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試析:新編評劇歷史劇《香妃與乾隆》的藝術特色

試析:新編評劇歷史劇《香妃與乾隆》的藝術特色

評劇《香妃與乾隆》是唐山演藝集團新近編排的一部歷史劇。該劇表現了清朝乾隆年間我國新疆地區美麗善良的維吾爾族香香公主嫁給乾隆皇帝為妃,在與乾隆相識、相知、相愛的過程中,為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毅然犧牲個人利益的高尚品格和感人故事,展現了我國各族人民長久以來共同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美好期盼和英雄事迹。以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感人的情節、詩情畫意的表演風格以及史詩性的場面震撼了觀眾,於無聲處把愛國主義和民族大團結演繹得淋漓盡致。

一、鮮明詩化的歷史主題  《香妃與乾隆》講的是香香公主承載著民族團結的使命,踏上了進京萬里和親路途的故事,歌頌了民族團結友愛、共同發展的主題。該劇以平定南疆霍集占叛亂背景下,香香公主之兄、大頭人圖爾都受命協領南疆事宜開篇。圖爾都目睹南疆幾十年來戰亂不止,民不聊生,雖叛亂已經平息,但「藍天下還有烏雲在翻卷」,「草叢中還有惡狼在窺探」。他深知南疆需要清王朝的屏障,於是決定禮聘胞妹,「聯姻和親嫁帝王」。儘管難捨家園,難離親人,獨行萬里,未來難卜,為了南疆草原,為了和卓子民,在一片「公主承諾,功在千秋,和卓子民,永世不忘」的歡歌中,香香踏上了進宮的征途。  二、耐人尋味的跌宕劇情  《香妃與乾隆》的編創者選擇了幾個看似平常卻富於表現力的事件,充滿機趣地演繹了該劇的追求和主旨。香妃入宮之初,與便裝乾隆邂逅相遇。一個被「異香」引來,心知肚明;一個蒙在鼓裡,口無遮攔。乾隆心甘情願被誤認為掌管萬家燈火的「燈匠」;香妃誠心誠意地喜歡這平易親切的「萬大哥」,要「萬大哥」為她做一個「天山放牧燈」,以寄思鄉之情。燈匠「萬大哥」則許諾給她一座南疆的「寶月樓」,撫慰離鄉之思。誤會使這對帝王與妃子一見面,就處在平等、平和的地位上。這也就奠定了他們真情相待、和睦相伴、恩愛終身的基礎。乾隆力排眾議、堅決修建寶月樓,更形象地表達了「一寺勝過十萬兵」」的遠見卓識,為「民族和親」、「江山一統」、「基業永固」的題旨作了生動詮釋。

三、獨具匠心的戲曲音樂  近幾年新編的評劇,只要不是傳統劇目,都有話劇化的傾向。這齣戲剛開始就是民族歌曲。然而歌曲過後,馬上響起了評劇的韻味,那板胡、二胡的評劇元素都把人帶進了評腔評韻。整台戲從頭至尾都時有民族歌舞,但卻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正宗評劇。評劇之所以是評劇,就是因為它的評劇元素,比如配樂、比如唱腔和對白,都要有評劇的味道,才會脫離貌似話劇的現象。該戲真稱得上是大製作。大製作體現在戲曲音樂上,不僅有司鼓、板胡、評二胡,因為是一些民族音樂,還有大小提琴、長笛、單簧管、圓號等西洋樂器,但是真的沒有影響評劇本身的伴奏,因為在演唱唱腔時,突出的絕對的評劇的伴奏,西洋樂沒有喧賓奪主。

四、細膩厚重的人物刻畫  戲劇舞台以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演員是戲劇藝術的主角,演戲就是演人。因此,作為戲劇重要組成部分的表演藝術和舞台美術,都是從裝飾演員開始的。《香妃與乾隆》好演員一個接著一個,好演員不止主演,還有扮演大太監等人的演員,成就了這台評劇味道十足的大戲。香妃的扮演者羅慧琴和乾隆的扮演者張俊玲均有出色表現。羅慧琴為評劇「新派」優秀傳人,嗓音甜美明亮,音域寬廣,音色美妙,極富感染力和穿透力。評劇「洪派」嫡傳弟子、女小生張俊玲扮演乾隆,風流倜儻,英俊瀟洒,唱腔圓潤,把乾隆皇帝演繹得出神入化。在中國傳統戲劇中,女小生也是一大賣點。就因為是男扮女裝、女扮男裝,才讓女小生、男旦有了另一番味道和神秘,才有了走偶像派路線的可能。

五、濃郁鮮明的民族風情  《香妃與乾隆》在維吾爾族風情方面把握了清新、活躍、風趣的樣式,舞台表現大氣,節奏明快,韻律生動。「當石頭化作邊關大漠,當狼煙化作白雲朵朵,當鮮血繪就天山明月,冬不拉又迴響著昨天的歌……」雄渾的幕前曲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舞台上眩麗的色彩與美麗的服飾,那帶有異域風情的美女們伴隨著音樂華麗麗的登場,舞台一會是圍場的 ,一會是寶月樓的紅色,一個是御花園綠色,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和享受。  《乾隆與香妃》在藝術上是十分成功的。它不但具有史詩的品格,自始至終充滿了詩情畫意。全劇在環境氛圍營造、人物塑造、戲劇衝突、戲劇語言上都是詩化風格,特別是在展示香妃和乾隆等人物的內心世界時,用詩化的形式來呈現,讓人們在了解歷史的同時,得到藝術的熏陶與享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清朝12帝能力排行榜!雍正第三、康熙第二,乾隆未上榜,第一太強
奴才出身成皇貴妃,去世百年屍身不腐!真實令妃比「還珠」更傳奇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