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致良知之前的格物

致良知之前的格物

致良知之前的格物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遵母音老人囑咐,2000年後,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致良知之前的格物,以一物而代萬物,也就是以一念而代萬念。譬如,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我們不知這個「道」是個什麼?何以值得人「朝聞夕死而無憾」。對於這個「道」,我們困惑,我們不知。對於這個「道」,無論我們做了多少思考,那都不是我們的親證,都不能作為最後的結論。譬如,這個「道」,是人生規範嗎?為了一個人生規範,我們怎能「朝聞夕死而無憾」?孔子之「道」,顯然不是一個「人生規範」。孔子之「道」,是某個「主義」嗎?為了某個「主義」,我們怎能「朝聞夕死而無憾」?孔子之「道」,顯然不是某個「主義」。孔子之「道」,是某種知識嗎?乃至是全部知識嗎?為了掌握「全部知識」,我們怎能「朝聞夕死而無憾」?那麼,孔子之「道」,究竟是個什麼,值得人「朝聞夕死而無憾」?自己不知,疑情存心,仔細參究,儒家謂之慎思辨審,佛家謂之參禪,或曰參話頭。所以說,慎思辨審,就是參禪,就是參究這個妙明真心,就是參究這個良知心體。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個道,究竟是個什麼?這個疑情,這個困惑,放又放不下,透又透不過。有了這個疑情,我們茶不思,飯不香,滋滋在這疑情上,這便是禪宗的參禪。陽明先生未悟時,錯認格物,以為格物便是研究事物的道理,因此,他便去格那「竹子」的道理。格來格去,身體吃不消,跨了下來。此番格竹,雖然以失敗而告終,然而,「格物致知」,究竟是個什麼?卻成了他內心深處的困惑。若像朱熹那樣,將格物定性為「即物而窮其理」,定性為研究事物的道理,而不肯於自心上做真參實究的功夫,則物不得格,知(智)不得致,則永不知「格物致知」的真相,猶如盲者妄想藍天白雲,那永遠是妄想,那永遠是自欺,是故《大學》曰:「勿自欺也。」

陽明先生的治學態度,符合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智)也」的原則。陽明先生不知這個「道」,究竟是個什麼,他就只是個「不知」,沒有把自己的「思想」當作「知道」。他把這個「不知」放在心裡,不以「思想」為知,不以「想通」為知,「不知」就只是個「不知」。久久如此,仔細體會,這就成了自然而然的「格物」,也是自然而然的「致知」。待他被貶到龍場時,他還是這個「不知為不知」,陽明先生「居夷處困,動心忍性,因念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未悟之時,格物致知之旨,他沒有「答案」,更沒有「想出個答案」而自以為是,他只是個「不知為不知」。這個「不知」,這個「疑情」,隱隱約約,三年不去,方有心物格盡、良知現前的時刻,方有他一把擒來、一肯肯定的洒脫。至此,諸聖先賢之教典,便從自家方寸間獲得了印證。

禪宗的悟道,也是如此。未悟之前,不知此事,耿耿於懷,要知此事。為了親證此事,又是參禪,又是拜佛,又是念經,又是消業,種種作為,只是要見這個佛,只是要見這個心。不知這個佛,要見這個佛。不知這個心,要見這個心。這個「不知」,這個「要見」,便是學人心中的一事。學人心中,唯此一事,其餘諸事,漸漸淡化。如此之狀,儒家名曰心誠求之,佛家名曰一門深入。心誠求之,一門深入,豁然之間,根塵脫落,良知心體,當下現前,教下則雲阿彌陀佛,現在其前。其實,阿彌陀佛,現前其前,便是良知心體,現在其前,便是了了常明的妙明真心現在其前。若人識得此心,若人識得此佛,是名致知,亦名見性,亦名見佛。

佛家的持名念佛,也是格物致知的方便法門。佛家的持名念佛,就是用一句佛號,代換許多的妄想,代換許多的人慾。只要專心致志地念,專心致志地聽,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句佛號上,就能用這句佛號隔斷妄想,久而久之,妄想消融,人慾脫去,良知心體,自然現前。

從究竟意義上來說,持名念佛的這一念,也是一個妄念,也是一個人慾,也當脫去,。當然,不能有意地脫去佛號,不能有意地不念佛號。若是有意地脫去佛號,有意地不念佛號,那麼,這個「有意地脫去」,也是一個妄念,也是一個人慾。專心致志地念,專心致志地聽,念到極處,這句佛號,及其他妄念,則會一時脫去,而不是先脫去妄念,再脫去佛號。到了這時,一切妄想,一切人慾,悉解脫落。這是一個無依無傍、超然無托的自性現前的境界,或曰是良知現前的境界。這時,若能識得這個無善無惡的良知心體,或曰若能識得這個了了常明的無相真心,便是致了良知,便是悟了自性,便是知了天命。到了這裡,佛家名曰「十方世界現全身」,孟子名曰「萬物皆備於我」,莊子名曰「萬物與我為一」。

致良知之前的格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心中心法修行的基本原則
妙光峰頂,超然相外(五十三參)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