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吃貨眼中的年貨:除了豬頭肉,還有紅包

吃貨眼中的年貨:除了豬頭肉,還有紅包

對於過年,有各種各樣的過法,但年貨卻是其中永恆的主題,年貨的流動也成了一個十分複雜的社會實踐過程。學者閻雲翔在《禮物的流動》一書中,從一個村莊禮物饋贈的小事說起,洞察了禮物流動過程中的互惠原則,以及處於關係網路中的中國社會。年貨,作為禮物的一種,在流通中又蘊藏著怎樣的價值和內涵?來看看這些關於年貨的故事吧。

我已經很少吃糖了

大白兔奶糖。來源:視覺中國

小的時候家裡是真的窮啊,過年最喜歡吃的是糖果——喔喔和佳佳,喔喔是牛奶味,佳佳是咖啡味。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大白兔,更不用說那些外國牌子了。

買回來的奶糖放在一個餅乾盒子裡面,只有過年那天才會拿出來。我總是偷偷地打開盒子,拿一顆奶糖,不敢用力去咬,只是含在嘴裡。現在可以隨心所欲地吃糖了,我卻很少吃了。


那時候還沒有冰淇淋

2016年11月13日,黑龍江黑河,零下低溫高寒下的凍梨。來源:視覺中國

在東北農村,凍梨球一定是每個80後記憶中的一抹清甜。那揮之不去的味道和凍得上牙磨下牙的樂趣,伴隨著酒香、肉香和爆竹的硝香一併組成了年味。

小時候冬天非常冷,乾淨的倉子就是天然的大冰箱,凍著過年的雞鴨魚肉、粘豆包和豆餡饅頭。家家戶戶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捨得花錢買上一大塑料袋凍梨球。用涼水化開,或者拿到屋裡緩一緩,趁著還沒化開一口口啃下去,就像分層的雪花。


叫苦不迭卻樂在其中

年邊幾周,家裡開始置辦各種吃食。一類叫果子,花生瓜子開心果,蜜桔奶糖牛肉乾,抓一把擱在糖罐玻璃盤裡。拜年時,大小下山猴們一哄而上,先塞一把進肚子,再揣一把在兜里,含著半塊奶糖來一句甜甜膩膩的"新年快樂",討到紅包便溜一邊放鞭炮去了。另一類是年貨食材,雞鴨魚肉都得備好,尤其是豬肉。

入了正月,初一登高,初二開始拜年,提著一壺油或一箱奶、零食水果或各種特產,走街串巷拜年閑聊,忙碌又悠閑,叫苦不迭卻樂在其中。


郵局的包裹是日常的期盼

母親是四川人,從年少起,我總能在年夜飯上吃到地道的四川臘肉、臘腸。

舅母們總是提前一兩個月將腊味做好。那時物資流通比較困難,這些年貨便以包裹的形式郵寄來。年貨寄出後,舅舅會同時寄出一封信告知。信一般五六天就能到,收到信後,什麼時候能收到臘貨就成了我日常的期盼。

現在,舅母們年紀大了,再無力去操辦臘貨,我們家的傳統腊味就此中斷了。


供桌上的那個豬頭,是我洗的

豬頭肉。來源:視覺中國

在老家,年夜飯的主角不完全是人,更多的是被祭祀的祖先,所以準備貢品的時間很長,最主要的貢品是豬頭肉。一個完整的豬頭,需要從年初起就飼養小豬仔。殺豬飯一般定在臘八前幾天,連吃幾頓,各家的男性會相互幫忙。

女性則辛苦一些,準備殺豬飯宴請賓客,把豬肉做成火腿、臘腸、酥肉……過年我在二姨家玩,在她的指導下和幾個女性長輩把豬頭架起來,用火去毛洗凈,算是功德一件。

與城市的一團和氣不同,村子裡的年俗更加莊重、嚴肅。城市裡的年貨多用來滿足人的願望,而村子裡,還有少數人在用年貨表達對祖先鬼神的虔誠與敬畏。相信「封建迷信」的人越來越少,儀式感越來越淡,或許這就是年味變淡的緣故吧。


這幾道不變的菜才是記憶中的年味

我們家的年夜飯里,會有固定的幾道菜,這也是年貨置辦的重點。

年前媽媽會托熟人從山裡帶一隻放養的土雞,過年的時候殺雞、拔毛,整隻燉上用來拜神祭祖,最後做成一道手撕椒鹽雞,就著鮮美的雞湯作為年夜飯的開端。其次是青菜燉蘿蔔。蘿蔔切滾刀塊,青菜洗凈整條下鍋,寓意新的一年也要清清白白,福氣像鍋里的青菜一樣長長久久。

