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土司扯皮,哪個得益

土司扯皮,哪個得益

土司扯皮,哪個得益?

到隋唐時,銅仁才出現縣的建制(也許夜郎國時就成縣了,但夜郎國的檔案找不到了,無據可查。)

隋朝時叫靜人縣,唐武則天坐龍椅後改為萬安,唐末風雨飄搖時又改為常豐。那時不是叫銅仁,「銅仁」元朝才出現的。下面我們要說。

為什麼隋唐叫「靜人」,「萬安」?估計是當時這些少數民族不太安靜,經常鬧事,朝延處理好後,就把「安靜」二字植入到縣名中來,寄託了統治階級的美好願望。

據說靜人縣的縣城在現在的大明邊城,以前叫磨刀彎,萬安縣時在現在在大江坪。我有點疑惑,隋朝只幾十年時間,一縣的百姓會在幾十年時間搬到另一個地方?搬家可不是小事,那時政府可不比現在有實力,搬家由政府來安置。那時是由百姓自已解決,政府要想撲助,除非朝廷拔款,府縣是沒有這個實力的。而搞移民安置,朝廷一搬不支持。磨刀彎又不是不能住人,為什麼要搬到大江坪去,朝廷為什麼要拔款?

因此,如果萬安縣真是在大江坪,以洪水常淹為由也不像,磨刀彎和大江坪的河拔高度差不多,如果磨刀彎被水淹了,大江坪也進水了。所以我想若真是搬過來了,可能就是縣太爺借著風水大師的名義,說風水輪流轉,磨刀彎旺氣已過,再住下去就走衰運了,大家搬了吧,聽說好運轉到大江坪那個位置去了,哪個先搬就能搶到好位置,然後縣政府先搬了過去。信風水之說又有搬家實力的也跟著搬過去了,剩下的人在冷風秋煙的磨刀彎拖了一二十年,積吃儉用存了點錢後也陸陸續續搬過去了。

而到唐以後明以前差不多半個世紀里,這裡沒有縣的設置,至少不見有記載,只有土司。據說唐朝末年,常豐縣常被土匪亂賊的攻襲,縣令不是被殺就是嚇跑了,縣衙常處於權力真空狀態,那時連唐朝皇帝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哪有閑心管你這偏遠小縣,讓你自生自滅吧!於是,朝廷無官員派到這裡來,本地就由當地豪強作主了,土司產生了。國家的政策法律好使就用,不好使就裝沒文化不知道,完全用本地的鄉規民約族規。殺姦夫淫婦不走司法程充,開過群眾大會後,然後塞進豬籠沉河,外來的可疑人物,到此傳播異端邪說,給老子綁到木柱上,堆上乾柴燒死。這些土司可以擁有軍隊,可以私設監獄,其實就是割據一方的土皇帝。土司與土司之間,不像現在的A縣與B縣是兄弟單位,協作配合,互相交好,而是像盤據山頭的狼,為爭地盤經常發生戰爭。

難道朝廷就不管嗎?先把中原搞伸展再說吧,少數民族地區,窮兮兮的,徵稅沒有幾兩銀;征糧吧,自己口糧沒幾斤;徵兵征役吧,你一去躲得鬼影子都不見,不指望他們。倒是皮絆不少,扯皮打群架經常發生,所以朝廷沒有餘力的地時候,也懶得管他們,承認這些土司獨霸一方的權利,只要一年象徵性的交點稅賦,納點貢表示表示,有戰爭暴發時或有大工程時,你也派兩個人來,不僅承認你,還給你個三品四品五品的職稱。什麼宣慰司啦,宣撫司啦,長官司啦,表示你不是化外之地,不是獨立王國,也代表朝廷宣威施政。這就是土司制度,我講得簡單,列舉詳細了怕沒人肯看。土司制度不是只有銅仁有,從宋到至清,雲、貴、川、桂,湘西、鄂西都有,說明這種東西很有市場。承認土司制度,這是統治階級對邊區少數民族的一種妥協。我不管你幹什麼,怎麼干,沒按老子的設想也行,沒有秉承父志也行,只要承認是我兒子就行了,我生日的時候,給我祝個壽;過年的時候給我拜個年就行了。

元朝時,當時銅仁這個地方的土司叫大小江蠻夷軍民長官司,職稱和縣差不多,它的上級是都勻安撫司(相當於地州市)。一直到明朝永樂年間一件大事使得銅仁升級了。

大家都知道,萬山出硃砂,是中國的貢都,這不是近代才發現有硃砂的,早到秦漢就發現了,到唐采已大量開採。現在的年輕人不曉得硃砂有什麼好,只喜歡戴金戴玉,其實硃砂比黃金碧玉還珍貴,大家應該看過《西遊記》中太上老君的八卦爐吧,做什麼的,煉丹的。丹是什麼,長生不老葯。用什麼煉?主要材料就是硃砂。省去中間環節,硃砂可做長生不老葯。當然這是道家的傳說,而民間也知道硃砂有廣泛的用途,不比玉,中看不中用。而全中國最好的硃砂就出在萬山,想致富發財的人都想爭奪,而最有本事爭奪的就是思州(今岑鞏)和思南的宣慰司了。

