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北海,一座中國罕見的歷史文化寶藏將耀世開放!

在北海,一座中國罕見的歷史文化寶藏將耀世開放!

踏遍祖國的山山水水,尋訪大江南北,甚至遠足東南亞;行數十萬里,歷二十餘春秋,巫海先生追逐一個宏偉夢想,做一件中國罕見的大事。

在北海,在今年,巫海先生的宏偉之夢將以令人矚目的方式,呈現於世人。

在一簇簇鮮花掩映中,佇立著六個裝滿寶藏的大倉庫;從外觀看既低調又老土。但當大門打開時,卻看到令人震撼的一幕!

——在這塊數百畝的土地上,一個展現明清數百年間,中國人風情、習俗的明清木雕文化主題景區正在悄然啟動。

六個倉庫的寶藏深藏一隅,如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六位絕世佳人,正盼望著開門接親。

來參觀的各級領導和專家認為:這個項目具有厚重的文化元素,讓後人對中國數百年的傳統文化得以更生動的了解和優秀文化的傳承,有利於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這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神通廣大的央視《走遍中國》欄目組卻找到這裡,並拍攝了專題,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播出。

怎麼讓這筆巨大的歷史文化財富發揮作用?巫海先生決定把庫房大門打開,借北海全域旅遊大發展之機,為北海旅遊注入更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打造一個明清木雕文化主題景區。該景區的建設正契合北海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和國家領導人倡導的建設"一帶一路"大戰略的背景。

北海市委書記王乃學到庫藏區參觀指導

現代人,生活物品快速的更新,當十年二十年回頭看一下,十年前的東西幾乎不見了蹤影。給後人留下的,除了你的照片,和一處越來越舊的房子,還有什麼?

幾百年前,中國人是怎麼生活的呢?古人的衣食住行是什麼樣的風俗習慣?他們給後人留下了什麼?

我們今天展示幾件寶貝給微友們欣賞一下。

這是清代的千工床,看了直讓人汗顏。

我好像睡的是一張假床

「千工床」是舊時大戶人家結婚時訂做的傢具,費工浩大,甚至做一張床有花工三千、歷時兩年的;千工床多雕有龍鳳與人物造型,造型生動,栩栩如生。

這張床內壁雕有可愛的童男童女,新娘新郎一上床就想要小孩兒。

有趣的是,床外面的檐上雕有組合為一體的意象男女生殖器,旁邊還有展開翅膀的小鳥。

當奶奶看到床上的掛帘像小鳥翅膀忽閃忽閃動起來的時候,心裡就美滋滋的——快抱孫子啦!

床內四周雕刻繪畫,貼金朱漆極其富麗,而且梳妝台、點心盒、文具箱以及馬桶等生活用具一應俱全,床內床外猶如一座小型的宮殿。

觀看古床上的雕刻,就像在欣賞一幅幅歷史人物故事畫,令人嘆為觀止回味無窮,是研究民風民俗的珍貴史物。

這個書櫃,做工精美絕倫,觀者無不讚歎。

通曉明清傳統文化的齊館長介紹說:要定做這樣一個書櫃,最少需要一年時間,花數百工時。不僅要繪製精美的圖案,而且上一道顏色的漆就要停下來,等陰乾了再上第二道漆、第三道漆……工序相當複雜。

打開櫃門,令人吃了一驚,櫃門裡側也是繪畫。

下面這幾件東西恐怕你只有在電視劇里見過吧?

這個是買賣糧食使用的公平量具,如今天的公平秤。

猜猜這是啥?愛美女人專用。

燙斗!對,裡面裝炭,熨燙衣服的。

古裝武打劇里經常看到鏢局押鏢的情節,那個鏢箱到底是什麼樣的呢?今天終於見到了它的真容。

鏢箱大多是榆木製作的,這種箱子本身就有七八十斤。鎖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防盜暗鎖,只有大掌柜和二掌柜兩把鑰匙並起來才可以打開,起到一個預防貪污的作用。如此牢固,就是被劫了不費點工夫也難輕易打開!

