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世倌是誰 乾隆皇帝傳說中的神秘漢族生父即此人

陳世倌是誰 乾隆皇帝傳說中的神秘漢族生父即此人

單單說起歷經清康雍乾三朝的官員陳世倌名字,可能知道的人並不多。但要說乾隆皇帝傳說中在浙江海寧有漢族生父這件事,民間知道的人可就多的是了。而陳世倌就是此傳說中的主角。

滿清從皇太極算起,諸多皇帝都有各類傳說相附,弄得神神秘秘、撲朔迷離。諸如順治皇帝的出家說、雍正皇帝繼位說、乾隆皇帝的身世說、光緒皇帝死亡說等等。

民間有關乾隆帝弘曆是用掉包計「偷龍換鳳」換來的漢人之子一說,在清代中後期就有流傳,後來加上香港著名海寧籍作家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的渲染,人們幾乎對乾隆帝是漢族人後代之說更加篤信不疑。

這則傳說的梗概是:康熙五十年,皇四子雍親王胤禛的側妃鈕枯祿氏生下一個女兒,當天,相鄰而居的大臣陳世倌的夫人生下了一個兒子,於是雍王就命人將陳家孩子抱到府中觀看。可是沒想到抱進去的是兒子。抱出來卻變成了女兒。陳世倌知道這是被四阿哥掉了包,悲痛之餘卻也無可奈何。這事也就只好這麼不明不白地過去了。哪知,這個孩子後來繼位當了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乾隆···

也正是這一傳說,把在清代三朝為官並不出名的閣老陳世倌,推到了風口浪頭,他無形中成了暗中改變滿清皇族血統的「功臣」。

(影視劇中的乾隆帝)

史料記載,陳世倌(1680—1758),字秉之,號蓮宇,浙江海寧鹽官人。他是清康熙四十二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歷任山東、廣東、順天鄉試主考官,後擢內閣學士。在雍正二年44歲時,出任山東巡撫。乾隆元年,已經56歲的陳世倌又出任朝廷左副都御史,累遷至工部尚書。乾隆六年,獲授文淵閣大學士,還兩次擔任會試總裁。乾隆二十二年,以老乞休,加太子太傅。翌年病逝,終年78歲。

從史料記載中看,陳世倌為官幾十年雖無很突出政績傳世,但也是一個恪盡職守的好官,留有「世倌治宋五子之學,廉儉純篤。入對及民間水旱疾苦,必反覆具陳,或繼以泣。上輒霽顏聽之,曰:『陳世倌又來為百姓哭矣!』」的好評。

據民間口頭傳說和一些野史記載,雍正帝胤禛當皇子的時候,就和浙江海寧陳氏家族的關係非常微妙,兩家之間往來十分頻繁。特別當陳家發現兒子被換成女兒以後,知道這裡面的利害得失,所以絲毫不敢聲張,只能保持沉默。康熙帝去世,胤禛登基後,遂將陳氏家中的很多人都提拔到重要的位置。雍正死後,乾隆帝即位。對陳家更是隆恩浩蕩。乾隆一生六次南巡江浙。其中有四次就曾到海寧陳家。或許,從這裡面世人發現了一些引起聯想的蛛絲馬跡。

民間還有這樣傳說:說是乾隆帝在得知自己不是滿人後代,就時常在宮中穿漢人的服飾。一日,身著漢服的乾隆帝問身邊的臣子,「朕像不像漢人啊?」一名老臣立馬跪下答道:「皇上的確有點像漢人,而不太像滿人。」乾隆帝在聽了,更加對世間傳說深信不疑,據說還打算下令所有滿人都改穿漢服,以此來表明自己的漢人身份···

甚至還有比較現代的分析說,認為根據分子人類學測驗基因表明,康熙和乾隆的遺傳基因完全不同,所以野史是真的,乾隆帝確實是被掉包了。同時也表明,很多野史並非空穴來風。

但是,專業歷史研究者都不認可這些傳說,他們認為,康熙的四阿哥也就是皇四子胤禛當雍親王時,是一個低調、表現與世無爭,毫無野心的乖皇子,他尚不知自己能否繼位時,怎麼可能在已有兒子的情況下再給自己換個兒子?再加上當時正值奪嫡之際,若是在這個時候敢混淆皇家血脈,簡直是自己找死。因此說他「偷龍換鳳」純是笑談;

而說乾隆六次下江南是為了尋找、探望自己的親生父母,那就更離譜了。事實上,乾隆皇帝巡視江南有去遊山玩水的動機,但最主要的是巡視河工海防,況且當時清朝的賦稅大半是出自江南地區,乾隆數次去那裡考察民情戎政,問民疾苦,更有監管地方官員是否忠誠從政之意。

至於這則離奇傳說的來源,猜測是當時一些漢族官員和百姓,不滿異族統治,太想讓漢族重新成為最高的統治者,才臆造出皇帝其實是漢人兒子之說。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本欄目,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本文配圖均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如懿竟是甄嬛傳的她,想看懂如懿傳就要看甄嬛傳結尾這幾大細節
乾隆提倡弓马骑射 导致中国落后?听乾隆的鸦片战争早就全歼英军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