宣慰司有多大,下轄七八個甚至十多個府。府,相當於現在的地區,地級市,宣慰司有多大,和一個省差不多。明永樂九年(1411年),思南宣慰使田宗鼎又與思州宣慰使田琛為爭奪萬山硃砂礦井發生戰爭,朝廷知曉後屢禁不止。田琛與湖南辰州知府黃禧(田宗鼎的老冤家)聯兵進攻思南。田宗鼎聞之攜家眷跑到南京(沒有錯,是南京,不是北京,遷都北京是永樂十九年,即1421年的事),跑到朱棣殿前哭訴,尋求保護。

原土司房子遺址

田琛沒抓到田宗鼎,便把他弟弟一家殺了,隨即挖田宗鼎的祖墳並戳田宗鼎的母屍,把田田宗鼎一族財物搶掠一空。朱棣聞報後,非常生氣,通知田琛、黃禧赴京解釋一下。此二人自知理虧,哪敢去。朱棣的厲害他們不是不知道,一去肻聽回不來了,去是送死,不去等死,等死當然比送死好。所以就沒有去。威加四海的明成祖朱棣火冒三丈,我朱棣一聲吼,地球都要抖三抖,我要誰來見我,連四鄰國王都不得不來,你一個小小宣慰司竟敢抗旨不來,如此飛橫跋扈,屢不接受朝廷的禁令,留不得你了,命鎮遠侯顧成率官兵五萬討伐,先後擒田琛、黃禧至京師。

朱棣本不想殺這些宣慰司,他和他父親朱元璋一樣,雖然對跟隨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一怒即殺,但對少數民族的政策不一樣,是採用懷柔政策,即夷民從寬,漢族從嚴。

估計當時朱棣對跪在殿前的田琛是這樣批評的:「你也太不叫話了,你找起幫手去打人家,人家已經跑了,就表示怕你了,殺人不過頭點地,得饒人處且饒人,你倒好,沒打著哥哥,把人家弟弟一家殺了,還把人家祖輩刨了,你們都姓田,五百年前是一家呢。你刨人家祖墳拿點賠葬品也就算了,還往人家母親的屍肯上砍幾刀,戳幾槍,死者為大,這個道理你都不懂嗎?你和他媽有什麼深仇大恨嗎?就算有,人家死了那麼多年了,什麼仇恨也埋到土裡去了。叫你來解釋一下,還抗旨不來,真是把你寵壞了,給我關幾個月禁閉,反省反省。」

也許是明朝皇帝真把這些土司寵壞了,田琛之妻冉氏見丈夫被抓走了,就想將皇帝一軍,她想:思南離了我丈夫,你皇帝就搞不平,不把我老公放回來,你就睡不穩覺。

冉氏與部屬合謀,扇動和唆使台羅諸寨苗民作亂。明成祖朱棣大怒,心想:連北元瓦刺和韃靼都被老子打服了,還制不服你田琛兩口子,於明永樂十年(1412)將田琛革職,斬首。

田琛被殺不久,田宗鼎也被殺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田琛被抓到殿前,與田宗鼎對質,朱棣生氣的說:你們兩個都姓田,五百年前是一家,同氣連枝,應該互相幫扶,怎麼老是扯皮打架?

田宗鼎對著田琛罵道:我才不和這雜種同氣連枝呢,他祖母和黃禧平時關係曖昧,勾搭成奸,田琛父子搞不好是黃家的種。

田琛火冒三丈:你這雜種更不是東西,見自己的親生母親風韻猶存,就想上,你母親嚴詞拒絕,說要告訴你老爹,你就把你母親勒死了。

朱棣一聽怒髮衝冠

朱棣一聽怒髮衝冠,本要立斬田宗鼎,又怕是田琛污陷,立即派人到思州調查,結果民間傳言與田琛說的大同小異,隨著調查的擴開,田宗鼎的種種惡行浮出水面,原來田宗鼎不許百姓居瓦屋,只能自己住豪宅;不準百姓種稻穀,只能他一家吃米飯;雖辦得有學校,卻不許學生參加科考,怕出當官的影響他家的地位;對下屬和百姓,全憑喜怒殺人,和商紂王一樣殘暴,差不多每天都要到香爐灘殺幾個人,你們錦衣衛不信可以到香爐灘去看,那個水底常年有血花紋。

朱棣聞報,也把田宗鼎斬了,心想,這些土司一個個殘暴不仁,沒有幾個好東西,邊區百姓要想有人權,還是要實行王化,於是於第二年(1413年3月3日)便廢思州、思南宣慰司,思州分成思州、黎平、新化、石阡四府;思南之地置思南、鎮遠、銅仁、烏羅四府,設貴州布政使總轄,朝廷派官員來當知府,幾年一換,稱為流官,即流動的官。貴州行省由此開始。

古話說:和氣才能生財,和平才能發展。不聽老人言,遲早要玩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愛國學 的精彩文章:

別爭了,我們都是夜郎人

TAG:我愛國學 |