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溝通無非就是你好好說,我好好聽

溝通無非就是你好好說,我好好聽

記得中學時代學過一篇文言文叫《扁鵲見蔡桓公》大致意思就是扁鵲三次進言,說蔡桓公有病,蔡桓公都不當回事,最後一次還挺生氣把扁鵲給轟走了,覺得扁鵲在危言聳聽,直到自己真的病入膏肓了,扁鵲也無能為力醫治了。當時學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就覺得扁鵲身為醫生,為什麼不能把話說清楚,每次進言就是一句話,不是「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就是「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換位思考,假如你是蔡桓公,莫名其妙有個醫生,每隔一段時間就過來告訴你一句「你有病,不治就晚了」卻不能好好說出病因,有哪些癥狀?說的起碼也得詳細點,才能引起患者的重視啊,就一句「你有病啊,不治就晚了」何況還是面對一國之君的蔡桓公,大家都知道,古代君王都是特別好面子,都覺得自己是神,可以長生不老,都不允許別人說自己一個「不」字,更不能允許有人直接說自己「有病了」所以蔡桓公在扁鵲三次只有一句話的進言情況下,根本就是不屑的。這個有名的歷史典故,就是明顯的溝通不暢,無非就是你沒有好好說話,我沒有好好聽。

扁鵲和蔡桓公都存在溝通上的問題,扁鵲沒有將病情說清楚,蔡桓公沒有很好的溝通去了解對方要表達的意思,總之,他們雙方都沒有根據自身的特點,進行一場透明有效的談話,正如《高難度對話》這本書告訴我們「如何與挑剔的人愉快相處」認清楚溝通難的根源,借用溝通工具,掌握溝通技巧,就可以維持好任何親密關係。如果扁鵲和蔡桓公都早點認識到溝通的重要性,想必歷史就要改寫了。

作者邁克.貝克特爾在《高難度對話》一書中,先是從「房間里的大象」作為引言,來告訴讀者,我們在日常交往中遇到很難溝通的對象的時候,到底問題出在了哪裡?當你看到「房間里的大象」想必也就知道問題的癥結該如何解決了?「房間里的大象」用來形容某些顯而易見的事情正在發生,可所有人都避而不談,而且假裝什麼都沒發生,久而久之,隨著大象越來越大,彼此之間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多,你有沒有覺得在與家人,朋友,陌生人等等交往溝通的時候,越假裝不在乎,彼此之間的隔閡就會越來越大,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在大象剛進去房間那一刻,也就是還是小象的時候,就要真誠交流,話說開了,意思表達清楚了,溝通也就順暢了,否則,如果你放任不管,當小象很大很大的時候,你們之間的屏障也就越來越大了。問題解決起來就會更加困難。

《高難度對話》這本書從四個方面教會我們如何解決溝通難,談話陷入僵局的問題:第一:先要認清楚造成人際關係艱難的根源是什麼?第二:進行高難度對話可以借鑒哪些工具,促成對話愉快進行;第三:掌握哪些技巧和方式方法?第四:如何保持和處理各種親密關係。

人際關係艱難的根源,往往是成年人的外表卻有著孩子般的心智,不懂得如何溝通,面對不同的關係,不能應對自如。

我們現實生活中存在很多這樣的情況,夫妻之間莫名其妙的爭吵,父母和子女之間形成的代溝,同事之間,朋友之間,因為一些說不明道不清的理由產生了隔閡,日積月累這種問題越來越常見,成為了我們日常工作中非常難以解決的問題,而我們大部分人的問題就在於,成年人的我們卻有著孩子般的心智,遇到問題,不能及時去溝通,面對不同的人際關係,不懂得如何去進行交流

《高難度對話》將人際關係分為八個階段:吸引,靠近,好感,牽掛,適應,憧憬,冷淡,出路,面對這八個階段所產生的隔閡,無非就是通過對話來解決矛盾或者因為感到不舒服而避免衝突,就像那個「房間里的大象」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會影響我們健康的人際關係,我們先了解了人際關係艱難的根源,接下來再一起跟隨作者貝克特爾來了解一下學習那些技巧和運用那些實用工具來解決這個溝通難題。

進行高難度對話最重要的三要素就是:時間,意願,耐心,正確藉助溝通工具,讓彼此對話事半功倍。

處於冷戰中的夫妻,不和諧的同事等等,不要試圖通過網路平台敲字或者打電話來解決矛盾,我們應該學習一下《高難度對話》中提到的具體溝通步驟:

致力於面對面交流,試想一下,處於冷戰中的夫妻,一方先要開口說話的時候,只是冷冰冰的通過網路平台打幾個字問候對方好呢?還是面對面的準備一桌可口的飯菜,溫聲細語的說幾句好聽話呢?顯然後者的效果會更好。

