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真有丐幫這個團隊嗎,如果有它是否真像影視劇里那樣玄乎

歷史上真有丐幫這個團隊嗎,如果有它是否真像影視劇里那樣玄乎

原標題:歷史上真有丐幫這個團隊嗎,如果有它是否真像影視劇里那樣玄乎


丐幫,從一個字頭的誕生講起,春秋時期楚國的伍子胥就算祖師爺,當初伍子胥因父親被誣謀反,全家人被楚平王殺害,唯有自己外出打獵逃過大難。走投無路,欲過昭關到吳國去,此時昭關張貼伍子胥像,懸賞緝拿。又急又愁之下一夜之間鬚髮全白了,面目全非,結果混過了關口,來到吳國都城蘇州,這時已身無分文,只好吹奏隨身攜帶的長簫,藉以乞討過活。


後來伍子胥帶領吳兵打敗楚國,鞭屍楚平王報了大仇後,他又莫名其妙的成為了盜墓行當裡邊的祖師爺。這種傳奇的人生之下有了可以讓後世人們追尋的理由。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伍子胥雖然要飯,卻並不是單純的乞討,附帶著一定的技藝。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_圖


現存的一種傳統曲藝項目就是從乞丐身上演變而來的,叫做蓮花落,也稱落離蓮或者搖錢樹。由於歷代的乞丐基數大,流行方式也特別廣,始於宋形於明而盛於清。在當時而講,這是盲人乞丐行乞時候唱的民間曲藝,內容多為勸世文,以揚善懲惡,吉祥納福為主要綱領。後用方言演繹,達到委婉動人,通俗易懂的效果,是具有寓教於樂,淳化民風之功能的。關於蓮花落的表演,是說唱兼具的曲藝形式,大部分一個人表演,自說自唱,打七件子伴奏。


乞丐這個詞語專屬討飯之人是從宋代開始的,《太平廣記》中引《王氏見聞》的一句話,就將乞丐與馬醫、酒保、佣作及人販子之流相提並論,《朱子語類》中也記載了當時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市場上以紙鈔代替鑄幣流通之後,有的人早晨還是富商,傍晚就成了一無所有的討飯乞丐。封建制度下對乞丐的管理實施制度化還在清朝,這就有了各種的條條框框,比如將乞丐編入地方保甲組織,選立丐頭為管束之人,查造丐戶牌冊。制度化的產生同時也承認了乞丐的職業化,雖然有著不許硬索強討,不得走出指定行乞範圍,甚至還有一定的考核辦法。但乞討性質的無業游民無疑是社會中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宋朝乞討的乞人_圖


明朝朱元璋在這個方面做出了許多的改變,清朝也有設立粥廠,發放恩賞米石等等手段。但乞丐總是有著各種辦法在各種制度中進行穿插,比如清代為了查明乞丐中有沒有匪盜之流,有通過丐頭的稽查隨時向政府管理人員稟報的許可權。對於外地而來的乞丐,還要做到各坊不得容留,丐頭必須報官,官方發口糧送回原籍。丐頭循環冊還須每月月終送縣倒換。對於少壯乞丐,則問明籍貫,報官送回原籍,強迫他們勞動就業。


可見乞丐這個行業在任何朝代都是不受待見的一個群體,乞丐的組織龐大繁雜,人員比例更是多樣。老弱病殘是一種,無業游民是一種,有些是戰爭性質帶來的,有些是身體條件造成的。但不論怎麼說,乞丐中不願受苦,裝瘋賣傻博得同情的更多。乞丐的歷史也和文明社會同步,在宋以前,有《孟子》,《呂氏春秋》,《後漢書》等等裡邊都有乞人,丐人,乞索兒的稱呼。從民俗的角度乞丐的名稱就更多一點,叫花子,討吃貨等等數不勝數。


射鵰英雄傳83版的丐幫幫主洪七公_圖


這樣大型的團體並且擁有如此厚重的歷史,自然是文學作品中值得一提的。丐幫本來就是乞丐的社團,後來在武俠小說中作為了虛構的武俠幫會。但這幫派和其他名門正派也有不同,應該算亦正亦邪之間。倒是不論武俠還是歷史,丐幫的確都是真實存在過的,武俠中的丐幫有著各種絕學,什麼打狗棒,降龍十八掌等等,但於現實而言,真實的丐幫當然沒這麼玄乎,但這杆子的確是有的。


清末民初之時,丐幫的組織就比較發達,如北京的丐幫有藍杆子,黃杆子兩支人馬,這個黃杆子就是一群破落貧困的八旗子弟所組,這要回到大清年間,還都是些體面人,錦衣玉食自然不再話下。結果天道好輪迴,轉眼這群王公貝勒就成了丐幫里的丐頭,類似於武俠小說中的凈衣派。藍杆子就是由普通乞丐組成的社團,首領是從普通乞丐中選舉而出所的,也可以看成是武俠小說當中的污衣派。這二股勢力其實還算小一點的,當時還有個叫做窮教行的組織,並且幫中還有派別,行話叫大筐,二櫃!這個大筐就是由瞎、瘸、聾、傻、啞、癱等殘病乞丐組成。二櫃其實和正常人一樣,只是不願意受苦掙錢,就做了職業乞丐。



清朝的街頭賣藝_圖

不論是哪方面講,乞丐中正常人的比例永遠比真實的殘疾人要多很多,為了博取同情自然就要付出相對的代價。古時候比較簡單,像什麼受災了,被強盜劫了都是很正常的理由,他不像現在需要用盡了腦子來編瞎話,還得有道具來進行表演。人員的組成是多樣化的,拜的碼頭也就不一樣,你像伍子胥起碼還是有才藝表演才乞討的,可這行里的祖師爺並不是只有這一個,還有范丹,朱元璋,甚至連武松這種杜撰人物都有。


有道是高高山上一根棒,好活一陣是一陣,或者說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背起花鼓走四方。乞討者會編出無數的理由來進行乞討。其實在正常年景中,人是有貧富區別的,但同樣有勤奮與懶惰的區別。編上兩句喜慶的順口溜就能換上一頓好吃食,那麼吃慣了這碗飯,懶惰的人哪裡還想著會去干點別的?於是乞丐也就這樣形成了團體,也得拜師。雖然這裡不教降龍十八掌,但還真有教武功的。



晚清的乞食者_圖

因為乞丐種類繁多,並且有文武之分。像沿門乞食的叫花子,不論男女老少、瘸瞎聾啞都是如假包換的真窮人。武行就有叫街丐、釘頭丐,柱頭丐、蛇丐的,一般多以強討硬要惡形惡狀出現,現在我們一些地方上的碰瓷手法,以及非常惡劣的習俗都是這幫人留下的。文丐就有一定的文化,還要會一定的樂器,也叫響丐,打太平鼓,打竹板你,唱花鼓等等說些喜慶話,求兩個賞錢過活。


縱觀歷史下的丐幫,好逸惡勞是關鍵之處,俗話講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丐幫無疑為這種人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於古而言,乞丐頭權威無限,負責地盤分配,小乞兒若是不能按時孝敬頭兒,挨頓打罵事小,被趕出地盤成為流丐是常有的事,甚至遭受幫內私刑丟了性命都算正常。如今這種事情卻也不差,越是商業的地方越是有乞丐的身影。你要說文化,丐幫留下了傳統曲藝的段子,你要說命運,一人一條命,有的人就這麼把自己給糟蹋了!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彭程


文字由歷史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此人大器晚成,因才華被曾國藩召入幕府,也因流言差點毀了仕途
紫光閣不是飯店也沒地溝油,那「紫光閣」究竟什麼地方

TAG:歷史大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