上萬件庫藏品,

訴說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煙火;

無聲地講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進庫藏區,如進入一個巨大的博物館,

又恍若走進古人生活的世界。

數量龐大、氣勢恢宏,

工藝精美、文化厚重。

深厚的魅力就像一部歷史巨著,

每一件都是一個故事;

它們極致的藝術性、精美的雕工,

令現代人震撼。

庫藏里大量的明清農耕和傢具用具,鮮活地演繹著古人生活劇情,與現代人進行穿越時空的文化交流。

135

狀元文化,是中國自實行科舉制度以來的一種文化現象,由於古代狀元及第具有崇高的榮耀感,直至現在,每年的高考也受到關注,人們將高考成績突出的稱為高考狀元,成為激勵其他人的榜樣。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科舉制是底層百姓進入仕途的唯一途徑,所以古人對子孫的教育極為重視。

下面這幅藻井(廳堂的天花板),包含一個「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富貴花開,金鳳飛來」的蘊意,用以感染子孫發奮學習。窗花是由一個個人字組成,圖案蘊含人要寒窗苦讀才能學會做人,才有富貴之意。

下圖藻井表現的是鯉魚躍龍門的故事。

鯉魚在躍龍門之前受盡了磨難,被束縛、被困住、被折磨,最終還要被龍噴烈火燒掉魚尾,才可躍入龍門。

到現在不少地方還有孩子考得名牌大學請親友吃燒尾宴的習俗。

第三張圖是科舉文化的詮釋:六魚奪魁

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的祥瑞文化。

135

雕花的圖案含有「十全十美」的寓意並有錢幣圖樣。上萬顆僅0.2毫米長的木鉚釘將細小的構件環環相扣,其工藝的精細程度令人驚嘆!

你還感懷於德國的工匠精神嗎?

來這裡看看你才知道,我們的先人有多麼了不起!

首尾相連的蝙蝠,並且串連著錢幣,表達了福福相連的美好願景。

獅子是猛獸,但你看一下這兩隻獅子,它們是會笑的,兩隻喜獅么么噠!

蘊意「笑口常開,喜事(喜獅)成雙」

這些精雕細琢的物品是吉祥、如意、富足的代言。雖歷經百年,今天看起來仍新鮮生動,今人讚歎!

我們欣賞一下中國的「壽」文化:

郭子儀拜壽這幅數米長的古木雕鮮活生動地講述一個歷史典故。

郭子儀是中唐名將,位極人臣,子女眾多。有七子八婿,史稱「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舉國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聲譽。

郭子儀的壽辰,各路人馬前來拜壽,位高權重者送禮單坐轎從前門進,身邊帶著騎馬的人跟隨。

身份地位一般的親友,長者坐手推車、年輕人肩挑禮物從後門進,據說百姓走後門送禮就是來源於此。

看,權貴者從前門進來了!

鼓樂手歡天喜地地迎接

拜壽場景

再看,送禮的人走後門進來

樂鼓手迎接走後門的客人沒那麼熱情,

禮都送來了,還左顧右盼的。

唉,這世道,沒有變!

太多的精彩因篇幅所限不便一一分享,我們對這座中國也罕見的明清木雕文化主題景區充滿了期待。

詩人文哥參觀後即興賦詩:

樹木從來不蘊情,

精雕智造卻傳神。

巫師苦苦集珍品,

功在千秋濟世人。

(文哥註:巫海先生,乃古木雕收藏大家、中華木藝鑒賞家,故尊稱為巫師。他如受神的指派為傳承博大精深中華傳統文化丶收集浩渺如海散落於民間的明清木藝精品而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做一件平凡但偉大的事情。)

原創:北海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海圈兒 的精彩文章:

TAG:北海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