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千古豪放詞,蘇東坡宋詞《江城子》賞析,一生必讀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白話】
我姑且抒發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氣,左手牽著黃狗,右手托著蒼鷹。隨從的將士們頭戴華美艷麗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蕩蕩的大部隊像疾風一樣,席捲平坦的山岡。為報答全城的百姓都來追隨我,我一定要像孫權一樣射殺一頭老虎給大家看看。喝酒喝到正高興時,我的胸懷更加開闊,我的膽氣更加張揚。即使頭髮微白,又有什麼關係呢?朝廷什麼時候才能派人拿著符節來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時我定當拉開弓箭,使之呈現滿月的形狀,瞄準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來。
【賞析】
這首詞作於宋神宗熙寧八年十月。當時蘇軾四十歲,在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任上。這年冬天,因為當地大旱,他帶領隨從去密州附近的常山祭天求雨。回來的途中,與同僚「習射放鷹」,會獵於一個叫鐵溝的地方。這次會獵,觸發了長時間蓄積在他胸中的報國情懷,於是豪情滿懷,作此抒懷之壯詞。
這首詞通過對郊外打獵熱烈場面的描繪,發抒作者希望能得到重用殺敵報國的雄心壯志,而這一切,又都是圍繞作者自我形象的塑造來實現的。詞的基本脈絡,就是從外在形象寫到內心情懷的。上闋以敘為主,著力描述了太守即作者自己出獵的颯爽雄姿和獵場的盛況。「老夫聊發少年狂」總領全詞,一「狂」字,確定了詞的基調,同時也為「老夫」的行動和要求做了很好的鋪墊。
接著,寫「老夫」的「狂」態,自我形象漸漸顯現出來了:左手牽著獵犬,右臂擎著蒼鷹,戴著錦帽,穿著裘服,帶著大批人馬席捲平坦的山岡。場面聲勢,逐層展開。「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作者的心聲得到了最完全的體現,是自我形象的突現:告知全城的百姓都隨我身後,親眼看一看我那象當年孫權射虎一樣,顯示出來的非凡身手吧! 這裡恰到好處地運用了孫權射虎的典故,把作者的「狂」態進一步具體化、形象化了。說明自己不只是一個文官,也能率領千軍萬馬報國殺敵。這就為下闋的請纓沙場鋪下了伏筆。
詞的下闋,則以議為主,盡情地吐露了獵後的胸臆,陳述壯志。「酒酣胸膽尚開張」三句,緊承上闋的「狂」態,引起下面的議論和述志。這三句可謂作者內心的剖白:我開懷暢飲,胸膽高壯,正欲報效國家,即使頭髮白了些,那又有什麼妨礙呢?雄心不輸於風華正茂的青年。因而,他不禁發問:「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這句的意思是:什麼時候,皇帝才能派遣馮唐那樣的使節,手持符節,象赦免魏尚一樣起用我呢?這裡用的「馮唐赦魏尚」史事,顯示了盼望起用的急切心態。
最後三句,是作者自我特寫,意即只要朝廷一聲令下,我將把弓拉得象月一樣圓,到西北邊境去,狠狠打擊入侵的豺狼。「天狼」本指天狼星,在古代被認為是天上的惡星,主侵掠。這裡指遼和西夏。當時,這兩個異族政權經常騷擾宋的邊境。在這裡,作者的情感如天風海雨一般,逼人而來,完成了自我形象的塑造,也點明了詞旨。全詞從出獵到抒懷,一氣呵成,上下兩部分渾然一體,由敘事而抒情,高亢激越,氣勢雄偉,一氣貫注,給人以整體的美感。蘇軾本人也在《與鮮於子駿書》中稱道這首詞「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為這首壯詞的成功而非常自豪。
《江城子·密州出獵》作為蘇軾最早的一首豪放詞,堪稱「直造古人不到處」的典範之作。就題材而言,他把打獵題材放進詞里,是一次重大的創新,使詞不再僅僅描寫「小園香徑」的閒情逸緻和偎翠倚紅的享樂生活,富有開拓意義。在藝術上,突破了前人的窠臼,另闢新路,自成一家,刷新了詞的意境和風格。言情沁人心脾,寫景豁人耳目,其詞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這首詞的問世,使詞壇風氣為之一變,為宋詞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新路。
TAG:文學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