要適應不舒服尋找共同之處,因為工作問題產生衝突的同事,只是通過電話互相寒暄幾句,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假設彼此面對面坐下來,好好針對工作問題,各抒己見,對事不對人的態度進行探討,彼此之間要適應彼此的不同觀點,即使都有不同意對方的時候,但是只要求同存異,彼此包容,想必同事之間溝通問題,一定會事半功倍,得到完美解決的。

不要試圖改變他人,父母和孩子之間存在溝通問題,真是一個千古不變的話題,基本上大部分家庭都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父母經常說的話:「我辛辛苦苦一輩子還不都是為了你好,你這孩子咋不知道感恩呢?你看,誰誰家孩子多好啊,學習又好,又懂禮貌,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不爭氣的孩子啊。」孩子經常說的話:「我媽快煩死我了,這也管,那也管。別人家父母多好啊都給他們買東西,我父母怎麼這樣啊,什麼也不給買。」我們生活中是不是經常聽到類似的話,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有各自的小抱怨。或許你也為之苦惱,無論是作為子女的角色還是父母的角色,都覺得身心疲憊,不知道如何去溝通,尤其是面對最親的人,一點點小事就有可能引發家庭戰爭,《高難度對話》中提到我們任何人都不要試圖去改變別人,即使對方是你最親近的子女,請給彼此空間和自由,我們唯一能控制好的就是自己,做父母的是否自己做到了「以身作則」都說再牛逼的教育都比不上「言傳身教」我們應該更加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再去面對子女溝通,或許態度就不一樣了。

掌握高難度對話的技巧技能,唯一的途徑就是互相看重對方作為人的真正價值,懂得彼此互相尊重,好好說話,好好傾聽。

先了解了《高難度對話》中的一些工具使用方法,接下來一起來了解一下掌握哪些高難度對話技巧,其實,這些技巧非常簡單,也很容易學習,都是一些顯而易見,經常聽到的方法,可是我們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如果大家都能夠遵守《高難度對話》中所提到的技巧,再難的溝通也會迎刃而解的。之前讀過一本關於育兒的書《我想傾聽你》是台灣著名教育學家洪仲清所著,這本書是寫給關於孩子,以及曾經扮演過孩子角色的我們,通過心理師洪仲清筆下娓娓道來的這一幕幕發生在家庭內部的瑣事,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帶著相似的困惑和疑問去探索作者如何不動聲色的化解了故事裡面劍拔弩張的主人公們。同時,又讓讀者發現,這種神奇的力量不僅能夠消除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隔閡,還能有助於我們自己情緒的整理以及處理社會中人我關係交往的困惑,那麼這種神奇的力量究竟是什麼呢?正是這本書的名字中出現的兩個字「傾聽」。在這個物慾橫流發展迅速的大時代下,我們無論是作為孩子的角色還是父母的角色,你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好好傾聽彼此了?

《高難度對話》中提到,傾聽,要看著對方的眼睛,表示尊重,不要隨便打斷對方的講話,不要隨便揣摩別人的想法,如果不懂得問題,可以請對方來解釋加深理解,可以提問對方感興趣的話題,擴展談話內容,最後可以總結一下對方說過的話,確認一下自己理解的是否正確。如果父母和子女之間能夠達到彼此尊重對方,並且能夠真正的做到,你好好說,我好好聽,我想家庭矛盾就會少很多了。

保持親密關係,讓高難度對話愉快的進行,需要面對面健康的交流,尤其是處理家庭親密關係尤為重要。

其實《高難度對話》這本書,更想告訴我們大家的是,在高科技發達的社會,網路科技的確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溝通方式,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變化,但隨之而來的負面影響,就是大家缺少了面對面的交流,尤其面對親密關係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遠在他鄉的遊子,只是一個電話,一個視頻聊天,就以為可以代替面對面的親情時刻了嗎?處於冷戰狀態的夫妻,以為彼此打個電話,說句道歉,就可以代替面對面的交流和擁抱了嗎?甚至是有不同意見產生隔閡的同事,以為彼此發個郵件,就能萬事大吉了嗎?不,這些都是錯誤的溝通方式,只會讓「房間里的大象」越來越大,大的彼此只想逃離和假裝看不見。

我們每個人都值得好好讀一下《高難度對話》這本書,作者貝克特爾最想告訴我們的就是,珍惜彼此之間的親密關係,珍惜生命中那個最重要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會成長的越來越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我生活的城市//魔都上海
你還記得自己十四五歲的樣子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