為了「攪局」,不是為了給少數人出風頭搭建舞台。
外界常有人嘲笑中國的兩會是「橡皮圖章」,在那些人看來,西方的議會近乎敵對的吵鬧才是有意義的。其實西式議會的弊端正被越來越多地詬病,一些國家和地區議會裡甚至搞得大打出手,引起諸多反思。
兩會到底應該怎麼開,應該不會有一勞永逸的答案。但是回答這個問題必須緊扣中國政治的根本宗旨,呼應中國的時代使命,對應中國老百姓的根本利益。這個答案尤其不能由外國勢力來「指導」,它需要在中國的實踐中不斷水到渠成。
中國的兩會代表委員人數遠超世界各國議會,他們主要是兼職的,對中國全社會有十分廣泛的代表性。每位代表委員都應胸懷大局,盡職盡責。中國的政治建設怎麼樣,要有很大一部分通過代表委員們的工作和表現體現出來。我們經常說:你什麼樣,中國就什麼樣。這句話用在代表委員身上更多了一分貼切。
中國的兩會制度最後是要由歷史來打分的。而大歷史打分的標準只會是經兩會討論通過的決策給中國帶來了什麼結果。如今外界正面研究中國兩會制度的人越來越多,原因也是這些年中國重大方針政策都產生了好的反響,中國的前進十分穩健。
我們需要在政治上高度自信,不被外界對華激進輿論所動。最了解中國現實、最關心中國前途命運的是我們自己,我們要讓兩會開得最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而不是最有可能獲得西方輿論的掌聲。
※俄蘇-25在敘被擊落飛行員喪生 30多名武裝分子隨後被消滅
※宋微:小島國「無權」現代化?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