炸酥肉也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上好的五花肉切條用各種香料腌制,裹澱粉雞蛋,下油鍋炸。熱口的酥肉最是好吃,剛起鍋的酥肉還沒來得及裝進盤子,就被孩子們哄搶完了。還有一道八寶飯,蒸熟的香甜糯米飯點綴上大棗、冬瓜蜜餞、紅絲、綠梅絲、白果、火腿,再澆上糖水,象徵著團圓美滿,是年夜飯里孩子們的最愛。

總聽人說,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天天吃得都像過年一樣,但是對我而言,年夜飯里這幾道不變的菜才是記憶中的年味。


有一種喜歡叫你媽覺得你喜歡

2018年2月21日,江西贛州,塞滿後備箱的年貨。來源:視覺中國

每年春節,家裡都會收到親戚送的臘貨,數量之多以至於它們往往能在冰箱里呆上一整年。除此之外,媽媽會為我準備一些(她覺得)我喜歡的水果零食,以補償我一年來被虧欠的味蕾。

今年回家比較晚,到家的時候,媽媽已經買好了大大小小的年貨,堆滿了家裡的小陽台。離家返校時,媽媽打包了一些年貨讓我帶著。我嫌重一樣都沒帶,媽媽喃喃到:「那這些東西我和你爸要吃到什麼時候?」


年貨,應該就是一顆沉甸甸的孝心吧

姑姑帶回的特色菜。

從記事起,每年年前那會兒都是家裡最忙的時候,也是我家那幾平米的廚房最擁擠的時候——填滿雞魚肉蛋、谷蔬瓜果,還有各種平時不常喝的酒水飲料。媽媽總會在新年以前把東西一件件置辦好,到年三十那天,全家出動,把這些年貨一併帶給老家的爺爺奶奶。

老人們年紀大了,由於身體原因常常不方便出門採購。於是在我家,新年除了給晚輩買零食添新衣,為家裡的老人準備一份豐厚的年貨已經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有時候幾個姑姑家也會帶一些「稀奇古怪」的「特色菜」,比如南瓜花、蠍子等,有了這些菜點,年三十的團圓飯變得格外有趣溫馨。


一張素描也是心意

回家的火車上,鄰座是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一上車就戴起耳機。我們相鄰而坐,卻彷彿身處不同的世界。

後來,他摘掉耳機,向我借充電寶。我問他帶了些什麼回家?他一愣,用手捋了捋額頭上的長髮,笑著說:「我給他們畫了一張素描。」作為一個在畫室里半工半讀的學生來說,一張素描或許就是最大的心意。


詩書濟世長

手寫春聯。來源:視覺中國

從記事起,每年的除夕,爺爺都會拿出一本曆書和鮮艷的紅紙書寫春聯。爺爺是村子裡的先生,通文墨,識曆法。解放初,在鄉鎮做過幾年文書,後來又做過教師,在那段非常的歷史時期,被迫回家務農。過年時,鄰里請他寫春聯,他都非常樂意。

那時,我總喜歡看爺爺寫春聯。折好格子、調勻墨汁,工工整整地寫著對來年的幸福。手冷了,就和我湊在一起,在火籠取暖。


紅包大概也算得上一種「年貨」

我家一般不買年貨,過年都在奶奶外婆家吃飯。如果要說的話,紅包大概也算得上一種「年貨」。

過年的紅包是少不了的,雖然塞來塞去,最終口袋裡的還是自己的錢,但是也算是一種心意的傳遞了。過年圖的還是一種氛圍,大家熱熱鬧鬧湊在一起,分享各自的歡喜幸福。


薄暮蒼穹之下的萬家燈火

北京除夕夜的萬家燈火。

我的家鄉是一個平靜安詳的小鎮,小年前後人們已經開始購置年貨。道路兩旁紅艷艷的對聯和福字擺了一地;菜市場的攤位上擺滿了紅棗、葡萄乾、柿餅。乾果店的門口總是有一台偌大的翻炒機,核桃在裡面打轉……

聽著人們談論小年如何打掃房子,看著熙熙攘攘、忙碌卻快活的人群,才發現這煙火氣的市井人間是多麼的富有生機。

到了大年三十的夜晚,這一切都歸為平靜,我眼中所見的,是薄暮蒼穹之下的萬家燈火。

⊙ 編輯運營/周雙玲 迦沐梓  校對/阿犁

穀雨致力於支持中國非虛構作品的創作與傳播。了解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穀雨計劃(guyuproject)」,投稿與合作請發郵件至guyustory@qq.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穀雨計劃 的精彩文章:

《太平洋大劫殺》:真實還原魯榮漁2682號上靈魂顫慄的殺戮
我眼中所見的,是薄暮蒼穹之下的萬家燈火

TAG:穀雨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